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探究

时间:2022-06-27 07:04:11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探究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一个人今后学习、工作及生活的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学科。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育过程中基本上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可以借鉴,因此很多在这个学科岗位上的教师都面临着一个这样的问题:学生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导致上课效率不高,那么,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呢?本文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阐述,回答了如何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并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高;探究

一、加大多媒体的有效使用,提高辅助教学的效率

我们知道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更需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是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的有机统一。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说,确实是显得比较抽象,学生学习也比较枯燥。仅靠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使抽象理论内容形象有趣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加利于接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1.使用课件组织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

多媒体课件使用声、光、电等多种技术,为学生呈现图片、视频、声音等在多个方面给与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刺激,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有效理解。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将教学所需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的融为一体,制作成相应的课件后,既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按照教学的需要随时调整课件各部分的组合。一个设计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难的知识简单化、把复杂的知识步骤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可操作性,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2.在机房利用教学软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在机房里上课主要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可以把教学步骤展示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在教师机上的操作过程通过软件同步显示在学生机上,每个学生都可以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当教师演示操作完成后,学生可以立即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除了让学生获得必要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更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上机操作,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马上付诸实践,手脑并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的兴趣,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巧用比喻,优化学生理解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照中涉及众多专业术语,像网络协议、IP地址、二进制、网址等,由于自身知识少、生活经验缺乏,导致学生在理解这些专业术语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运用比喻的手法,对其进行巧妙解释,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解计算机中的域名与IP地址时,教师可将其与“名字”“身份证号码”进行比较:“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这如同每台计算机也都有自身的代号――域名,但会出现同名的现象,妨碍我们对每位学生的全方位认识,于是便有了唯一能够识别班里学生身份的方式――身份证号码,这就相当于计算机IP地址,由于IP地址相对较为复杂,平时教学时我们便用域名区分计算机。”通过这样的讲述,降低了信息技术专业术语的理解难度,将其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优化示范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计算机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各种操作,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例如,运用文字编辑软件完成文字处理工作、借助电子表格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与计算、处理拍摄的视频等,这些对学生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先讲解理论知识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让学生了解必要的操作流程,像如何创建电子表格、录入数据、运用公式进行统计等,然后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能自行完成操作,应在学生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师完成教材中的示范案例后,应提问学生在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操作,如果学生回答有,教师应让学生自主重复教材中的操作,以加深学生对具体操作流程的理解。当学生操作完成以后,教师应提问全班同学其操作是否合理,然后改变其中的一些操作要求,让学生进行“口头操作”,以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求。

四、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

要引导学生,但不要一味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启发学生思考,开启思路,但绝不是代替他们去弄通一切问题。因此,在授课的开展中,教师大可不必过于“强势”,而应适当地“示弱”。比如:在平面设计的选修课中,在对PHOTOSHOP的一些绘图工具作基本的介绍后,我就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封面,而且方法不限。一开始由于平时习惯了依样画葫芦,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可是经过摸索,很多同学不但设计出了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个性的东西,而且发现了好多老师没讲到的工具使用的小技巧,一下子学习热情高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信任学生,多多放手,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帮手,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计算机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用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高中信息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规定的教学课程内掌握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操作,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提升计算机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董玉琦.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若干思考.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8)

【作者简介】

史华,女,本科,研究方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重要荣誉:本文已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上一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与策略 下一篇: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继续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