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支点”效应

时间:2022-07-06 04:35:13

古诗教学的“支点”效应

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在我看来,古诗就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支点”。与其他语文知识的学习相比,学习古诗所用时间短且学习效果显著,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学习古诗,不仅可以利用其中的人文典故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思维、说话、写作等能力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一、推敲诗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古诗特有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细细品味。

例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值”字,学生容易认为作者本来要去游园,结果连花园都没能进去,只看到了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这次游园很不值得。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扩展思路:作者进不得花园,的确是件扫兴的事,但他从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想到了什么?学生马上回答――满园的春色,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出这是诗人游园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诗人会感到怎样?学生就明白这里“不值”应该理解为“没有遇到”。通过一番推敲,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无疑得到了提高。

可以说,很多的古诗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推敲”的机会:从诗人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看到了色彩明快、意境深远的画面;从诗人王维的《春夜喜雨》中了解到以“喜”字冠全诗的绝处;从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体悟到“绿”字的巧妙之处……这些会使学生铭记心头、牢牢不忘。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也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活用诗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古诗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上,可以要求学生用口语描绘古诗中美的形象、美的意境,通过口头表达,使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模糊的古诗深意,经过梳理后变得清晰、鲜明,使所学诗句能为己所用。可以说,夯实古诗这个“支点”,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古诗学习后,学生能用诵读过的古诗句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云雾姿态时,学生竟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1:庐山的云雾笼罩山野,让我眼前一片迷茫,这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生2:欣赏了庐山云雾的美景,我看“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写得还真是妙。

生3:庐山的云雾不仅变化快,而且姿态也很美,可以称得上“ 庐山云雾多姿态,像帽像带又像海”。(学生自写诗句)

“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因为对古诗扎实的学习、诵读、推敲,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如此出彩。

三、积累诗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在教学中也发现,运用古诗引领习作,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有学生在《春游三河闸》一文中写道:“我们的小舟在波光潋滟的洪泽湖中轻轻荡漾,湖岸两边是青翠的柳树,树影婆娑,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也没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雄浑,有的是母亲般温柔和包容一切的内涵,在她的怀抱里,我们享受着她的宁静。走在洪泽湖大堤上,我们看到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美景。”可以说,古诗名句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可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四、吟诵诗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方能识器。”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吟诵是学好古诗的有效途径。通过吟诵,文中的字句就会活起来,文章整体也会更具形象性。在古诗文的吟诵中,教师要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古诗中的美育因素,熔阅读与审美、感性与理性于一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领略、感知和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和谐发展。

例如,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整齐的句式结构、充满节奏感的语言来品味音韵美。凡是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让人感受到顺畅悦耳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句尾的“光”“霜”“乡”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

再如,可以通过吟诵古诗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杜甫的《绝句》不仅是一首描写春色的好诗,更是一幅生机勃勃、情味隽永的春色图。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搞清如此美丽的春色图上画了哪些景物,依次为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船。再通过细读,使学生明确各种景物的特点,并体会图画的色彩美。

应该说,语文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古诗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个载体,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无疑会成为一个有力的“支点”。让我们的古诗教学呈现“万紫千红”的美丽,让我们的引导有“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让我们的“支点”也能“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吧。

上一篇:浅谈数学新课标下的“体验学习” 下一篇: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