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英语课程标准

时间:2022-06-22 07:55:05

探究英语课程标准

摘要:英语是一门工具课程,注重突出交际性、工具性、文化性和教育性。《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交际与应用,强调运用知识技能与交际知识技能的有机结合,从而努力实现基本知识技能的内化与外显,让学习者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将英语视为交往、学习的工具来加以应用。

关键词:任务;互动;和谐;主体;评价

课程标准是中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代表国家意志,反映了国家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具有思想性和科学性。

一、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形成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强调多样化和选择性的同时重视基础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标准”描写翔实,具体明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中心环节之一,任务设计具有前瞻性,能够结合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生现状等相关因素制订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总任务和各级子任务;任务有明确的目标和可操作性,贴近学生的现状和兴趣;各级任务有一定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初级到高级。

二、注重师生互动,创设和谐气氛,培养探究思维的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以说为主题活动线索,通过具体话题,创设融洽、和谐、民主、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以师生互动,改变以往繁琐的语法讲授。“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要求,注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以及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特殊问题。让学生在个人活动或小组合作中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它能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语境,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情感体验,沟通英语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增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比如,采用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路子,在具体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说这些句子,而不是背诵、死记,掌握什么是语法规则,同以往教学模式相比较有根本的转变。

三、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自主探究,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英语课程标准》体现了时代所要求的素质教育精神,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丰富了现代英语教育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让学生自己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必然会主动去感知认识对象,并且通过大脑的加工,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设计。学生不断思考和产生新设想的过程,就是他们的内化语言、外化交际的过程。学生完全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在各自的小组中使用英语自由交流,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教师则存在于小组之外,学生如有问题,教师便于小组搭上线,成为学生完成任务的帮助者。

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对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要根据教学活动目的和错误类型,采用相应的解决办法,不要有错必纠。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特殊需要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要帮助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和掌握记忆的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而言,就是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仅仅要求学生上课时“注意听、跟我读”,还要提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展示、自我创造、自我发挥的机会。教师应在原有的认识结构基础上组织探究式教学,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认识水平和认知方式。

五、课堂探究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亲自动手做的活动过程。探究式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渗透集体交互学习。注重手脑并用,全面发展,防止把探究演变成对智力进行徒有形式的机械训练。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更要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态度。

课堂探究学习是师生之间就某个问题进行?相互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因此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一个好的课堂情境设计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坚持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注重结果,又关注过程。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在学生的学业评价中应占一定比例。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激励作用。教师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问答、演讲、朗诵等课内外学习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作业评价。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应包括听力、口试等在内的期中、期末考试等。评价要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

《英语课程标准》应多样化,有层次,适应时展需要,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英语课程标准》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高能力的社会精英。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实验中学)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实践 下一篇:语文阅读课教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