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语文的教育现状及改进的策略

时间:2022-07-04 08:27:12

探究高中语文的教育现状及改进的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的教育教学受到了广泛冲击,无论是在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变得逐渐先进、科学,并且教学目的也变为从本质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着重探究了当下高中语文的教育现状,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够推动高中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现状;改进策略

语文一直是学校教学中的重点科目,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它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和情感教育进行一定层次的升华。高中语文,其教学目的已远远不同于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育,它不仅要在课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还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学生将来的成长培养较强的适应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下,高中语文教育并不能较好展开,许多时候只能止步于课本知识点的传授,虽然达到了基本传授知识的目的,却也使语文教育变得僵化,失去了实际内涵。在时代的发展下,高中语文必须与时俱进,本文对其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正确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和创新,从而实现高中语文对学生的综合性教育。

一、高中语文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延续了以往的教学模式

由于即将面临高考,高中学生受到了重重压力,无论在教师心里还是学生自己,都切实把语文的知识点作为授课重点,进而延续了以往的传授式教学模式,教师全面讲解,学生认真听讲。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起到了“教学”的作用,而“教育”方面却少之又少,对学生的思想和素质发展起不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存在严重的教育模式单一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习惯性地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授课,学生也一如既往地听讲,这就使教学课堂十分枯燥单一,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未能有效结合先进的教育方法,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此外,对于学生成长状况而言,高中语文的判定一般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依据,没有全面结合学生的各方面状况,这就使得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其教育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2.课程时间配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一般而言,作为高中教学科目中最重要的三大学科之一,语文的课程配置应当是相当充分的,但是,其教育现状并非如此,许多高中学校由于语文重点在于加强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述,其书本上的知识点并不多,于是有些教师和大部分学生就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数学和其他理科上,分配给理科大量的课程时间以及课外学习时间,而语文的课外学习时间十分少,这就使高中语文的教育存在大量纰漏,亟待改进和创新。同时,由于教师对高中语文教育的松懈性,没有在课程进展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思维,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新的学习活力。教学内容在本质上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改进,教学自然也就产生不了新的活力,语文课堂就形成了现在的僵化现象,缺乏活力,枯燥乏味,严重降低了高中语文的教育效果。

二、高中语文教育的改进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思维

为了彻底改进高中语文的教育现状,高中的教师首先必须转变当前的教学理念,切实地把高中语文的教育落实到课程当中,并逐步深化教育理念,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作为教学的重点,同时,着重创新教学思维,彻底地消除以往的不重视心理,形成多样式且充满趣味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高中语文的教育充满活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兴趣和情感的培养,以新颖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中逐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比如,在讲授《荆轲刺秦王》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相关的影视资料,使学生迅速对课文产生兴趣,进而在课文的讲述中让大家了解荆轲的大义之举,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2.改进传统教育方式和模式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育方式主要是传授式教学,整个课程显得十分枯燥单一,不能对学生实现较好的教育。为此,教师要改进和创新现有的教育方式和模式,不断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促使整个语文教育变得具有条理性,最大化地实现其教育作用。比如,在讲解《赤壁赋》时,教师仅仅通过课本内容的讲述,必然不能够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这篇课文的实际意义和内涵,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言,并在课上向学生讲述相关的背景故事,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碰触,实现多方面的发展。

高中语文是学生成长和学习路上必然经历的重点教育科目,但是现如今的教育有许多的缺陷,教师要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些不足,不断地改进和创新现有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逐步实现教育手段的科学性,进而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林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现状与对策[D].延安大学,2014.

[2]杨乐.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王新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积跬步以至千里,拾级顺势而临顶 下一篇:论学生合作性学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