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小叶增生的治疗方法探讨

时间:2022-06-21 09:27:49

乳腺小叶增生的治疗方法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类在乳腺疾病的研究和临床诊治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在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乳腺小叶增生 治疗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58-02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类在乳腺疾病的研究和临床诊治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在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表现

乳腺小叶增生通常发生于双侧乳腺,但其中一侧更为明显。患者常感觉胀痛,特别是月经来潮前1周内尤甚。乳腺小叶增生可分为3种类型:①乳痛症:20多岁妇女多见,以胀痛为主症,月经来潮前更为明显,好发于双侧外上方。②乳腺腺病:30岁左右多见,内有时有多个结节,检查时有触摸到类似黄豆一样的感觉。有时增生明显,特别是月经前,常为局限性增厚,不易与肿瘤区别[1]。③囊肿样形成:常有胀痛、钝痛成烧灼感。触诊时多为边界清楚的囊性肿块,有时多个囊集合成堆,检查时不易与癌肿鉴别。患有乳痛症的患者,属于良性疾病,有自愈的倾向[2]。

2 药物治疗

2.1 中药。中药以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为原则,我们选用了加味逍遥丸、乳癖消、乳块消。对乳痛症型,小叶增生型及不伴有纤维腺瘤样结节的纤维腺病型,联合“五联整合疗法”的方法合剂,以疏郁调经、消结止痛为原则,多数肿块缩小或消失。

2.2 维生素类药。能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维生素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A。有报告乳腺增生症患者血液中维生素A含量显著降低,另一方面认为维生素A能促进无活性的过氧雄烯酮及孕烯酮激素转变为有活性的雄烯酮及孕酮。后两者可抑制乳腺对雌二醇的反应,因此用维生素A治疗能取得一定的效果[3]。采用B族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及益肝制剂进行1~3个月的保肝治疗,以纠正高雌激素综合征,对止痛散结也有一定疗效维生素B6缺乏可致经前期紧张者的雌激素过剩,治疗可用500mg/日,疗程3个月。

2.3 非性激素类治疗药。①碘剂(碘化钾或复方碘溶液)可减轻疼痛,改善症状。因小剂量碘剂可刺激垂体前叶,产生黄体生成激素,促使卵巢滤泡囊肿黄体素化,从而雌激素水平降低,并恢复卵巢的正常功能。但长期使用碘剂可能影响激素平衡和甲状腺功能,有人认为应该慎重应用。口服5%碘化钾5m1,3次/日亦有软坚散结和缓解疼痛的作用。②甲状腺素:分析本病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失调有关,故选用此药。③夜樱草油:本药是一种前列腺受体,用药后可致某些前列腺素(PGE)增加并降低催乳素活性。

2.4 性激素类药。此类药有翠丸酮、黄体酮、三苯氧胺、嗅隐亭等。①翠丸酮:每周注射丙酸翠丸素50~100mg,有效率曾达90%,但停止治疗后可有50%复发。②黄体酮:5~10mg/日,口服,月经末期5~10天应用。③三苯氧胺:为合成的抗雌激素药物,能与雌二醉竞争雌激素受体。具体用法:口服三苯氧胺10mg,2次/日,3个月为1疗程。效果:服药后一般7~10天疼痛开始减轻,用药后1~2个月经周期止痛作用达高峰。结节缩小多在开始于服药后的2个月,停药后的第1个月结节常继续缩小。疗程治疗停药后大部分病例痛还会复发,因而要不良反应为干扰月经,表现为经血减少,月经推迟或提前。全部月经异常的病例,停药后经过2个月经周期均自行恢复正常。部分病例白带异常。其他不良反应轻微,不需停药或特殊治疗,均在停药后2个月内恢复正常。④丹那唑:本品为一种从17-乙炔翠酮衍生来的合成激素,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促性腺激素,从而减少了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刺激。用法:从患者月经来后第2天开始服用,第1个月是100mg,2次/日,1个月后改为100mg,1次/日,疗程5个月。效果:症状消失达90%。不良反应:为月经紊乱(主要是延缓),少见乏力、胃纳减退、面部痤疮、恶心、体重增加、毛发增多、声音低沉及转氨酶升高等。⑤溴隐亭:本品属于多巴胺受体的长效激活剂,它通过作用在垂体催乳细胞上多巴胺受体,释放多巴胺来直接抑制催乳细胞对泌乳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减少了泌乳素对促卵泡成熟激素拮抗,促进排卵和月经的恢复,调整了激素的平衡,本品对血中泌乳素的抑制作用很强。用法:首次剂量1.25mg/日,每晚餐中服,6天内渐加量5mg/日,分2次餐中服,连续服3~5个月。效果:临床好转率达83.3%~98.7%。不良反应:恶心、头晕、呕吐、血压下降、困倦、腹痛、腹泻、小便困难及面部瘙痒和失眠。

3 预防

心情舒畅:乳腺小叶增生发生与精神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平时应多听悦耳的音乐,养成养花、养金鱼等生活习惯。情绪应舒畅,解除不必要的顾虑,遇事勿怒,起卧有时。居室环境应清静、空气流通。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①20~35岁的女性应3年进行1次红外线或乳腺外科检查;②>50岁的女性应1年1次检查;③高危人群(乳腺病家族史、卵巢癌、腺体癌),有重度增生的女性应半年检查1次,进行动态观察,>35岁的女性应该1~2年做1次;④减少人工流产次数,以减少乳腺小叶增生的概率;⑤生活规律、适当运动,平时应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少熬夜;⑥适当进行跑步、扩胸等可以增强胸部健美的运动[4];⑦哺乳时间要充分。女性产后不哺乳或哺乳

4 总结

乳腺小叶增生是以周期性胀痛为特点的的一种非炎症性疾病,治疗方法以中医中药为主,也可单独西药与中药治疗,也可中西药联合治疗。积极预防仍然是乳腺小叶增生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宁连胜.现代乳腺疾病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2] 周华.2005~2009年玉林市城区15586例在职妇女乳腺疾病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137-138

[3] 邢浩,刘君,陶可胜.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62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3):166-167

[4] 杨军.自拟消癖饮治疗乳腺增生症7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26-227

上一篇: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分... 下一篇: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