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时间:2022-09-17 09:53:34

幼儿语言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关键词】 幼儿;语言教学;误区;交往;

习惯;游戏;儿歌

【中图分类号】 G6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2―0111―01

一、幼儿语言教学的几个误区

一是幼儿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当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在幼儿园语言课、常识课中应该上小学语文课的内容,认为不上小学语文课、不提前学习拼音、不提前练习写字,孩子就会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掉队”。甚至有些家长以此作为孩子选择幼儿园的重要参照点;二是幼儿教教学中存在随意性。当前,在一些幼儿园由于师资来源参差不齐,幼儿教师职业准入门槛限定不严,一些幼儿教师在授课语言教授和运用时随意性较大,如有的普通话不标准,致使一些幼儿发音不准,甚至错读;一些幼儿教师在教学时语言使用不规范,随便使用地方俗语、乡野俚语和市井碎话等,致使幼儿跟学成常态,养成了不良的语言习惯;三是对语言教学中的“度”把握不好。这个“度”包括语言(生字)认知的数量、难度、程度等的把握和界定。不提倡在幼儿园阶段让幼儿准确认读一定数量的生字和熟练地书写生字。

二、对策

1. 引导和鼓励幼儿在日常交往中掌握语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幼儿多开口说,多和别人交往。首先,教师应充当合作者,设计多种多样的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多说话、常说话、会说话。例如:组织开展新年联欢会“大带小”的“自由超市购物备年货”活动,活动前大班的哥哥姐姐与弟弟妹妹一起布置活动场地,制作超市标志等。节日那天,部分哥哥姐姐担任超市服务员,弟弟妹妹自由模拟到超市购物,大家交流买哪些东西,哪些东西节日要用,什么东西好吃等等。由于是不同龄班的孩子在一起活动,他们会感到特别有趣,有新鲜感。因此,幼儿既体验了交往的乐趣,又提高了语言交往的能力。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大量地提供可以相互交往的机会,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除了占主体的语言教育活动(集体性活动)外,语言教育过程还应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得以渗透或体现。比如,开设说话课,教师只做简单引导,然后由幼儿相互间开展自由交谈。如可设置说话主题“早餐”、“上学路上”、“我的爸爸”等,让幼儿自由选择说话对象,不限定时间,不设定标准,但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或评比,引导幼儿注意人际交往中叙述一件事情应该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结果等,着力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再次,注意家园结合加强幼儿的语言教育。幼儿想象力丰富,会无意识地和动物和物体等说话,想象的世界和真实世界分不清楚,教师应该倡导家长在家中带领幼儿一起看“绘图”书,如可以欣赏拟人化、充满想象的书等。最后,在幼儿语言运用时要做到多鼓励、不批评,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不一致,智力、个性、气质等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尊重幼儿,遇到某同一说话题目幼儿说出不同答案时,也给予鼓励,常表扬,以期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 引导和鼓励幼儿在游戏和儿歌中掌握语言。热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首先,教师可以在语言教学课中编排游戏,助力教学任务的完成。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共同开展“跑火车”(或者称其为“说话接龙”)的游戏,即教师首先说一个字,让幼儿任意接一个含有该字的词,可以是两字词,也可以是四字词语或多字语句,接不上者就让“下火车”。游戏开始,教师给小朋友讲明规则,请排成火车形状的小朋友依次开始接一个前面小朋友(或老师)的一个字说一个词语开始“开火车”(口号是嘟嘟嘟嘟,开火车,开不动火车就下车)。教师可以让“开火车”和“下火车”的幼儿做出跑、跳、蹦等动作的各种形式的“开火车”、“小火车”,氛围和队形等可以视情况创设和编排。其次,要善用儿歌。儿歌看似简单,貌似“游戏”式的说唱,实则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方面“奥妙无穷”,作用甚巨。如在幼儿叠衣服时候,要运用儿歌:“衣服平平摆,关好两扇门,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鞠躬弯下腰。”可使幼儿一下子掌握叠衣服的步骤。运用这种琅琅上口的儿歌,不用刻板的说教,这些规则就能够印在每一位孩子的脑海里,使幼儿在掌握了一些常用名词、动词和语句的同时,也使得自立自理的习惯得以在心里扎根,潜移默化地教育他们。

上一篇:失而复得的孤儿补贴款 下一篇:怎样学好“二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