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现状及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29 11:36:45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现状及策略研究

【摘要】 现今,中国的经济金融已经进入一个改革的特殊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并购问题面临了一些深层次的改革难题,原有的改革措施已基本不再奏效,必须选择新的改革手段、新的改革途径,银行并购就是重要的选择之一。

【关键词】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

一、并购现状

近年来,随着几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若干中小银行的纷纷上市、农村金融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银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呈现出了一个新的面貌。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大量引入,不仅增强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改变了相对单一的股权结构,更重要的是还促进了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与国际良好做法的逐步接轨。中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历程是与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历程相一致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商业银行接管和收购有问题的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收购;商业银行去往海外寻求扩张,以此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参与国际竞争,扩大自身影响;城市信用合作社合并重组为城市商业银行。

二、商业银行并购相关理论

(一)并购动机分析

1.扩大规模,占领市场。银行业是依赖于公众信心而生存的,规模对于竞争力的大小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个银行的规模越大,可能筹措的货币资金就越多,贷放货币资金的对象选择就越广泛,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大。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可使其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可以获得很多的特权,享有定价能力、规模经济等优势。

2.追求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并以此降低成本。经营协同效应就是由于并购重组行为而给银行机构带来的效率方面的变化和由此而产生的收益,简单的说就是产生“1+1>2”的效应,即是期望商业银行随着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的扩大而产生的单位营运成本下降、单位效益上升。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是指并购给银行自身财务方面带来的种种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不是来自于效率的提高,业务的改进,而是由于税法、会计惯例以及证券交易等内在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粹账面上的效益。

3.突破壁垒进入新市场。当一家银行向外扩张时,常会遇到一些法律、政策方面因素的限制。如果单靠这家银行的努力,这些障碍至少在短期内难以克服,甚至不能克服。在一定情况下,合理运用并购策略,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4.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是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并购与国外有别的一个鲜明特点。由于我国的银行业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多年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政府出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原因,对其中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做出相关的整改措施。

(二)并购成本分析

一起银行并购的案例中,并购银行所要支出的成本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直接的并购支出,即是商业银行进行并购这一行为所支付的直接的费用。支出的形式可以是现金、股权、债券等形式中的一种或是几者皆有的混合支付方式。第二,并购操作的成本,这是并购交易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了搜寻并购对象的成本、制定并购方案的成本、对并购对象进一步审查的成本及谈判协商的成本、支付中介的费用。第三,并购后整合的成本,这是指收购银行与目标银行在并购后对原本不同的管理模式、信息系统、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整合所产生的成本。通常这是一笔长期和巨大的费用。

(三)并购风险分析

银行并购风险是指银行在进行并购的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其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在银行的扩张发展中,若采用银行并购的方式,将使得并购的当事方产生重大的变化,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风险。在并购过程中,主要有以下风险:

1.并购双方股东和管理层的分歧。在并购中,各大小股东、高级管理层人员等利益相关方出于保护或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做出反并购的努力,使并购产生不确定性。

2.外部的不确定因素。并购方对经济金融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状况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对并购目标没有做好尽责调查,对并购策略、途径的选择产生了失误,对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不可控,都可能使得并购产生极大的风险,加大并购的成本,甚至导致并购的失败。

3.规模增大带来的经营风险。不论出于何种具体的并购动因,银行并购在客观上都增大了自身的规模,但同时,潜在威胁并没有消除。如大银行更有实力去从事高风险的业务,由于自身规模的扩大造成了运营层级、部门

的增加,内部控制的难度加大,使自身的问题容易被掩盖,可能使得并购后的银行变得比之前更脆弱。

三、我国商业银行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的干预不当。在上世纪90年代一系列的商业银行并购案中,大多数并购都有较强的政府干预因素。银行并购在我国并没有发挥出如同国外银行并购那样的收益和效率的提高,国内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去研究、实施并购活动,以实现快速扩张和成长。由于有政府干预的预期,会使得金融机构无后顾之忧,在经营中采取大胆冒进的策略,产生“道德风险”,普通民众则可能错误的认为“金融机构的信用等同于国家信用”,弱化其风险意识,加大了金融资产的风险。

2.法律法规尚待完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方面可参照的法律规章有限。银行并购行为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各国政府无不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和公共政策对银行并购进行监管和控制,以保证银行并购的效率、银行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相对而言,我国有关银行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很不健全。缺乏完善而系统的法律体系,我国的银行并购就难以走上法制化、透明化的轨道,更难以与国际上的银行并购活动接轨,银行并购活动就必然会受到抑制而发展滞后。

3.相关中介机构、专业人员的缺失。商业银行的并购是一项具有高度专业化,技术化的工作,在并购的过程中需要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律师行、会计师事务所、具有并购经验、领导协调能力的银行家等专业的机构和人员的介入。在这方面国内由于银行并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和银行并购活跃的欧美国家还有很大距离。

4.商业银行自身发展战略模糊造成的并购动机短视。近年来各中小银行欲自破重围做大做强的冲动相当强烈。照此趋势,在不久的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第二批“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就中国现在的实际金融经济情况看,可以说现在国内的银行数量已经完全足够。地方性的小型银行不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做大做强上,因为即便最后能杀出重围,成为又一个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当前严格意义上金融业仍实现分业经营、商业银行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只会使竞争趋于恶化。从成本考虑,中小银行频繁的并购、联合,造成了不断的改名换标,势必花费大量财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购本身不是目的。

5.近期海外并购存在潜在风险。近年来国家有了明确鼓励金融机构走出国门的声音,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并购屡有斩获的一个重要原因。巧合的是,去年下半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影响面持续扩大,美国欧洲的一些知名金融机构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季报、年报利润大幅下降,股价纷纷走低。所以有人认为这正是我国商业银行“跑马圈地”、低价收购的大好机会。但此时此刻风险巨大,不可一时兴起,轻举妄动,大手笔投入。

(二)策略建议

1.规范政府在银行并购中的行为,发挥必要的积极作用。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核心,在一国经济体系中有其特殊地地位,所以政府需要参与到银行之间的并购之中。政府在银行并购中的定位应主要集中在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为银行并购创造规范、公平、公正的环境,在并购的过程中对有关内容进行审查,对相关秩序进行规范,并不直接撮合、主导并购。要制定并购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允许经营效益差的银行达到一定条件,淘汰出市场,这样有利于促进整体商业银行业的效率。这将间接影响银行的并购,使得并购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服务。

2.加快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过渡性解决方案。商业银行的并购迫切需要一部有针对性的《商业银行并购法》,以此界定政府的行为边界,利于并购正常的开展,防止由于并购而产生的市场垄断。也要对相关法律进行完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金融状况发展不一,出于谨慎性和稳定性的考虑,加之法律法规的修订也有其严肃性,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现实情况下,需要一些过渡性的措施。

3.促进国内并购中介行业的发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并购的专业人员方面,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同本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加强在这方面的合作,委托在这方面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外方进行培养。在必要的情况下,以优厚的条件直接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为我所用。国内金融领域知名的院校也应加强相关的研究,招收与银行并购相关的专业或发展方向的高层次学生,培养人才。

4.商业银行明确自身长远规划,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和方式。每一家银行都是独特的,需要思考自身未来的定位,制定长期的发展目标,并以此合理运用并购手段,为自身长远规划服务。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大力发展,作为中小银行,纯粹谋求地理区域的扩张、服务网点的增加而进行的大规模并购,就长远来看意义不大。由于各个银行之间的竞争实质是核心竞争力的比较,我国中小银行可以寻找在专门领域技术独特、业绩出色的金融机构使之为我所用,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突出自己产品专家的形象。在向海外扩张方面,由于各国,特别是美欧等金融强国金融保护壁垒的限制,设立分支机构的难度比较大,并购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在并购的对象选择上,可以关注混合经营的金融机构,借此实现业务的多元化,降低单一市场的风险,学习积累经验,为日后国内的混业经营做准备。

5.应对风险,海外并购应谨慎进行。就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来看,当前风险较低的策略有:海外并购可以先选择相对熟悉、有并购经验的地区积累并购的经验。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的竞争,可以在亚非拉等金融发展相对较弱,发展前景看好的,与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等有相似之处的发展中地区实施并购。在欧洲、美国方面,可以通过适度的低比率入股的方式进行并购,这样的好处是较易通过所在国监管机构的审批,低比率的入股也有利于以后的进一步决策,可进可退,风险也相对较小。在入股的同时,可以签定相关的协议,要求对方在人才培养、产品、技术等我方欠缺的方面提供帮助,促进交流,通过合作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璐.《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并购问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

[2]王国.《国际银行业并购对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启示》.《现代经济探讨》.2006(5)

[3]陈静.《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效应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商业研究》.2006(3)

[4]周稳海,尹成远,赵桂玲.《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并购重组问题》.《集团经济研究》.2006(12)

上一篇: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分... 下一篇:“琼中模式”小额信贷――优势与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