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市场回顾和2008展望

时间:2022-07-05 07:07:13

中国消费品市场回顾和2008展望

2007年,物价上涨影响了消费市场的实际增长速度,已有过热苗头的经济将在2008年逐渐“软着陆”。2008年,粮食供应可维持“紧平衡”,猪肉供应偏紧的状况将得到较大缓解,一些非物质的消费服务价格有可能上扬,饮食、家居和与此相关的领域、汽车、通讯、金银首饰、休闲、文化娱乐等类的商品和服务将依然占据重要位置;农村消费者的消费意向将进一步向“都市化”看齐。

从2007年前9个月中国宏观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看,对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上半年GDP的增速达11.5%,固定资产投资虽比上年同期有所减缓,但势头特别是房地产的投资仍然风头不减,除第一产业增速保持正常外,第二、三产业的增速依然较高。在与欧美国家贸易摩擦和纷争不断的情况下,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增势不减。截至2007年8月底,2007年1~8月对外贸易额累计13697.1亿美元,贸易顺差16176.6亿美元;截至2007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已达13326亿美元;由于连续5次的准备金和存贷款利率调整,M2的增速开始减缓,但资本流动性过剩的中国消费品市场:2007年的回顾2008年的展望问题依然严重,股市的总市值已超过2006年的GDP总量,达25万亿元。虽然中央几次大动作调整商品房价格增长过快,但这种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股市和房地产的泡沫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隐忧,也是2007年国人普遍关注的通货膨胀的源头。

2007年上半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为近年来所少见。

国家统计局公布,2007年8月份CPI与上年同期比较增长6.5%,创近10年来物价水平涨幅之最,而且月环比增长继7月份的0.9%,到8月份的1.2%,呈逐月加快之势(见图1)。这次CPI的加速增长使我们从1977年12月开始到2000年2月为止的对通货紧缩的忧心,一下又变为对日益临近的全面通货膨胀而忐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出现过三次通货膨胀。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物资的匮乏、“价格改革闯关”而引发。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投资失控、经济过热引致。第三次的物价持续走高,与前两次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近年来,外贸顺差过大,资本的流动性过剩,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并未失控,有些月份的增长幅度与上年同期相比还有所下降,但房地产投资热度虽几经采取降温措施,效果仍不明显,商品房的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走高,“泡沫”已经明显;从2006年6月以后,资本市场一改数年“熊市”,一路走高至今,使得股市的总体规模已超过GDP的总量,大笔的居民储蓄从银行转移到资本市场,使得居民储蓄余额屡次出现少有的负增长,股市的市盈率已高到不合理的程度,“泡沫”效应正在累积。这是本次物价较大幅度上扬的根本原因。

本次物价陆续数月高位上扬,就总的供求关系看,依然是结构性的。当前与普通居民密切相关的主要商品的供求状况依然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从“短缺”转为“供过于求”的继续和延伸。从商务部关于2007年下半年重要商品供求状况的排队情况看,这种状况没有发生根本“逆转”:并没有发生大部分商品供不应求,只是一些农副产品的供应偏紧,价格有所上扬。从2007年8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情况看,在8大类指数中,除与食品有关的品种、家庭服务及住房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外,其他大部分属于“温和”上涨,还有部分类别价格下滑。从本次通胀的成因看,主要还是部分商品供求偏紧所致,原材料价格和工资成本上涨虽然也是部分原因,但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消化部分成本的上升,这部分涨价因素并未起主导作用。因此,我们似乎还没有充足理由判定,目前全面的通货膨胀已经到来,虽然通货膨胀的现实危险已经感觉到了。

当前,政府的首要任务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居民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而从源头上、从资本流动过剩方面遏制通胀的一系列货币措施也正在缓慢地发生着作用。

一、2007年消费品市场的基本状况

(一)物价上涨影响了消费市场的实际增长速度,消费市场对GDP增长的贡献依然较小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1~8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615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5.7%,其中,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14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县及县以下实现18017亿元,同比增长15.1%(这一增长速度比2006年同期分别加快2.2个、2.1个和2.8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同比增长11.4%、12.2%和10.3%,比2006年的实际增长速度分别加快-0.6个、-0.4个和-0.45个百分点。按照2007年预计的GDP的增长速度看,2007年消费品零售额对GDP的贡献率大约为36.8%左右,拉动GDP增长约3.35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对GDP的拉动作用低于2006年的水平(见表1)。

(二)农村市场在加速,但农村市场在整个消费市场中所占比例与其人口比例不协调

2007年1~8月农村市场增速比2006年同期加快了近2个百分点,从农村市场消费增长的绝对数字看,农村市场有了较大增长,2001~2006年农村消费市场平均年增12.23%,高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平均增速约7.6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2007年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进城务工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工的薪酬标准有所提高(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自2004年以来,全国农民工外出务工月平均收入呈稳步增加态势,2006年达到946元,同比增长9.9%)。中央近年来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对农民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全部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子女过重的教育负担,加快改善农村的基本医疗条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等。这对于稳定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农村市场的加快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远高于农民的收入增长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2006年已达3.28∶1,收入的绝对差额达8712.5元,这就是农村消费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社会消费市场份额中一直徘徊在38%左右的根本原因。当然,由于消费市场的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差异,城市消费市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民消费者实现的,实际份额可能要大些。

(三)影响消费市场的一些重要因素

国家为了让群众分享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成果,缩小贫富差距,正在大力推进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增加公务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和退休金水平,提高城市最低收入标准以及贫困和弱势群体的补助标准,还有引导、促进消费的各项措施,等等,都对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费增长起到了有益的推动作用,这是2007年以来消费市场有较快增长速度的重要原因。

股市等资本市场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股市的快速增长,特别是2006年6月份以来股市的空前快速增长对城乡居民中消费潜力巨大的部分居民的“暴富” 心理的膨胀起到了很大的刺激作用,其直接后果是,大量的居民储蓄资金进入股市、基金等资本市场,从而使得消费的边际效应减弱,抑制了一部分消费增长。这种情况一方面加速了资本市场的“泡沫化”,加大了金融风险;但另一方面,“财富”效应也使得中国以“奢侈品”为代表的高档消费市场迅速膨胀,使得消费市场的“两极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商品房价格并没有受到中央抑制房价快速增长的各种调控措施的影响,依然在快速增长,这种现象无疑使得相当一部分潜在的商品房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特别是对有着强烈消费欲望和潜在能力的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消费实现起到了很大的抑制作用。

从2006年10月份开始的新一轮以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特别是2007年5月以来以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为代表的通货膨胀的阴霾,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猪肉上涨的原因在于:前几年猪肉价格过低和猪的疫病的发生,使得养猪户承受的价格和灾害风险加剧,同时,由于上述引致国内饲料价格上涨的国际因素的影响,国内养猪的饲料成本加大,养猪的驱动力大为减弱,再加上疫病等多种因素,使得猪的供应偏紧,这是2007年以来猪肉价格飞涨的根本原因。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一方面可能引致物价的大面积连带上涨,另一方面也抑制了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欲望,使得消费增长的实际增长水平打了折扣。

在政府对扩大猪肉供应、保持市场稳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力度较大的措施后,供求关系正在发生一些微妙而可喜的变化:猪肉价格开始止扬回稳,生猪的供应量开始逐渐增加,由于各种措施比较到位,即使是“两节” 相继来临,猪肉价格也不会发生剧烈上扬,而可能是在目前较2006年同期较高的价位上小幅震荡。猪肉供应偏紧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缓解,价格已有小幅回落。

食品安全依然是困扰国人食品消费的重要因素。当“苏丹红”和“多宝鱼”事件还未从人们的视界中消失的时候,从海外又陆续传来关于中国出口的各种“有毒”食品的传闻,一时间面对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食品,国人的心中真是五味杂陈:我们每天吃的东西究竟还有没有安全可言?每次发生“食品危机” 时,总是从海外检测出问题食品或是国内媒体曝光披露,然后国内有关职能部门介入复检或解释等等。人们不禁要问:个别生产食品的个人或企业有没有“道德底线”?难道为了钱就可以草菅人命吗?有关的行政职能部门事先有没有严格的“市场准入”防范措施,事后有没有有效的处理和召回机制?这些问题不解决好,让人们安心地进行食品消费显然是不现实的。食品支出(包括外出就餐)仍是国人日常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30%~4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相关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大约为25058亿元,按2007年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实际运行看,这一支出大约相当于3~3.6个月的消费品零售额。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食品安全都是消费市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剧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从而推动消费市场的细分化。“奢侈品”或高端消费虽然仅限于少数富有阶层,但在奢靡之风日盛的当下却具有示范和追捧的作用;极具消费潜能的年青一代消费者对时尚和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科技产品特别是数码产品情有独钟,他们对消费品具有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所缺少的精明和挑剔,他们也是更多户外休闲活动的参与者;新购房者除了要再花上一笔不菲的装修费外,还要购置一批家具和逐渐高档的家用电器,这就推动着家电企业不断地推出新品来满足市场和不断增长的消费新需求。尽管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但汽车消费的热度依然不减。节日消费对市场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但具有巨大消费弹性的低收入群体囿于收入,其消费能力仍受到极大的抑制。

从商务部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系统2007年1~8月的监测数据看,销售增长较快的商品销售,大多集中在上述商品上。2007年8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21.62%,其中,食品类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的23.9%,比上月所占份额增加了近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同比增长较快的大类商品有金银珠宝、木材及制品、机电产品及设备、食品、汽车等类商品,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7.4%、55.1%、40.2%、26.6%、26%及24.8%。2007年1~8月累计销售同比增长18.8%。其中,东部地区同比增长17.92%,中部地区增长21.54%,西部地区增长21.68%,但各地区销售额所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73%、16%和11%,梯度的差异十分明显。

2007年第四季度将是这一年中的销售旺季。商家花样翻新的各种促销活动将在此期间陆续上演。从现在至年末,随着岁末工薪的提升和奖金的发放,城乡居民的巨大消费能力将再次令世人瞩目。

预计2007年第四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247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其中,城市将达16570亿元,同比增长15.5%左右;县及县以下将达8180亿元,同比增长14%左右。2007年中国的GDP增速达11%左右。2007年全年的CPI达4.3%左右。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13,05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1%,恩格尔系数为34.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4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恩格尔系数为41.5%。200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840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5.4%;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达59,81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达28,58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4%。

二、2008年中国消费市场的趋势

党的十七大将对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生较大的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目标下,如何让中国的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地发展,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遏止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如何使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变得宜居与和谐,如何利用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来缩小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如何使全体国民均能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所有这些都在这次党代会上有所体现。这些政策的连续、一以贯之的认真实施,将是今后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和健康发展的有力政策保障。

2008年,国内总的优化结构、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灵活的财政政策,将使2007年已有过热苗头的经济逐渐“软着陆”。流动性过剩问题、进一步降低金融风险,将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进一步降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刺激和进一步拉动国内需求,减少过多的外汇盈余,坚持自主的、“渐进式”的汇率调整,也依然是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国内的股市、房地产“泡沫”以及潜在的金融风险,也是2008年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无法确定的消极因素。

2008年,国际上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所引致的危机以及严重的财政赤字能否演变成再一次的衰退?伊朗的核问题,伊拉克战争甚至,都是一些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西方既依赖中国产品,又不时搞一些“贸易壁垒”或“贸易摩擦”的小动作,既可使中国的对外贸易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又会带来诸多麻烦。如果美国引致经济衰退,则将加大国内市场的压力,但也能对缓和国内的较高物价有所裨益。

2008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一个有着很多有利条件的平台上运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尽管有着许多棘手的问题,但依然能够在“软着陆”中保持经济发展的较快速度。我们可以比以前有更多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扩大就业,提高在职职工的薪酬水平,进一步增加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和社会上弱势群体的救助标准;进一步推进“康居工程”,防止商品房价格急速上涨给购房者进一步加大生存压力;完善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体制,减轻城乡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国家必将进一步加大对“三农” 问题的关注,从体制和政策上努力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市场的发育。

据有关部门预计,2007年秋粮又获得一个较好的收成。尽管国际粮食供应偏紧,库存下降,粮食价格,特别是与制造生物能源有关的粮食作物价格将维持较高价位,但只要2008年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由于粮食种植面积基本可以得到保障,2008年粮食供应的缺口不会太大,粮食供应可维持“紧平衡”,除非国际粮食市场发生较大变化,否则,国内的粮食及其相关产品的价格不会剧烈上扬或波动。随着政府关于加强生猪生产各项具体措施实施,猪肉供应偏紧的状况将在2008年得到较大缓解,猪肉价格不大可能会再次剧烈上扬,如何保持猪肉市场的合理价位:既保护养猪农户的利益,又能使广大消费者可以承受、规避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的风险,将是今后应加以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当然,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不排除季节性或是一些时间内某些农副产品供求会出现偏紧,从而引致价格波动的可能性,突发性的、苗头性的问题要及时发现,果断迅速处理是政府有关部门的责任所在。

由于中国大量工业消费品巨大的产能,尽管可能受到“上游” 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但总的供给面供过于求或供求平衡的状况将是一个常态,价格一般不会剧烈波动。由于工资成本的上涨,一些非物质的消费服务价格有可能上扬,这种价格波动的影响面有限。

进一步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不可动摇的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策略。饮食、家居和与此相关的领域,汽车、通讯、金银首饰、休闲、文化娱乐等类的商品和服务,将依然在2008年消费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农村消费者的消费意向将进一步向“都市化”看齐。

综上所述,我们大体做以下预测:

一是预测2008年的CPI将达3%左右。

二是预测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1435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恩格尔系数为33.5%;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410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8%,恩格尔系数为40.6%。

三是预测2008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102400亿元,比2007年名义增长15.8%。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6980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6.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3260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

三、政策建议

(一)建立稳定农副产品供应、规避市场风险的长效机制

保持农副产品市场供给的相对稳定和宽松,以及使重要农副产品的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上以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显然是同等重要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工业反哺农业”有了可靠的基础:对“弱质产业”提供补贴(无论是财政补贴还是转移支付) 是所有工业化国家行之有效的手段。例如,对于行业和市场风险较大的养猪业,政府从资金、防疫到规避市场风险等方面予以的支持应长期化、制度化,而不只是市场出现问题后采取一些临时措施。同时,应进一步规范相关的市场,净化市场秩序,使生猪市场从生产、屠宰到供应市场这一完整的供应链,不因个别和偶然的因素而断裂。当然,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关注,其实这也是保持包括生猪市场在内的重要农副产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反对价格垄断,净化市场环境

为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由政府进一步加大执行“反垄断法”的力度,反对行业联盟或变相的行业联盟对价格的垄断或“哄抬物价”、“搭车涨价”,等等,这对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公平交易和稳定消费者心理从而稳定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在涉及稳定价格等方面不能放任,而应积极、正确而有效地进行干预,这在价格快速上扬时期,重建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尤为重要。

(三)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关系到万千消费者的身家性命,严格执行国家的《食品安全法》,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全程监测,在市场供应偏紧、价格波动加大的期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政府有责任在增加市场供应、稳定物价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能让他们一方面承受物价上涨的压力,同时又对以较高价格买到的食品的安全心存疑虑,甚至付出健康以致生命的代价。

上一篇:品质品牌 创新创造 努力推进国家重大装备保障... 下一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主体功能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