探究式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时间:2022-07-11 07:09:05

探究式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组织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质疑探究的思维能力。在认真学习、解读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总结组织探究式学习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高中语文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5-0046-02

作者简介:王巍娜(1982―),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太原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反映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就是要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此,笔者在认真学习、解读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总结自己组织探究式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探究式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探究式学习,一般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的社会中选择一些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并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从中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其特征有:

(一)问题性。探究式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线索,以问题为起点。首先,教师必须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深入钻研,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教师要注意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使学生既能保持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动态性。与接受式学习方式比较,探索式学习增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强度,且不再强调对单一答案的追求,其学习过程和评价方式都是动态性的。探究式学习更追求师生共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有效交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过程性。探究式学习更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关注。与接受式学习方式相比,学生不再是单纯地从教师或课本上被“灌输”某种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一定的知识及技能,并在此过程中深入体验,即探究式学习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实践方式,能够成为学生成长体验的一部分,使他们能用情用心地去学习语文。

二、组织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方法

(一)寻找探究切入点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学习文学作品不像学习数理化那样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每个人的审美体会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并不说解读文学作品可以天马行空,此时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找准探究切入点,避免学生的思考方向出现偏差。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点,引导他们提出高品质的探究性问题。

1.矛盾探究点

这里的“矛盾”是指有些文章的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某些矛盾现象。这些矛盾有些是作者或读者的认知错误,有些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抓住这些矛盾进行探究,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如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前面说“《伊索寓言》大可看得”,后面又说“《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作者对《伊索寓言》的评价前后大相径庭。教师抓住这一矛盾,巧妙引导,学生自然就会进一步深入思考“《伊索寓言》到底该不该看?”这样,学生对作品本身产生了怀疑,好奇心促使他们急切地想一探究竟,从而为之后的课堂讨论建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寻常探究点

阅读文章,要善于从寻常处发现问题,发掘探究点。这也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绝佳方法。教师要强化学生在看似寻常处多问几个为什么的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如: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后,大家为什么还叫她“祥林嫂”?林黛玉临死前说“宝玉,你,你好……”,这未尽之言会是什么内容?孔乙己的名字是什么,为什么一个人活在世上连个名字都没有呢?这些探究会引发深刻的思考,其答案是多样的,关键在于引发全体学生的讨论,使大家的思维活跃起来,进入高效学习的状态。

3.反常探究点

课文中有时会出现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和写法,这些地方往往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蕴涵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引导学生寻找、发现这些反常处,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够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增长语文能力。例如《药》中,写到秋瑾就义的“古轩亭口”时,作者有意写成“古亭口”,引人深思。

(二)掌握恰当的探究方法

正确的方法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抛出的很多设计得十分巧妙的探究性问题,学生却难以开展探究,找到正确的探究思路,不是走入旁门左道,就是浅尝辄止。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问题提出之后,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或学生缺乏恰当的探究方法,因此使课堂探究不能落到实处。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为学生铺路架桥、引向指津。

1.替换比较法

替换比较法是理解文章语言意义的常用方法,用意思相近的字词、语句替换原来的字词、语句,再与原文比较,从而体会到作者立意安排、遣词造句的绝妙之处。如在讲解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时,可以先分析第一句诗中“赴”字的寓意:对“群山万壑”这个主语使用拟人化的“赴”,来表现高山大川的逶迤不绝,并借此烘托“窈窕红颜”的昭君,是一种衬托手法,以咏叹江山之奇绝来引出佳人之美丽,表现了作者心目中的昭君是一位坚强如大山一般的齐伟女性。这样就将昭君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感情跃然纸上。如换作其他动词,当然就无法营造出这样壮阔的情感氛围。

2.细节推敲法

通过反复研讨课文,对每一个可以说明问题的细节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从而解决具有较深难度的问题的方法。比如人们为什么只喊“祥林嫂”而不是其他,就必须通过反复研读《祝福》,对祥林嫂这一称呼从理性的高度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探求作者的真实用意。我们从文章中可以得知:没有人知道祥林嫂姓什么、叫什么,也从没有人问过她的姓名;祥林嫂死了丈夫,仍是祥林嫂,最终一人寡居仍叫祥林嫂。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多次重复祥林嫂这个称呼,一是强调旧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二是说明那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道德观念充斥着当时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深受其害的祥林嫂本人的内心深处。

3.大胆质疑法

这是指对文章的结局进行大胆地想象或推测,从而捕捉情感信息,揣摩作者的创作心理。例如,在分析《祝福》中祥林嫂的死因时,有学生提出:如果阿毛顺利长大,祥林嫂是否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除社会原因之外,还有险恶的自然因素。从表面上看,学生的理解似乎有道理,但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祝福》所具有的社会批判精神和悲剧美学意义,因此,笔者采用因势利导的方法, 引领学生思考阿毛的存在对文章主旨的作用。最终,学生看到:只有阿毛的死才能使祥林嫂重新回到鲁镇这个典型环境中,而重回鲁镇的祥林嫂,因为改嫁失节被动地失去了人们往日对她的宽容、怜悯。当鲁镇人对其悲惨遭遇感到厌倦后,弥漫在祥林嫂身边的就只剩下冷漠的背影和冰冷的嘲笑,从而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因此,阿毛的死使得祥林嫂的悲剧色彩更为浓重。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细细品读,大胆质疑,才能更为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 编译.给老师的建议[M].第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张孔义 等.新课程中学语文实用教学85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二年律令·秩律》职官拾零 下一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促使学生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