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实践教学多元化评价设计策略

时间:2022-07-02 05:45:27

中职实践教学多元化评价设计策略

摘 要:现代中职教学评价体系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束缚,究其原因在于深受传统评价模式的影响。传统评价模式有很大的弊端,其评价功能、内容、方式和主体都呈现单一的性质,不利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也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对于全能型人才的要求标准。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评价单一的问题,它存在的重要性在于其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和具体,在方式上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有利于现代教育的新型评价机制的建立。但是在目前,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还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中职;实践教学;多元化;评价

一、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建以来的,其间经历了高峰期和平稳发展的阶段。随着近些年中国对高等教育的扩招及家长和学生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逐渐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呈现平稳而快速发展的趋势,在办学规模、课程设置和与市场接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实践教学评价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大多是以一元智力理论(以鉴定为目的)为基础的终结性评价,目标单一、内容单一、功能偏移的弊端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同时也不符合WTO制度影响下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中职实践教学迫切需要根据这些缺陷适时地调整培养模式,改革对教学和学生的评价方式,逐渐从单一型的教学评价方式向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转变,以适应市场不断追求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二、中等职业教育概述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等;专业课则是指专业技术课和专业理论课。因此,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会按照自己的专业技能散布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人才的基础理论及实践能力就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

三、中职实践教学多元化评价

(一)中职实践教学的基本理论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两个重要的教育环节,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专业的、优质型的人才目标,就必须建立一个适合学生将来发展的符合中职教育需要的、合理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实践教学为内容来实施和发展的体系,它的目标是围绕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并以此为标准作为评判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中职实践教学的评价方式对实践教学的成果有重大的影响,它作为一个定向标促使实践教学能取得好的成果,培育出更多更优质的创新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传统评价

调查了本市的多所中职教育学校,发现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大多是以一元智力理论(以鉴定为目的)为基础的终结性评价,这是一种以考核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为判断标准的评价体系。“它具体表现为:考核的目标是学生通过中级职业技能考核;考核的内容强调单项动作技能掌握程度;考核的方法则以每一课题的考核为主,以教师的评价为主。”[1]这种评价方法造成的结果有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为四个单一:第一,评价的主体过于单一。在对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般是呈现“他评”的现象,而被评者却很少成为评价的主体。第二,评价的功能单一。鉴定学生学习好坏和市场选拔学生的标准成为评价的主要功能,从而忽视了评价还具有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授课方式、反馈学习成果的功能。第三,评价内容单一。它过多地限定于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如,思考方式、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如此就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要求与初衷。第四,评价实效单一,它过于强调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学生也往往轻训练过程,重最后一搏,职业综合能力养成更无从谈起。

(三)实践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1.理论依据

(1)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其内容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性评价,而不仅仅单单从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就像加德纳认为“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他认为,每个学生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9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多元智力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教师评价学生再也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与能力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

(2)20世纪后叶,西方盛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它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在吸收知识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老师是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3)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在社会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在这个以科学技术为革命的现代社会中,思想和技术的创新格外重要,它们的存在促使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社会发展的源泉,这时思想的创新性就显得十分重要。思想是行为的指导者,它容忍甚至是激发新思想的萌芽,哪怕是一些前卫的、大胆的猜想,都有可能引发技术革命。在此范围内,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采取的是容忍的态度,并为其提供舞台促进发展。

(4)人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将人作为核心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思考和行动中坚持一切从人的实际出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在此基础上,培养个人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以便学生在创作的时候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效率和质量中实现目标,最后用多元化的标准来评价学生。

2.具体内容

任何一个教育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要有一个评价,它是衡量教育好坏,是否符合现代社会和学生发展的标准。在此过程中,评价已经作为一门课程有独立的原则、内容、标准和实施方式,综合相关理念和观点,中职教育的多元化评价主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协调“教”与“学”的关系,既鼓励学生成为全面性的人才,又激励老师改进授课方式,完善评价系统,进一步促进中职实践教育的改革和进步。

四、实现中职实践教学多元化的设计策略

(一)多元化评价的内容设计

中职实践教学应从传统的一元性评价向多元性评价转变,其中就应着重在评价的功能、主体、内容和方法上考量,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对此要有更深的认识,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尊重多元价值的存在,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

1.评价功能的多元化

传统评价功能具有单一性,包括对学生的筛选、选拔和检查,多元化的评价功能除前者具备的要素以外,它更侧重于评价过程中及结束后的激励、促进、反馈的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就是在评价过程中给予被评价者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开拓创新性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展示反馈功能,即通过评价对教育中存在的漏洞和缺失进行补充和完善,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高自觉性,调节内在动机,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要打破以往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为唯一标准的一元模式,即在学生、老师、家长、学校、社会的五大关系中来评价教育成果,形成老师和学生互评、家长对学生、社会对学生、学生自评、老师自评、社会对老师评价多主体、多角度的机制。

3.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对于学生而言,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包括最基本的学业成绩,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评价其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信息的搜索和分析总结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遇事的心理承担和判断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而对老师来说,要考察的不仅仅是其教学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是教师素质和创造能力,包括道德素质、人文修养、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4.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评价方法要求在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中达到有机的结合,实行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冲破传统模式的只从测量结果寻求答案。多元化评价方法要专注于测量过程中方法的新颖性和实效性,基本的纸笔测算结果的方式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表现性评价也应纳入其中,基于此,老师可以建立学生平时表现的档案表和学业成绩档案表,在两者结合下做出合理而全面的评价结果。

(二)实施步骤

中职实践教育的多元化评价设计从设立到实行要经历一个阶段,即从讨论阶段到设计方案阶段再到实施和总结阶段。在讨论阶段,要查阅相关资料,交流看法,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评价的重要性和评价的原则和理念。方案设计包括方案设计和方案论证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区分传统评价方法和多元化评价方法的不同,确定评价的主要方式、内容和主体、对象;第二阶段要论证先前确定的评价原则和理念在具体的方案中是否被贯彻和方案是否有实际的操作性。最后一个阶段是实施和总结,实施是前提,总结是结果,在评价原则、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案的指导下的实施结果也要经过检验和总结,看其是否符合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五、结语

与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相比,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合理性。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完善,后者的相关理论和实施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和缺陷,人们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它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相关理论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注释:

[1]张文.中职学校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建构的原因及策略分析.科教文汇:下旬,2007(09).

参考文献:

[1]Jones, M. Jones.Brett D. Hardin, Betinda, The Impact of High- stakes Testingon Teachers and Tndentsin North Carolina. Phi Delta Kappan, 1999,81(3):1999-2003.

[2]]perdalin.The international field of vision: The schools’develo-pmenttheory andstrategy.Education science press,2002-08.

[3][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2版.新华出版社,2004-04.

[4]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5-8.

[5]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

[6]花向红,邹金贵.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114-116.

[7]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8]许华琼,胡中锋.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观及其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1(01).

[9]王立冬.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罗贵章(1973.7-),男,壮族,柳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下一篇:帮助孩子正确看待青春期的小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