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之管窥

时间:2022-06-29 09:09:55

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之管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问题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问题提出是高效课堂的良好开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切实开展有效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只有当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新课程理念需要我们教师建设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出适合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谈谈自己的一孔

之见。

一、利用已有知识延展出问题情境

现行数学教材是线性的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一个方面的同类知识是从低到高逐渐延展,横向扩充,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前后是有联系的。因此,教学应从知识联结点入手,从学生的最近发展点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步一步地变化、延展,从而创设新问题的情境。

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我是这样设计题目的:A、B两地相距150千米,甲单独行驶需15小时,乙单独行驶需10小时。如果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后相遇?解答完后,再把“150”改成“300”,答案还是6小时。这时学生向我投来疑惑的目光,我不为所动,继续把“300”改成“75”,再算答案还是6小时……最后干脆把距离的条件去掉……学生自然地想到了用“1”来表示距离,答案还是6小时。这样从旧知不断进行延伸,设置层层的障碍,创设问题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利用活动场景营造出问题情境

小学生乐于参加活动和游戏,在活动中他们精力旺盛、积极性高,如果能把数学问题巧妙地隐含在活动和游戏之中,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就易于让学生所接受,探究起来也兴趣盎然。

我在教“确定位置”一课时,设计了一个找宝游戏。(请两名学生,一名把宝盒藏在教室的某一个书桌中,另一名去找)我在学生找宝时问:“容易找吗?怎样能找得快些?”(生:要是知道它藏在哪就好了) 那好老师透露给你一条线索:在教室从左往右数的第二组同学的书桌里。(生马上去第二组挨座翻看)“现在容易找吗?”(生:还行,快找到了)“你能不能一找就准呢?”(生:有点难)“请同学们再告诉他一条线索,让他一找就准。”(生:在第5个,学生马上到第5个座位找到了宝盒)这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要准确地定位,必须知道几列几排,从而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学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利用悬念激发诱导出问题情境

“悬念”是指在教学和探究过程中,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奇心切等特点,有目的地创设出认知冲突和矛盾冲突,进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深入思考,激发探究欲望,直至找到答案的具有科学性、新颖性的各种疑问。“悬念”在这里就成为探究活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我设计了“猜一猜”活动,只露出三角形的一个角,让学生说出是什么三角形,当露出的一个角是直角、钝角时,学生都猜对了,这时出示只露出一个锐角的,学生脱口而出“锐角三角形”,当把遮挡物拿掉时,却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生若有所思。于是我又出示了两个角都是锐角的,“这回肯定是锐角三角形”,可把遮挡物去掉后,却发现还是直(钝)角三角形……在此情景下,学生的思维被引向深处,不得不去认真思考到底有几个角是锐角才能判断出示锐角三角形,使他们产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迫切感。

四、借助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均能找到其原型。数学知识取材于现实生活,教师则要利用真实的现实生活问题,构建数学问题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数学理论结合实际生活。如教学“循环小数”时,我问学生:“一周有几天,都是哪几天?”学生回答说:“七天,周一、周二、周三……周日。”“下周有几天?”“周一、周二、周三……周日。”“一年有几个季节?”“春夏秋冬。”“去年呢?”“春夏秋冬。”“为什么?”“都是循环出现,周而复始……”然后我引题:“其实数学当中也有这样的现象,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循环小数。”这样,凭借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先有个感性的认识,能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辽宁省瓦房店市五一小学)

上一篇:中国反腐舆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下一篇:冲击\“能力”投资与贫困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