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实践

时间:2022-10-29 06:49:07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和各学科进行整合,成为新时代课堂教学的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我就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践过程,谈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对课程整合的认识

1.课程整合势在必行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向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自觉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

2.课程整合的定位

(1)整合要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难以理解数学。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追求既“活”又“实”的新型课堂。(2)整合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学生主体性,又要发挥传统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合理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挥其教学功能。

二、我校课程整合的几种模式

1.网络型多媒体课

这种课就是把上课内容制作成网页格式的多媒体课件,上课时由学生自己根据老师的要求上网浏览课件,学习相关内容。这种课实质上是原来多媒体课件的一种改进,其比原来多媒体课的先进之处在于:(1)利用了网络的超文本格式及网络的互动性;(2)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2.网络型研究课

这种课是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网络的互动性,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课。先选择一个课题,然后把学生分成研究学习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通过Internet搜寻相关资料,并把找到的资料归类、整理、消化,从而解决问题。这种课不适合进行常规的课堂教学,而只能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有极大的好处。

3.网络型实验课

这种课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局域网,通过操作相关教学软件进行实验,经过探索、观察、归纳、总结,最终得出有关结论,它为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一种方便。

三、课程整合的实践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想象情境,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虚拟或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调控使其导向本节课教学目标,不偏离主题。

例如:“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是教与学的一个难点。我们利用Flash设计了一个交互性的实验课件,利用物理中的电路设计,创设了一个探索条件与结论关系的问题情境。

2.自主学习,归纳问题

在教师指导下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完成探索。要求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情境中所给出的或隐含的条件与结论,这些条件结论与哪些数学知识有关系,完成对学习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3.协作学习,交流共享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主探索获得的解题方案和新的发现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掌握。不同的学生会由此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培养学生勇于相互协作的精神。协作学习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4.总结归纳,形成规律

在交流共享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讨论结果,完成由物理知识向数学知识的转化,揭示其中的数学类比思想,使所学知识上升到理论,使抽象的数学方法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四、整合引发的思考

1.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整合中老师和学生地位的变化

在信息技术整合下,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它体现了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2.信息技术和数学传统教学需要整合而不是取代

传统教学手段,无论是物质形态的手段,还是精神领域的手段,之所以可以延续至今,是因为有它巨大的教育功能。信息技术不可能简单、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上一篇:初三英语中考第一轮复习思路 下一篇:一个被“忽略”了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