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蛤仔养殖预算探索

时间:2022-07-06 09:02:06

地方蛤仔养殖预算探索

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根据Cadee等[14]提出的初级生产力公式,P=Ca•Q•E•D/2,式中,P为现场真光层初级生产力(mg/m2•d);Ca为叶绿素a含量(mg/m3);Q为同化系数[mg/(mg•chla•h)],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率与叶绿素a含量的比值,是在光饱和状态下单位时间单位含量叶绿素a所同化的碳量;E为真光层深度(m),取透明度度数的三倍;D为日照时间(h),即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长度,夏季按13h,冬季按12h计算。浮游生物生物量的测定在每个站位用浅海Ⅲ型浮游生物网采集浮游植物,进行浮游植物分类和细胞计数测定,计算各种类丰度。采用浅海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进行分类和个体计数,称取鲜质量。生态效率测算依据鸭绿江口浮游动物生物量干质量和平均密度,采用Ikeda-Motoda生理学方法[15]测算浮游动物日生产量,确定生态效率。菲律宾蛤仔带壳质量和鲜质量比的测定分别取养殖的1.5、2.0、2.5cm菲律宾蛤仔各50个测定带壳质量和鲜质量比。

结果与分析

春季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最高,平均值分别达到14.03mg/m3和1404.46mg/(m2•d)。夏季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最低,平均值分别为4.15mg/m3和227.58mg/(m2•d)。而秋季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分别为7.61mg/m3和783.54mg/(m2•d)。浮游植物含碳率和生态效率参照戴元天等[16]关于浮游植物含碳率的结果,硅藻干样平均含碳率为31.91%,甲藻干样平均含碳率为33.40%,浮游植物干样与湿样质量比为0.31。鸭绿江河口春夏秋季浮游植物鲜质量含碳率分别为9.89%、9.91%、10.04%。春夏秋季生态效率分别为14.75%、19.13%、19.51%。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的带壳质量与鲜组织质量比值养殖区不同壳长的菲律宾蛤仔的测定结果见表3。壳长1.5cm的菲律宾蛤仔平均带壳质量为0.94,带壳质量与鲜组织质量比为3.89;壳长2.0cm的菲律宾蛤仔平均带壳质量为1.86,带壳质量与鲜组织质量比为4.56;壳长2.5cm的菲律宾蛤仔平均带壳质量为4.39,带壳质量与鲜组织质量比为5.13。调查区域底栖滤食性生物主要有江户明樱蛤(Moerellajedoensis)、彩虹明樱蛤(M.iridescens)(生物量稀少,平均丰度分别为10个/m2、4个/m2,质量丰度分别为5.96g/m2、1.94g/m2。2.2结果分析通过营养动态模型及所测定的参数,按养殖面积1.43×104hm2,按贝类营养阶层1.05,去除调查区域其他底栖滤食性生物江户明樱蛤852.83t,彩虹明樱蛤278.21t,可估算出鸭绿江口海域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在不同季节的养殖容量。由于鸭绿江口海域冬季(12月—翌年3月)为冰期,全年菲律宾蛤仔总的养殖容量取春、夏、秋季之和。规格为壳长1.5、2.0、2.5cm的菲律宾蛤仔全年养殖容量分别为189356.60、221970.71、249717.05t,平均养殖容量220348.12t。其中春季养殖容量最高,壳长1.5cm的菲律宾蛤仔养殖容量可达96599.12t;壳长2.0cm的菲律宾蛤仔养殖容量可达113237.01t;壳长2.5cm的菲律宾蛤仔养殖容量可达127391.64t;平均为112409.26t。夏季养殖容量最低,壳长1.5、2.0、2.5cm的菲律宾蛤仔养殖容量仅为20743.16、24315.88、27355.37t,平均为24138.14t。根据统计,近年来该区域贝类年产量约为1.0×105t,已超出该海域贝类的养殖容量。而根据乔曦[17]对养殖区菲律宾蛤仔存活的研究结果,滩涂养殖成活率53.1%,深水养殖区(8~13m)成活率67.2%。可以估算该区域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的单位面积适合放养量(表略)。春季单位面积可放养菲律宾蛤仔容量最高,滩涂养殖平均为1.48kg/m2,深水养殖为1.17kg/m2;夏季单位面积可放养的菲律宾蛤仔养殖容量最低,滩涂养殖平均为0.17kg/m2,深水养殖为0.32kg/m2。而该区域菲律宾蛤仔实际的养殖密度已经大大超过各季节菲律宾蛤仔的最佳单位面积养殖容量,也是导致该区域菲律宾蛤仔养殖死亡率高,病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讨论

本研究只调查了该海域春夏秋季的初级生产力、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情况。从调查结果看,由于河口有河流从陆地携带营养盐输送到河口区域,加上潮汐作用促使营养盐的循环,使该海域不同于其他海区。该海域初级生产力达到很高水平,并且呈现春高夏低秋高的趋势。春季达到了最高值1404.46mg/(m2•d),夏季最低为227.58mg/(m2•d),秋季达到783.54mg/(m2•d)。贝类的养殖容量也随着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呈现明显的变化。介于河口区域特殊的生态特点,在研究养殖容量的同时,也按季节对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养殖容量进行了估算。根据估算的结果,在养殖过程中可以按春季的养殖容量进行底播投苗,并尽量选择大规格的苗种,养殖容量模型的改进本养殖容量估算方法和模型是以浮游植物有机碳为指标建立的,针对滩涂贝类养殖容量的估算方法,除了浮游植物产生的有机碳量,底栖藻类、有机碎屑对养殖容量的影响也应该考虑到,如何将浮游植物以外的食物种类进行定量定性,如何精确估算如海流等其他影响因子对养殖容量的影响,完善滩涂贝类养殖容量估算模式,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广军 张雪 宋伦 王年斌 李爱 单位: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海洋环境预报总站

上一篇:温棚池子流水饲养鱼技术分析 下一篇:鸽王的科技改革路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