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以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的项目课程体系

时间:2022-07-09 07:12:09

探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以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的项目课程体系

目前,对于按职业岗位产业项目构建课程体系的教改思考,要求我们按生产过程组织教学,创新课程体系。那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群项目课程就应该从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出发,反向推导出所需要的课程:文化课、专业课和职业道德课程要根据岗位能力重新构建、重新组合,均为岗位能力服务,进而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合理的课程体系。

1.国际高职教育的沿革及基本模式

上世纪中叶,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社会生产力的强劲提升,产业发展对职业工人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中职教育已适应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于是西方国家开办高职教育来培养新型的技术型人才,并分别设置了与职业岗位相匹配的专业课程体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高职教育开创发展中,主要学习和引进的西方高职专业教学基本模式有三种:“CBE模式”、“双元制”模式和“MES”模式:

(1)CBE模式

CBE(Competency Ba― sed Education)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该教学模式是美国休斯顿大学开发出的一种能力培养教学模式,CBE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原国家教委,通过“中国――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交流合作项目”(CCCLP)引人中国,并在许多高职院校得到各自应用。

(2)“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双元制”模式的内涵:①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 双元制”教学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原国家教委引入中国。

(3)MES模式

MES(Modules Of Employ- able Skills)意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发出来的职业技术培训模式。MES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缩短了培训与就业的距离。MES模式于1987年通过国际劳工组织引人我国。

我国高职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发展经历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五阶段周期循环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工学交替”等不同阶段。其中,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对于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产学合作教育源自Cooperative Education,直译为合作教育,就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意译为产学合作教育。我国早就存在合作教育的形式, 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学院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在我国试验一年三学期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被视为我国产学合作教育开始的标志。

2.海南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基本矛盾及学生就业压力

纵观国内外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研究成果,理论扎实、内容丰富。但全面贴切海南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研究主题的地域性学术涵盖,几乎没有,同时,各种研究还远未达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改实训环节的行业要求。再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容老化带来的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要求标准脱节问题也未能找到解决办法。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积极建设背景下,树立能够真正立足海南本土、切实调整艺术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设置方向,以工学一体、项目导入、行业标准来不断检验,壮大海南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储备力量的教育研究是不够完善的,因此,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研究的深入是非常迫切的。

本文以琼台师专美术系艺术设计专业群所倡导的项目教学改革举措为案例,对海南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与分析。在总结和提炼一线专家学者有关课程设置改革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从行业需求对海南省高职院校教学实际出发,调查海南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联系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其他类型院校和国外院校的经验,研究海南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

3.职业岗位产业项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我们的思考是,对于按职业岗位产业项目构建课程体系的教改思考,要求我们按生产过程组织教学,创新课程体系。那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群项目课程应该从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出发,反向推导出所需要的课程:文化课、专业课和职业道德课程要根据岗位能力重新构建、重新组合,均为岗位能力服务,进而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合理的课程体系。

再者,力图探索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战型艺术设计人才。观察项目课程教学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通过项目教学成绩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分析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职业能力的提高情况,为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工作中如何更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并力求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为了解决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职业培养方向现存矛盾,关注行业标准下的项目教学效果和课程组织,以提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市场就业活力、专业技能水准及综合职业素养。这就要求突破沿袭本、专科培养体系的传统专业课程构架,重新解构课程的专业体系,以职业岗位需求来确定学时学分、以项目仿真管理来安排教学任务,保留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优势,利用各专业平台横向联合,以项目导入为契机,以项目产出为目的,以项目组为专业教学单元,以商业设计的行业标准来检验、训练、铸造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市场化综合能力。

(1)改革经年不变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观念,调整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组织的空乏内容,放大商业设计行业化的实践实训教学比重,以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极为广远的商业设计市场需求为动力,努力拓展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渠道,提升他们的综合职业素养。

(2)在严峻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下,研究以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以项目教学车间课程为结构、以商业设计行业内容为知识体系的项目课程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从专业教学效果和职业需求来调整课程结构,可以帮助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更好把握行业规则以及社会对产业专门人才具体需求。

(3)以专业基础课与项目阶段化设计任务充分融合、以专业必修课与项目产出目标直接对接、以专业拓展课与项目组织协调、综合实践能力统筹规划,将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实践环节全面渗透进专业教学每个阶段,全时段教学工厂化,全方位工学一体化,基于行业标准的项目研究将推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行业能力培养要求实现无缝对接。

(4)在广泛的社会行业专门人才需求驱动下,立足海南国际旅游岛全面建设,商业设计市场高速发展的优质土壤,通过项目研究,为海南乃至全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改和课程优化工程,探索出有行业价值、可操作有实效的教育教学改革道路。

4.构建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的项目课程体系的专业提升及社会意义

在仿真度极高的实践实训环节加大行业标准建设投入,一定能完善项目教学组织流程,使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切实抓住专业教学命脉――人才培养质量,最终通过多届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产品的项目教学成果论证,来构建特色教学的项目导入理论系统,来构建丰满的专业整体提升合理构架。

(1)专业教学环节的建设完善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群的教育改革是循序渐进的长远计划,每个专业课程建设进步是以更加符合行业要求,符合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符合更为合理课程培养目标为最终追求的。

建设艺术设计专业群以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成功连接校内专业实训工作室、校内创意生产实践基地和校外企业生产实训工厂“三位一体” 教学改革模式的每一个单元局部,也使得在此基础上专业建设深化得以可能。

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模式要求,项目教学仿真实训车间用工厂车间模式组织专业教学,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供最接近于实战效果的高仿真前线。

(2)特色教学的项目导入理论系统

琼台师专在海南省高职高专教学系统一直处于排头兵位置,琼台书院也不愧为海南文化百年品牌,但危机意识提醒我们琼台师专办学方向处于师范学院和职业高等学院两难境地,身处夹缝必须深化特色教学这一关键主旨。

美术系一直以“结合行业要求设专业课程、根据岗位能力抓技能培养”,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了以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为主线包含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其中,通过通识必修课程,培养基本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专业限选课程模块,突出专业特长;通过项目教学职业技能学习,拓宽就业门路;通过项目驱动、顶岗实习、企业考核等途径,突出艺术设计职业技能,完成社会行业所要求人才水平的前瞻性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以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建立起来后,再结合美术系艺术设计专业群项目教学改革具体举措,综合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和行业美誉度,在海南省内高职高专范围内真正确立属于“琼台品牌”的特色教学成果。

(3)巩固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功能及拓展社会服务范围

艺术设计专业群以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专业功能是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完成通识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拓展课后,进入社会实践实训环节之前,通过项目导入的不同方式,以企业管理模式、以产出效益为衡量标准、以生产流程分段为教学组织阶段、把专业特色融于行业标准,用统一模块来锻造不同专业毕业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毕业即为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以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完善后的社会服务能力巨大,实战型专业人才的行业对接能力大幅提升,使得从海南省高职高专乃至海南省社会行业范围、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到海南省艺术设计行业高水准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从产业生产流程高级技术人才到海南各地高水平的基层艺术设计教育师资储备,从书本讲台到工厂车间,各种艺术设计行业特色的职业需求,都迫切依赖高职教育改革研究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来实现。可以讲,其成果真正受益范围推广开来,未来成效将不可限量。

(作者单位:海南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作者简介:张鹰,硕士,单位:海南省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及美术考古研究。

1.基金项目:2014年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批准号:HNJG2014-76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群以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基金项目: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教学内涵建设与改革立项

项目批准号:Qtjg201419

项目名称:《艺术设计专业优质资源共享课建设》

上一篇:桥梁抖振力空间相关性对风车桥耦合动力响应的... 下一篇:换个角度看放开药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