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面临的同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01 06:07:33

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面临的同题及对策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滚滚热潮,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注入源头活水,使教育工作者焕发了极大的热情,使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逐渐形成,融知识、趣味、合作、探究为一炉的课堂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给每个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严峻挑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剧增,困难重重。

一、新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

1 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观念难以转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这给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然而,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很难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高考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要评价一所学校,主要是看这所学校考上多少个大学生。二是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影响。比如:每年教育局的分类定级评估,小学毕业班的成绩,以及被县抽考水平测试的年级,合格率未达到县平均成绩的,校长的管理绩效按等级扣分。三是受学校奖罚制度的影响。我调查了附近的中小学校(含外县的学校),发现奖罚制度都是围绕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制订的。学生的分数越高,奖金越高,学生分数越低,罚款越高,美其名日“奖勤罚懒”,甚至每年的评先、评优、晋级都与教学质量挂钩。这样教师只好向学生加班加点,大量地灌输知识,让学生适应考试、学会考试、胜任考试,考试自然就成为教师手中的法宝。有的教师为了评上优秀,多得奖金,不得不排挤差生,将差生“扫地出门”,使差生过早地离开学校,加入流失的行列,成了社会上的流浪儿。四是受家长和社会的影响。家长、社会对新课程改革不理解。每期家长会,家长只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极为关心,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冷淡,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也存在一种误区。他们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学校考上县重点中学的人数或在全县的排队情况。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去年某班考上县重点中学10人,于是,家长就想方设法到处找关系,硬是要学校将自己的子女送到那个班去,造成了学校和教师的尴尬局面。

2 教师的素质难以适应新课改

教师的素质高低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首要条件。从目前来看,一是部分教师都没有通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知识缺乏系统性。音、体、美、英语教师严重贫乏。据调查某镇的一个完小共57名教师,民办教师转正的或以工代教的37人,占64.9%。其中村级小学18人,只有1人接受正规师范教育,其中17人都是民办教师转正或以工代教的教师,占94.4%。二是教师的年龄老化,以上述某镇教师为例,30岁以下的教师6人,占10.5%,30~40岁的教师19人,占33.3%,40岁以上的32人,占56.15%。某村级小学教师18人,全部是40岁以上的,且50岁以上的就有10人。虽然这些教师都参加过各类的继续教育培训,但由于受培训时间和教师接受能力的限制,真正学到新课程理念的微乎其微,很难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三是学校的布局太散,很难形成校本培训的气候。

3 办学条件简陋,难以实施新课改

办学条件,各种设施的配备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力保证。虽然近几年国家、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加大了投入,但学校分得太散,教学点太多。政府也显得无力而为。现在全国实现了税费的改革,免除了农业税,乡镇对教育的投资几乎为零。加上义务教育实现了“一费制”收费,学校的公用经费紧张,除了必须购买的办公用品以外,已没有其他能力改善办学条件和购买电教设备。

4 班额人数太多,难以进行新课改

由于受办学条件的影响,某些学校不得不将教室作为学生寝室来使用,这样一来,导致学校缺教室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室缺少,自然而然班级人数就会增多,学生增多,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了诸多的困难。我去过几所中心校、完小听课,发现每个班都有60-70人,我校三至六年级也在60人以上,其中最多的一个班达73人。教室里黑压压的一片,挤得水泄不通,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很难与学生交流。由于学生多,分的组特别多,学生与学生的交流甚少,加上受上课时间限制,教师只好顾此失彼。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个体发展受到限制,面向全体学生难免成为一句空话。

二、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对策

1 营造良好氛围,引起全社会密切关注

新课程改革关键在学校,但牵动着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新课程改革关系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升问题。所以;全社会的积极关注是新课改不断深化的保障。要加强舆论宣传,让家长、社会知道新课改,明白新课改的意义,明白新课改对学生终生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取得家长对新课改的大力支持,引起社会对新课改的密切关注。

2 大力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新课改

实施新课改,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教师。为了大力提高教师素质,保证过硬师资队伍,笔者认为,应从几个方面做起:(1)改变应试教育观念,帮助教师树立新课改的理念。引导教师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真正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放在首位。(2)要加大力度培训教师,上级教育部门要舍得投入,请战斗在第一线素质较高的教师利用假期安排教师培训,在培训中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用深奥的理论知识,而是根据农村小学的条件、师资水平状况。扎扎实实地开展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培训。使培训的教师学有所获,学有所用。(3)建立骨干教师支教帮扶制度,农村小学的教师缺乏新课改的经验和新课改的带头人,信息比较闭塞,建议上级教育部门,建立县城骨干教师支教帮助农村小学新课改的教师交流机制。(4)建立校本培训制度,要求教师在新课改的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首先自我反思,然后互动讨论,最后集体提出解决的方法,用这种途径提升教师的素质。(5)鼓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大胆地进行课堂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改善办学条件,保证新课改的实施

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滞后,特别是村级小学的办学条件特别差,这些问题是阻碍新课改实施的瓶颈。加大对农村小学,特别是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已刻不容缓。我认为:一是国家应加大农村小学,特别是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目前从我县的经费投入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经费投入都放在县属的几所高中、城镇小学和几所中心校,对薄弱学校的投入甚少。二是学校的布局要大力地调整。教学点太多,学校分散不利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和经费的整合。三是积极推进寄宿制学校,把教学点全部纳入中心校、完小管理,以便进行校本培训,达到资源共享,这样有利于新课改的进行。四是电教仪器的配备要向薄弱学校倾斜。

4 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进行新课改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为此我认为:一是完善学校的评价体系,彻底地改变以学生的分数来评价一个教师的得失;二是废除以单一的学生分数来制订各种奖罚条例;三是废除以单一的学生分数作为唯一的教师评优、评先、聘用的依据;四是看教师是否积极参与新课改,在新课改中是否有所创新,是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范;五是看教师是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作者单位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界牌中心小学)

上一篇:语文课改呼唤口语训练的回归 下一篇:用爱营造思想品德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