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长推荐制的实践与反思

时间:2022-03-23 10:13:52

中学校长推荐制的实践与反思

[摘 要] 对于北大的“中学校长推荐制”,社会由始至终就存在着“热”“冷”两种声音,既有赞成,又有反对。公平和价值问题是争论的焦点。理性分析和反思后认为,推荐制不必然导致不公平,公平完全可通过完善制度来保障;推荐制存在的根本价值在于其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改革考试技术,完善政策和措施,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推荐制更好地实施。

[关键词] 校长推荐制;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42.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8-019-04

北京大学的“中学校长推荐制”(简称推荐制)改革方案在2009年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对于北京大学此项改革,教育界、社会媒体和民众褒贬不一,有支持之声,也有反对之音。推荐制为何遭遇“热”“冷”待遇?冷热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什么?探究这些问题有利于全面、深入地对推荐制作全景式剖析,进一步深化对推荐制的认识,理性看待其运行。

一、对推荐制的“热捧”与“泼冷水”

所谓推荐制,就是指北京大学根据一定标准选定某些中学,赋予它们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各中学校长根据有关标准、程序向北京大学推荐考生,考生参加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制度。如果考生通过北京大学筛选、考核并报考北京大学,便可获得一定的高考分数优惠。2010年,通过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考生可获得30分的优惠。2011年,优惠分数则高达100分。对于2012年即将实施的优惠分数政策,北京大学指出,即便面试未通过的学生,在经过进一步的考核合格后,也可享受北京大学在当地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优惠。

当下,改革统一高考成为社会普遍要求。高校自主招生被认为是突破统一高考藩篱的新的探索。为此,北京大学推荐制方案一经推出,便得到一部分人强烈支持。这基于如下理由:首先,推荐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引导素质教育。在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中,受推荐考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个性特征等综合素质受到北京大学综合评价,不难看出,推荐制有利于引导考生重视素质全面发展,使之不致成为只是会应付考试的“机器人”。其次,推荐制体现了高校办学自的落实,激发了高校办学自主性。《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校若干办学自,但现实中,高校办学自的实施难以充分、有效地落实。在北京大学推荐制中,招录学生的标准、方式、命题、录取等方面充分体现了高校自身意愿。尽管推荐制的生源指标只占学校当年招生总额的3%-5%,且学生在参加自主招生后还要参加高考,推荐制离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推荐制毕竟在一定范围内体现了高校办学自的落实。大学拥有自主选拔生源的权力,这对提高高校办学积极性是有益的。再者,推荐制在引导中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沟通高校与中学的联系等方面也发挥积极作用。鉴于上述原因,推荐制受到一部分人热捧。同时教育部门也认同北京大学实行推荐制的作用和意义。[1]

在“热捧”同时,社会也存在对推荐制“泼冷水”的声音。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推荐制可能会导致权力寻租及腐败现象。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经常见于报纸、网络。毋庸讳言,教育这块神圣热土也时常有腐败新闻报道。在此背景下,对于推荐制是否会成为新的权力寻租工具,大众持有疑虑。中国社会调查所调查显示:八成多的人不支持该制度,其主要原因正是担心它成为一种特权,会导致走后门现象。[2]其次,推荐制可能导致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这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北京大学在选择获推荐资格中学以及分配推荐生名额上的公平问题。从现实看,获得推荐权的中学普遍是发达省市、城市的中学,边远地区和农村的中学较少,相应地,获得推荐的城市考生多,而农村考生少;二是北京大学在自主招生考试题目方面的公平问题。再者,推荐制的运行可能会陷入“惟分数是从”的怪圈。为避免“人事因缘”与“嘱托之翼”,中学校长往往以高中成绩排名作为推荐考生的标准,这就可能陷入理想中“综合素质取才”与现实中“惟分数是从”的悖论;最后,推荐制被怀疑有“提前创夺生源”、“掐尖”之目的。通常地,各大高校为创夺优质生源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而人们不禁质疑:推荐制究竟是高考改革的破冰之探索,还是借推荐制之名行“掐尖”之实的招生策略。正是基于以上忧虑,抵制、反对推荐制的声音不绝于耳。

二、对推荐制背后深层次问题的反思

推荐制冷热现象背后隐藏着两个深层次问题:一是公平问题,即推荐制是否催生新的教育不公。另一个是推荐制的存在价值问题,即国家、学生、学校、社会各方对推荐制有不同价值需求,但其根本价值究竟是什么。

公平问题一直是人才选拔制度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老问题。我国传统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天理、国法、人情”的国度,此环境下,荐举因缺乏科举那种以“一切以程文定去留”的刚性标准,因而容易被权力、金钱等操纵,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权贵”现象,这不仅不利于选拔真正的治国贤才,更容易造成阶层对抗、社会动荡。当然,科举制有“以分取才”之功,而难有“综合评价”之能。这也成为一大诟病。历史上科举制曾经历六次存废争论,其中不乏有人主张用荐举制代替科举制的建议,但最终还是坚持科举取士。原因无它,惟求公平。事实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考试制度演变过程中,当前任何考试改革也深受其影响。

古代科举和荐举犹如今之统一高考和推荐制。但是,古代荐举走向没落并不意味着今之推荐制不能在新时代的土壤生根发芽。首先,推荐制的出现是时展的客观要求。统一高考在1977年后成为主要的高校人才选拔制度,公平取才、以分择人是其优势,但也存在“应试教育”“无法评价综合素质”等不足。近几年,当“钱学森之问”“千名状元而无顶尖人才”等质疑与“重应试,不重素质”“重统一,不重差异”的高考制度联系起来时,改革统一高考成为社会民众的强烈呼声和要求。北京大学推荐制正是统一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自主招生的一种有益尝试。其次,当下社会的公平法治理念和技术条件能够保障推荐制的公平实施。在现代,公平权受到法律保护,民主理念和公平观念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借助现代资讯和信息技术有能力对推荐制的实施进行全方位监督,充分保障推荐制在“阳光”下实施,实现公正公平。相对而言,古代相对缺乏民主理念,社会也很难做到全方位监督。

上一篇:应下决心办一本高水平的招生考试刊物 下一篇:我国现代语文考试形成的动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