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语文考试形成的动因分析

时间:2022-07-10 06:59:58

我国现代语文考试形成的动因分析

[摘 要] 现代语文考试是在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尤其是1905年科举考试废除后逐步发展而确立的。考察其形成的动因,本文认为它主要是传统语文考试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教育测量运动的直接影响和推动的结果,现代考试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现代语文考试;传统语文考试;教育测量运动;现代考试制度;形成动因

[中图分类号] G42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8-023-07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教育评价的效果往往也是通过平常考试尤其是选拔性考试来衡量的。因此,对考试学的研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们知道,我国传统的语文考试是经验型、主观型考试,其方式是模糊的、不可靠的,而现代语文考试则是多种形式的测验和考试方法的推广和运用,不仅用于考查学生平时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也用来衡量学生的听话、说话、阅读及写作等语文能力的提高程度,更主要的是运用于期中、期末和一些大型的选拔性考试中,成了鉴定学生语文程度或升学标准的重要依据。纵观现代语文考试的发展历史,它是在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尤其是1905年科举考试废除后逐步发展而确立的。究其形成的动因,它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和作用的结果。

一、传统语文考试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

《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是传统语文教育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考试的主要内容,因此,我国传统的考试也可以说是广义的语文考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评价的国家。早在战国时代的《学记》中就记载了西周对学生管理和考核的具体要求,“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1]97~98由此可知,西周的学校每隔一年进行一次考试,并将考试结果分成两个大的阶段,层层递进,不断提高,这充分显示出考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思想,这一考试形式对后世考试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考试作为一种客观衡量人才优劣的尺度,其实是在汉代察举制出现以后才形成的。西汉文帝期间曾下令选拔“贤良方正”之才,创立了诏举特科、明经明法、岁举孝廉秀才等人才选拔的方式,虽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还远未完善,但它是后世科举考试发展的基础,许多重要的选才方式甚至在后世被直接引用。自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置“进士科”开始了科举取士、分科选拔、逐级考试,在考生来源、考试科目与方法、录用程序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后经唐代和宋代的完善,明清时期的发展直至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历时1300多年。但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科举作为一种明确的制度建立起来,它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走向繁荣、发展和稳定的最为根本的制度之一。它不但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是对我国教育和考试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对语文教育和考试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考试的内容上看,虽然科举考试历史悠久,中间也出现过无数次的改革与发展,但从隋朝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开始,《诗》《书》《周礼》《礼记》《易》《春秋》《孟子》《论语》《大学》以及《中庸》等儒家经典,历来都是科举考试考查千年不变的内容,这些不但构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也是现今从小学到大学阶段语文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宋代以后,废除了隋唐的诗赋考试,对科举考试内容进行了改革,主要是三部分:一是对儒家经典知识的理解,二是运用儒家思想对时事政策的分析,三是政论文的习作能力。

从考试的范围与标准上看,历代王朝都有明确的规定。如653年唐太宗把《五经正义》定为考试标准;1212年宋宁宗以朱熹的《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为考试标准;1414年明朝颁布《五经四书大全》为考试标准;清代,四书文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易》以程颐、朱熹注释为准,《书》以蔡沈传为准,《诗》以朱熹集传为准,《春秋》以胡国安传为准(以后有变),《礼记》以陈浩集传为准等。[2]69

从考试的题型和方法上看,主要有贴经、口试、墨义、策问和诗赋等方法。“贴经”就是把所试的经书任揭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贴住三字,令应试者填出来。这是语文考试中最常用的方法,起初内容简单,学生只需熟读经书和注释即可,后来由于有些经文和注释考的次数多了,就出现用孤章绝句的怪题、刁题考学生的现象。“口试”就是让考生当场口头回答问题。由于考官负责,问答时不做笔录,后来出现了舞弊的现象。“墨义”就是一种简单的笔答形式。这种方法主要用来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只需要熟记经文和注释就可以答出。“策问”主要是考查应变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评判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主要内容是要求考生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类似于政治性的论文。这种方法由于便于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选拔人才,因此受到唐代以后各朝代的重视。“诗赋”是“选儒家经典中的主题思想、前人的诗句或景物为题,规定韵脚,让考生按声韵、格律要求作诗写赋,类似今日的命题作文。”[3]20总之,这五种考试方法,从不同侧面考查了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从考试的方法来看,比如贴经、口试和墨义等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这反映出封建统治阶级向学生灌输封建思想,强迫其死记儒家教条以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明代中期以后,科举考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校教育逐步演变为科举制度的附庸,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所。选拔人才的方式变成以程式严格的八股文(写作考试)为考试的主要形式。关于“八股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顾炎武说: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发端二句,或三四句,谓之“破题”,大抵对句为多。此宋人相传之格(本之唐人赋格)。下申其意,作四五局,谓之“承题”。然后提出夫子(曾子、子思、孟子皆然)为何而发此言,谓之“原起”。至万历中,破止二句,承止三句,不用原起。篇末敷演圣人,言毕自虑所见,或数十字,或百余字,谓之“大结”。(《日知录》)

上一篇:中学校长推荐制的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浅谈招生考试媒体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