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价值

时间:2022-07-03 08:27:32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价值

【摘要】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 124例胆囊结石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2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8.024

微创手术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主要原因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特点[1]。本次研究为了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价值, 就本院收治的124例胆囊结石患者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4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 女37例, 年龄26~68岁, 平均年龄(39.81±16.45)岁;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3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 女35例, 年龄28~70岁, 平均年龄(40.12±15.98)岁;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2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 排除恶性肿瘤、严重胆囊炎性粘连、重要脏器功能异常及存在手术禁忌证患者, 所有患者均属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 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具体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并给予全身麻醉, 依据三孔法或四孔法执行相关手术操作[3], 于患者脐缘处取切口, 从切口处置入气腹针并建立人工气腹, 内压维持在10~13 mm Hg(1 mm Hg=0.133 kPa),

完成后置入腹腔镜, 并于患者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取切口置入抓取钳, 于患者剑突下偏右取切口置入电凝钩。完成上述操作后先通过腹腔镜对病变区域的详情分布情况进行观察, 确定胆总管、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位置后对胆囊三角区进行分离粘连并暴露胆囊管及胆囊动脉, 使用生物夹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夹闭后切断, 随后对胆囊床进行电凝钩热分离, 完成后使用电凝止血并取出胆囊, 将气腹排空, 手术过程中避免对胆总管造成损伤。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4]。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统计两组临床手术指标, 包括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排气时间。

1. 4 疗效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参考文献[5]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52例, 有效7例, 无效3例, 治疗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显效30例, 有效22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83.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 P

2. 2 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43.16±9.8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57.61±15.39)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 P

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切口长度(12.83±2.56)c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7, P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技术日益成熟, 该手术方法由于建立在腹腔镜的监视下, 可以为手术医师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 便于医师的手术操作[6];建立人工气腹的目的是将患者脏器与切口形成一定距离, 一方面可以获得更佳的手术操作环境, 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手术操作对病变区域周围脏器造成损伤。腹腔镜手术切口小,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小, 提高了患者的术后恢复, 在年龄较大及耐受较差等患者中同样适用[7-9]。本次研究中也发现, 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手术指标上均明显优于给予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显著, 治疗安全有保障, 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 在胆囊结石治疗中具有很高的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1] 石利.胆囊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3):144.

[2] 曾伟.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 10(22):3370-3373.

[3] 李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 11(10):79-81.

[4] 姚尚儒, 王宏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3):59.

[5] 闵朝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特点及效果观察.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0):103-104.

[6] 韦成生. 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价值探究.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6(11):00209.

[7] 刘增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4(7):106.

[8] 王艳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医药前沿, 2015, 5(12):64-65.

[9] 侯焱森, 张力, 吴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14(14):252-254.

[10] 李克清, 刘斌, 沈忱, 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5, 35(4):249-251.

[收稿日期:2017-03-27]

上一篇: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及意义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在优化校本课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