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范文

时间:2023-03-16 16:57:04

乳腺纤维范文第1篇

1 临床资料

例1, 女,29岁,未婚,因“发现左乳包块3月”。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大小约3cm×1.5cm的椭圆形肿块,边界尚清楚,质韧,活动度尚可,形态欠规则。乳腺超声示:左乳1点钟方向探及一实质低回声区,范围3.0cm×1.3cm,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见图1)。 拟诊乳腺腺病伴腺瘤形成,于2014年10月13日行左乳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乳纤维腺瘤内癌(纤维腺瘤内见一低-中级别导管原位癌、小叶内瘤变及高分化浸润性导管癌(WHO1级),其成分约占10%)。免疫组化:ER(+80%),PR(+80%),Her-2(-),SMA(-),Ki-67(+约1%),Calponin(-),CK5/6(-)。于2014年10月14日行左乳残腔扩大切除保乳术+左侧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切缘未见癌累及及腋窝前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术后患者口服他莫昔芬(30mg,bid),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健在。

例2,女,24岁,未婚,因“发现左乳肿物15d”。查体:左乳内上象限扪及一肿物,大小约2cm×1.5cm,质地韧,表面光滑,活动度可,边界清楚,无压痛。乳腺超声示左乳9点钟方向一大小约2.4cm×1.0cm的实性结节,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CDE示结节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见图2)。拟诊左乳纤维腺瘤,于2014年9月23日行左乳肿物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左乳纤维腺瘤内癌(纤维腺瘤内见导管原位癌, 其成分约5%)。免疫组化:ER(+),PR(+)强弱一致,Her-2(-),Ki-67(+约1%),SMA(+),Calponin(+),CK5/6部分(+),CK14(-),CK8(+)。于2014.10.28行左乳残腔扩大切除保乳术,术后送检四周切缘未见癌累及,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健在。

2 讨论

乳腺纤维腺瘤是由纤维上皮及腺上皮两种成分组成的良性肿瘤,纤维腺瘤内癌是指发生于纤维腺瘤的癌变,多由腺上皮演变而来,癌组织局限于纤维腺瘤内或周围乳腺组织可有小灶状浸润,然而纤维腺瘤内癌不包括周围乳腺癌浸润纤维腺瘤内以及与纤维腺瘤共存的乳腺癌。有研究显示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且伴有复合型纤维腺瘤导管增生或者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会逐年增加[7]。但如果仅含有局灶性非典型上皮增生,则其癌变率不会增加[8]。

2.1临床特点 研究显示纤维腺瘤发病年龄高峰为20~30岁,纤维腺瘤内癌平均发病年龄较纤维腺瘤高发年龄约晚20年[1]。纤维腺瘤内癌一般无症状。患者绝大多数因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肿块孤立,质硬,生长缓慢, 有活动度,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腋窝淋巴结无肿大,临床上常误诊为纤维腺瘤。研究显示纤维腺瘤内癌比纤维腺瘤在超声检查中在内部回声、形态、边界及包膜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4]。有文献报道[9]约10%的纤维腺瘤内可有钙化,但其形态多种多样,均为良性钙化(环状、斑点状、珊瑚状),纤维腺瘤内出现恶性钙化(细小簇状)是该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之一。

2.2病理类型 纤维腺瘤的癌组织学形态与不伴纤维腺瘤的普通乳腺癌没有明显差异,但其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发病率确存在明显差异[3],依次为小叶原位癌(66.9%),导管原位癌12.4%,浸润性导管癌(11.0%),浸润性小叶癌(3.34%),而普通型乳腺癌最常见是导管癌,小叶原位癌仅占3.38%,这种差异性可能与纤维腺瘤起源于终末导管小叶单位有关。

2.3诊断依据 纤维腺瘤内癌的诊断依据主要有[6]:①普通纤维腺瘤的上皮异型增生或癌变;②癌组织局限于纤维腺瘤包膜内,或仅小灶状向周围乳腺组织浸润;③排除周围乳腺癌浸润至纤维腺瘤内,以及与纤维腺瘤共存的乳腺癌均不能诊断为纤维腺瘤内癌;④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的支持(上皮及癌成分表达 CK(AE1/AE3),CK18,EMA;p63 Calponin的表达证实肌上皮的存在;间质成分表达vimentin actin SMA;实性低级别 DCIS 与小叶瘤变表 E-cadherin CK34 E12 p120 CK5/6与预后治疗相关的抗体有Ki-67、p53、Cyclin D1、PS2、ER、PR、HER-2、EGFR、NM-23等)。

2.4治疗及预后 其治疗首选手术切除,自1991年Diaz等[10]推荐保乳术,对局部切除者或摘除者需加放疗或密切随访(包括乳腺成像及周围乳腺组织活检术)。对小叶原位癌型患者,由于对侧乳腺发生小叶癌概率高,危险性大,需要终身随访,可加用或不用三苯氧胺。陈立美[4]等推荐行保乳或全乳切除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临床提示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时应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该研究中5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为91.67%。纤维腺瘤内癌的总体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有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较差。由于本病发病率低,术后辅助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与预后的关系尚未有相关报道,其仍需进一步研究。目前纤维腺瘤内癌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虽然乳腺纤维腺瘤恶变率极低,但是仍不能排除乳腺纤维腺瘤存在癌变的可能性,本文研究中相关的数据就可以证明,因此一定要重视乳腺纤维腺瘤。在其诊断过程中影像学特征以及详细的病理学检查,对于误诊或者漏诊情况的减少是至关重要的[11]。在纤维腺瘤内癌的治疗过程中,由于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故根据患者病情分析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Pick PW,Iossifides IA.Occurrence of breast carcinoma within a fibroadenoma.A review[J].Arch Pathol Lab Med, 1984,108(7):590-594.

[2]田艳涛,牛昀.乳腺腺纤维瘤癌变及肉瘤变[J].实用肿瘤杂志,1996,11(2):93-94.

[3]龚西e,丁华野.乳腺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01-2.

[4]陈立美.18例乳腺纤维腺瘤癌变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4,24:1582-1586.

[5]赵砚杰.乳腺纤维腺瘤并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学特征[J].中国伤残医学,2015,02:0102-02.

[6]侯卫华.乳腺纤维腺瘤内癌 4 例临床病理学观察[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11:1242-1244.

[7]Dupont W D,Page D L,Parl F F,et al.Long- term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women with fibroadenoma[J].N Engl J Med,1994,331(1):10-15.

[8]Carter B A,Page D L,Schuyler P,et al.No elevation in long term breast carcinoma risk for women with fibroadenomas that contain atypical hyperplasia[J].Cancer,2001,92(1):30-36.

[9]刘铁,伍尧泮.乳腺纤维腺瘤合并导管内癌[J].临床医学,2010,14(1):117.

[10]Diaz NM,Palmer JO,McDivitt RW.Carcinoma arising with fibroadenoma of the breast.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105 ptients[J].Am J Clin Pathol,1991,95(5):614-622.

乳腺纤维范文第2篇

乳腺纤维瘤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可能是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导致乳腺导管上皮和间质成分异常增生,形成肿瘤。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或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高或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者,生育第一胎的年龄大于35岁者,或未生育、产后未哺乳者,月经周期短者,由于雌激素作用时间较长,是乳腺纤维瘤的高发人群。

有的患者可能是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所致。正常乳腺的各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高低不一,敏感性高的组织发病率明显增加。妊娠期腺泡、间质迅速生长,是容易发生过度增生、形成肿瘤的时期,原来存在的纤维腺瘤在此时也容易加快生长。

饮食及身体因素,如高脂高能量饮食、肥胖、肝功能障碍等,也会使体内雌激素增多,刺激乳腺导管上皮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引起本病。

遗传因素对形成本病的倾向不容忽视。第一代亲属(母亲、姐妹等)中如果有乳腺纤维瘤患者,本人发病风险就比较高。

患者如果是产妇,对宝宝哺乳有可能使乳腺纤维瘤变大,但不会导致癌变。

乳腺纤维瘤在临床上有大小、常见和罕见及“善恶”之分。普通型乳腺纤维瘤最常见,瘤体小,生长缓慢,一般在3厘米以下。青春型乳腺纤维瘤大多发生在月经初潮期,较少见,特点是生长较快,瘤体较大,病程在1年左右即可占满全,最大直径达10~13厘米。巨纤维腺瘤可见于妊娠、哺乳、围闭经期妇女,特点是体积较大,偶可形成肉瘤。

虽然乳腺纤维瘤的恶变率很低,但女性在妊娠期,乳腺纤维瘤会突然长大,变成肉瘤;40岁以上的女性,在绝经期及绝经后发生纤维瘤者,恶变的风险增高;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如同时患有乳腺纤维瘤,亦会同时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因此,一旦发现患有乳腺纤维瘤,应积极诊断治疗。

乳腺纤维瘤比较容易诊断。由于瘤体外面有一层包膜,周围组织的边界很清楚,所以有经验的专科医师在触诊下,也比较容易诊断或排除。现在还可选用钼靶、超声波、细胞学穿刺检查来协助诊断。早期一般采用中医药或中西结合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但对于妊娠、哺乳前乳腺纤维腺瘤直径在1厘米以上者,单发或多发纤维腺瘤、发现时超过2厘米者,患者年龄较大、超过35岁者,一旦发现应予手术切除。术后有的会复发,有的上会留下疤痕。

乳腺纤维范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46岁,平均21岁。30例中,16~25岁20例,25~35岁7例,35~46岁3例。肿瘤直径1.0~11.5cm,平均4.1cm。单乳单发10例,单乳多发4例,双乳单发6例,双乳多发10例。

1.2方法

均在局麻下完整切除肿瘤,经病理证实为FA。

2结果

2.1痛经定义及发病率

痛经的定义[1]:凡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称痛经。按此标准,30例患者中有痛经者23例(76%),23例痛经患者中,单乳单发5例,单乳多发3例,双乳单发5例,双乳多发10例。肿瘤直径2.5~11.5cm,平均4.7cm。7例无痛经患者单乳单发5例,单乳多发1例,双乳单发1例,肿瘤直径1.0~3.5cm,平均2.2cm。

2.2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23岁,14岁月经来潮,初潮1年后出现痛经,表现为行经前2d出现下腹疼痛、坠胀逐渐加重,行经第1天达到高峰,下腹部呈痉挛性疼痛,向外阴、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头昏、面色苍白、出冷汗、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难以忍受,辗转于床上,苦不堪言。16岁发现双乳多发肿瘤,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FA;18岁双乳再发肿瘤,又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仍为FA,2次手术后痛经症状并没有消失或减轻。22岁又因双乳多发肿瘤来诊,检查见:右乳有3个光滑的肿物,卵圆形,直径为11.5、5.0、3.5cm,几乎占据整个乳腺。左乳肿物4个,肿物直径为6.5、5.0、4.5、3.5cm,双乳已变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乳肿物切除,术中发现双乳几乎无正常乳腺组织,肿物切除后相当于将双乳腺皮内切除,病理证实为FA。切除3个月后痛经症状消失。随访2年,痛经症状未再出现。

病例2:患者,46岁,15岁初潮,初潮2年后痛经,症状较例1轻,20岁右乳肿瘤,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FA;38岁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痛经症状消失。46岁发现左乳肿瘤,来院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仍为FA。

3讨论

3.1FA和PD的发病机制

FA的发生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雌激素过度刺激或乳腺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有关,也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的质或量异常有关。雌激素是本病发生的刺激因子[2]。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月经时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有关,主要有PGE2和PGE2α[3]。PGE2有抑制子宫收缩作用;相反,PGE2α可刺激子宫收缩,使子宫张力增高。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和月经血中PG含量较正常妇女明显升高,其中PGE2α/αPGE2的比值更是明显升高。PG浓度越高,痛经越严重。PG急剧大量产生,子宫内膜必须先接受雌激素然后再接受孕激素的刺激[1]才能发生痛经。临床上用口服避孕药(如复方甲地孕酮)抑制排卵,降低血中雌激素含量治疗痛经,有效率达90%[4],反面印证雌激素与痛经有关。

3.2FA与PD的关系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FA和PD有一个共同的发病原因就是雌激素的作用,由此可解释FA伴PD的原因。病例1切除双乳腺后PD症状消失,而例2切除子宫后FA仍发生,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众所周知,激素的作用是通过与受体结合而产生,雌激素受体(ER)介导雌激素对靶器官的调控。笔者推测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乳腺而非子宫,当例1双乳切除时雌激素失去了作用的靶器官,抑制了雌激素的产生,从而使痛经症状消失。病例2由于子宫不是雌激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不影响雌激素的产生,就不能抑制FA的发生。遗憾的是,由于条件的限制,本研究没能进行雌激素、孕激素、PG的测定,但笔者在临床上确实观察到了这一现象。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0.

[2]陈孝平,石应康,邱贵兴.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8.

[3]黄荷风,何赛男.子宫前列腺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5,22(5):265.

乳腺纤维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乳晕切口;肿物切除;乳腺纤维腺瘤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3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28—02

Areola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126 breast fibroadenoma

LIU Guo—wei,ZHANG Ping

Henggang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11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areola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section breast fibroadenoma and its effect on blood vessels and nerves of the areola.Methods 126 cases of breast fibroadenoma patients were taking the areola incision adenoma resection,and observed the patients for blood suppl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areola after6 months.And compared with 112 routine breast surface incision of the comparison.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removed adenoma,postoperative hemorrhage,infect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postoperative follow—up in June with no areola necrosis,sensitivity decreased and so on.Areola incision surgery time (50±9min) was longer than the breast surface of the incision (43±7min),and blood loss (30±5ml) is greater than the breast form (25±5ml) surface incision.But the areola incision surgical satisfaction (100%)was greater than the surface of the breast incision group (90.1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areola incision;Tumor resection;Breast fibroadenoma

乳腺肿块中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乳腺结构不良(44.33%)、乳腺纤维腺瘤(32.78%)、乳腺癌(18.78%)、导管内状瘤(2.34%)、慢性炎症(1.34%)、脂肪瘤(0.5%)[1],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亦有报道男性患此病者[2]。病理结构属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病因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失调,如雌激素升高等。临床症状主要为无痛性肿块,一般不伴有疼痛及溢液者。好发于外上象限,多单发,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无触痛,质地坚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大,瘤体大小与月经无关[3],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传统的手术方法为乳腺表面放射状切口,术后遗留疤痕明显,特别是对美容要求较高的青年女性难以接受,我院采用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线将有关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6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均为我院2003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患者,均为女性,其中,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33岁,平均年龄26.3岁。未婚患者48例,已婚未哺乳着32例,已婚已哺乳者46例。术前经乳腺彩超检查,瘤体数目1—5个,单侧发病患者92例,双侧发病患者34例。瘤体最大者5.1*5.0*4.0cm,排除疑似恶性肿瘤者。瘤体距乳晕边缘的距离最大者7cm。发现肿块至手术时间7天—5月。同期行乳腺表面切口切除肿瘤112例,一般资料与乳晕切口组无明显差异。

1.2 手术入选标准 ①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②X线钼靶摄片、B超、等检无恶变表现;③乳晕直径>3.5cm;④瘤体直径≤4.0cm;⑤肿瘤距离乳晕切口最大距离≤7cm。

1.3 排除标准 ①有恶变可能;②乳晕直径4.0cm;④肿瘤距离乳晕切口最大距离>7cm;⑤瘤体无法推动或暴露、切除困难等。

1.4 手术方法 术前B超复查并定位标记设计乳晕缘弧形切口,依据肿块位置,取距乳晕最近的切口,一般切口不可超过乳晕周长的1/2。采用切口至肿块的扇形皮下浸润麻醉和后间隙区域阻滞麻醉相结合的麻醉方法。沿乳晕边缘走向切开皮肤。沿乳腺导管走向用血管钳在皮下脂肪组织与乳腺腺体被膜之间钝性分离皮下筋膜,直至肿块上方远侧约2cm,用手推肿块至切口下方暴露病变腺体。纵形方向切开乳腺组织做肿块切除。标本取出后送术中冷冻病理检查以明确肿块性质。创面采用电凝止血,4—0肠线缝闭乳腺残腔,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并以皮内缝合皮肤,后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处理。

1.5 评价指标 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为,手术出血量少,有无术后积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月随访疤痕情况,乳晕有无坏死、敏感度下降等。记录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见表1。

注:乳晕切口的手术时间(50±9min)长于乳腺表面切口(43±7min),而且手术出血量(30±5ml)也大于乳腺表(25±5ml)面切口。

2.2 两组术后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情况,见表2。

注:乳晕切口组的手术满意度(100%)大于乳腺表面切口组(9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所有患者均成功摘除腺瘤,术后无积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月随访均无乳晕坏死,敏感度下降等。

3 讨 论

3.1 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对乳晕血供的影响 乳晕存在两套血供通道,分别来自于深部和皮下动脉,均由胸外侧动脉分支和胸廓内动脉穿支供应。由于这些血管在乳晕的真皮下,乳腺导管周围,下相互形成血管网,即使沿乳晕周径>1/2 的切口环行切断真皮下血管网,乳晕也不会出现坏死现象[4]。国外应用环乳晕切口实施手术更加广泛,已经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的保留的改良根治术式[5],另外在假体植入、整形等手术中也已成功开展了环乳晕切口的术式[6]。如本实验中所有患者均成功摘除腺瘤,术后无积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均无乳晕坏死。因此笔者认为,乳晕切口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对乳晕血供无明显影响,也不会使下感染和坏死的机会增加。

3.2 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对乳晕敏感度的影响 由于乳晕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是重要的性器官,而手术后乳晕区域感觉灵敏度的恢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乳晕部位是受第4 肋间神经前皮支和外侧皮支的神经支配。另外,孙家明等[7]认为在乳晕周围切口手术中,在皮下浅支均被切断的情况下,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外下方腺体携带乳晕转移,以保证乳晕的感觉。Mofid等[8]认为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对的皮肤压力阈值和敏感度均没有影响,而且术后乳晕敏感度完全恢复的时间在术后6 个月左右。本试验中126例患者术后随访患者均诉无乳晕部位触觉及压力敏感度下降的情况。而且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为100%。因此笔者认为,乳晕切口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不影响乳晕的触觉及压力敏感度。

综上所述,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对乳晕部位的血供及触觉及压力敏感度无明显影响。而且临床疗效好,手术简单,术后疤痕小,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虽然手术时间及出血较多,但是对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应提倡该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传芳,吴翠环,张帆.乳腺肿块中不同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探讨[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2004,6:18—20.

[2] 李梅,曹晓莉,李建龙,等.男性乳腺纤维腺瘤1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780.

[3] 张晓丽.乳腺增生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的鉴别诊断[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8(10)4:258.

[4] Munhoz AM,Aldrighi C,Montag E,et al.Optimizing the nippleareola sparing mastectomy with double concentric periareolar incision and biodimensional expander—implant reconstruction:aesthetic and technical refinements.Breast,2009,18(6):356—367.

[5] Tan MP.Areola—sparing techniques for breast malignancies with nipple discharge.J Am Coll Surg,2009,208(4):e1—e6.

[6] Ma G,Richardson H,Pacella SJ,et al.Single—stage breast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areola—sparing mastectomy.Plast Reconstr Surg,2009,123(5):1414—1417.

[7] 孙家明,乔群,张海林,孙宝东,闫迎军.女性深部神经的走行分布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4,3(22):227—228.

乳腺纤维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乳腺囊性增生;消乳散结胶囊;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0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36-01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少数可发生恶变,多发于20-30岁的女性身上,其致病因素与雌激素刺激有关,月经来潮前或绝经期后的妇女较为少见,一般为单发,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生。乳腺囊性增生病多发于25-45岁女性身上,其病理分析为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结构的紊乱。目前临床上少见囊性改变,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普遍称为乳腺增生症。而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以育龄期妇女为多见,乳腺纤维腺瘤生长缓慢,无明显痛感,患者不易察觉。而乳腺囊性增生病可引发胀痛,并伴有月经不调。目前,临床上对于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本文结合我院以手术疗法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进行了总结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

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医乳腺病证诊断标准来执行,①无意中可发现出现肿块,多见于一侧,质坚韧、无压痛,活动度大,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腋窝淋巴结不肿大;②钼靶摄片可见到边缘不整齐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四周透亮,有粗大的钙化点。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断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来执行[1]:①胀痛并可触及肿块,肿块多于双侧出现,有分泌物;②乳块大小及胀痛的程度与月经有关,常在经前加重,经期后好转;③肿块呈结节状、颗粒状或片状,大小不一,无粘连,肿块可分布于各个象限,质韧而不硬;④腋窝淋巴结一般不肿大;⑤乳腺红外线透视可发现虫状或点片状阴影、血管粗乱。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时均经X片检查确诊为乳腺纤维腺瘤,经B超、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钼靶摄片确诊为乳腺囊性增生,患者入院后于围手术期接受口服消乳散结胶囊辅助治疗,该药可软化增生组织,消乳散结胶囊是由柴胡、白芍、幺参、昆布、香附、淀粉、牡蛎、瓜蒌、猫爪草、黄芩、夏枯草、当归、丹参、牡丹皮、土贝母、山慈菇、全蝎组合而成的,一日三次,每日三粒,需连服一个月,疗程结束后B超检查显示增生组织已软化并消散,再行瘤体局部病灶切除术,无需重建整形[2]。

2 与传统手术的比较

传统手术采用将增生组织与瘤体整块切除的方法,其创面较大,需重建整形且手术难度系数大,术后外形较差;而在围手术期配合消乳散结胶囊,可起到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散结止痛之功效,自2010年开始,凡入我院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患者均行围手术期消乳散结胶囊辅助治疗,术前影像复查显示,增生组织基本软化消散,可直接行瘤体局部病灶切除术,腺体组织切除少,无需重建整形,术后可保持良好的外形。由此可见,与传统手术相比较,乳腺纤维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配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更利于患者的康复及预后。

3 讨 论

本次探讨的消乳散结胶囊为纯中药制剂,临床资料证明其在治疗乳腺纤维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上具有显著的疗效。该药的处方为柴胡、白芍、牡蛎、瓜蒌、猫爪草、黄芩、当归、丹参、牡丹皮、土贝母等组成,该药方具有化瘀散结的作用,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的范畴,据中医辨证分型理论可分为两类:肝郁痰凝型及冲任不调型,前者多见于青年女性,后者多见于中年妇女,临床上少见恶性病变。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囊性增生病同属乳腺良性疾病,但并不完全排除癌变几率。其发病机制均与雌激素代谢水平有关,作者查阅自2008年至2012年我院乳腺患者临床资料发现,患者最小为18岁,最大48岁,患病群体趋向年轻化,但是暂未发现癌变病例。乳腺囊性增生病乳块大小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触诊可有大小不等的团块状物,有触痛感;乳腺纤维腺瘤包块较恒定,不随月经变化而改变,一般无痛感,可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

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单个较小者可临床观察,较大或多个或生长较快者必须尽早手术切除,而乳腺囊性增生病一般采取药物调理,西药治疗易复发,中药有其独特优势,中医认为乳癖系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所致,以疏肝解郁、化瘀散结为治疗机制,二病并存,中药调理能解决乳腺增生,再予西医手术行瘤体局灶切除,缩小了组织手术切除范围,不需重建整形,保持了良好的外形及乳腺生理功能特征,避免了传统手术中的整块切除及重建整形且术后还存有形态不良的后果。

综上所述,根据乳腺纤维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理特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手术切除瘤体,中药化解增生组织,可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重要的是手术与消乳散结胶囊联合的方式避免了重建,保留了患者的完好形态,不会对患者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素婵.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136例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21).

乳腺纤维范文第6篇

[关键词]乳晕;切口;纤维腺瘤

[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09)02-0147-03

A clinical study on the resection of breast fibroadenoma by circum-areolaincision

LIU Xiao-feng,ZHOU Qian, CHEN Fei, MA Jing-jing, ZHANG Min,YIN Hong, DA Ying-xiang, XIE Hui, LU Cheng

(Breast Centre Department,Nanj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4,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Fibroadenoma ectomy by circum-areola incision(FECAI)have been applied in many domestic clinical centers for its notable advantage with excellent cosmetic results. Unfortunately, indications, contraindications, surgical procedures and cautious notes as well as complications prevention about FECAI have not been described in published literature in detail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gave a discussion in these aspects. MethodsThe authors present indications, contraindications, surgical procedures and cautious notes as well as complicatios prevention in details about FECAI by retrospectively analysised 35 patients with 40 breasts fibroadenoma (experimental group) who underwentFECAI and 28 patients with 32 breasts fibroadenoma (control group)who underwent fibroadenoma ectomy with the incision on the surface of mass by the same surgeon teams in the same period. Difference of bleeding volume, operation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Operation tim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49±8) minutes(P>0.05);the control group was (38±5) minutes(P

Key words: areola, incision, breast fibroadenoma areola

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fibroadenoma ectomy by circum-areola incision,FECAI)的显著优点是切口瘢痕隐蔽。但是,由于乳腺肿块常常距离乳晕边缘有一定距离,需要通过皮下隧道切除病灶,因而操作部位深在,暴露和切除困难。另一方面的缺点是多出了皮下隧道的创伤,因而出现血肿等并发症的机会多。作者注意到国内多个中心分别报道了100例以上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病灶的病例,最多的病例报道数达到858例[1]。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报道对于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预防没有系统的阐述。本文针对这些方面展开讨论。

1资料和方法

应用临床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组(35例,40侧)进行了FECAI;同时期同一医疗组所做的肿块表面切口纤维腺瘤切除术设为(28例,32侧)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别,并且总结出该手术方式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经验。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组:均为女性,年龄13~34岁(平均23.3岁)。肿块最大径0.8~2.8cm(平均1.8cm)。纤维腺瘤的诊断均得到术后石蜡切片组织病理学证实。乳晕直径平均值为(4.2±0.8)cm。肿块远侧边缘距离乳晕的平均距离是(3.0±0.5)cm,最大距离5.0cm。

1.1.2 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1~42岁(平均36.3岁)。肿块最大径0.8~3.5cm(平均2.1cm)。纤维腺瘤均得到术后石蜡切片组织病理学证实。乳晕直径平均为(3.8±0.7)cm。肿块远侧边缘距离乳晕的平均距离是(4.0±0.8)cm,最大距离8.9cm。

1.2 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局麻或静脉麻醉成功后,在偏乳晕外侧约0.5~1.0mm,取弧形环绕乳晕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腺体表层。纵行放射状在腺体的表层向肿块方向游离,直至肿块表面的腺体,显露肿块后,将肿块和其表面的薄层腺体一起完整切除。彻底止血。缝合采用可吸收维桥4号线,先间断缝合表层腺体,接着将皮下脂肪和皮肤的真皮层同时间断缝合;最后皮内连续缝合。不置引流。

1.3 术后处理:术后可以采用弹性加压包扎(厚层纱布,外用绷带缠绕胸背部)。松紧程度以伸进两个手指为宜。皮下隧道位于胸前的,可以采用沙袋压迫6h的方式,同样可以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

1.4 典型病例治疗情况见图1~6。

2结果

2.1 研究组(35例,40侧)的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出现皮瓣区红紫斑,追问病史,平时四指及躯干撞伤后即常常出现青肿斑。1 例术后当夜出现疼痛,影响睡眠,次日好转。5例出现皮下隧道区硬块,基本在术后1月~6月软化。未出现感染、血肿及切口裂开的病例。术后6月观察,该组病人的切口隐蔽,外观效果好,患者均表示满意。该组病人达到了有关报道一致的美容效果[2-3]。

2.2 对照组(28例,32侧)的切口也均为Ⅰ期愈合。没有皮瓣相关并发症。其中,3例出现术口区硬块,术后6月内软化。该组患者也未出现感染、血肿及切口裂开的病例。术后6月观察,该组病人的切口瘢痕不宽,但较明显。

2.3 手术时间研究组(49±8)min;对照组(38±5)min(P>0.05,组间差异的t检验)。出血量研究组(20±5)ml;对照组约(31±6)ml(P<0.05,组间差异的t检验)。从统计分析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在出血量方面,尽管两组间存在统计学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影响不大。

3讨论

3.1 FECAI的适应证方面:患者的乳晕直径最好在3.5~5.0cm,这和我国妇女乳晕平均直径相似[4]。较小的乳晕只能作出较小的切口,不能适合较大的和较深的肿块切除。虽然通过牵开皮瓣、推挤腺体以及用艾丽斯钳或中弯钳牵开及提拉腺体的切开面均可以更好地暴露肿块。但是,笔者的经验是超过5.0cm的肿块常常显露困难,特别是肿块位置深时。这和某些研究者认为可以达到8cm的距离的观点不一致[5]。肿块直径应该3.0cm以下,更大的肿块难以在切除后通过缝合腺体切开面来闭合,积液积血后易感染。综上所述,笔者不认为此切口适用于所有良性肿瘤的切除[6]。患者的年龄最好

3.2 禁忌证方面:包括肿块直径大于5.0cm;肿块外缘距离最近乳晕边缘大于6.0cm;有恶性可能等。原因已经在上段论述。相对禁忌证:肿块位于或靠近后间隙且距离乳晕边缘较远;乳晕直径小于3.0cm。原因也是暴露和切除困难。

3.3 手术注意事项

3.3.1 切口设计:笔者主张将切口设计在乳晕外侧约0.5~1.0mm, 不取内侧,因为,切口愈合的瘢痕倾向于出现白色外观。切口在乳晕边缘的稍外侧可以防止在黑色的乳晕区域出现一道白色瘢痕的不协调现象。为保证乳晕的血供,环乳晕切口的长度不宜超过1/2乳晕圆周。

3.3.2 彻底止血:在游离时逐一电凝止血。切除肿块至蒂部时,在牵引下,可以很好地暴露深部,一一电凝后,再将肿块切除。

3.4 并发症处理

3.4.1 创腔及切口感染:可因积血、积液及无菌操作不规范所致。为预防感染,应严格无菌操作;为早期发现感染,术后应严密观察体温、疼痛及渗液情况。疼痛应在72h内逐渐缓解,体温在72h内应在38.5°C以下;渗液渗血应在24~48h停止。术后次日常规揭开敷料,有较多渗出时及时更换敷料,以利于观察渗出情况。有感染存在,适宜早期拆除部分切口缝线。

3.4.2 皮瓣及隧道并发症:表现为皮瓣区红斑甚至青紫斑,一般是术中牵拉和压迫所致,可自行缓解。出现黑色斑不褪色,应考虑皮瓣坏死可能。为防止皮瓣坏死,应以较厚皮瓣进行游离,方法是在脂肪下层靠近腺体表面进行游离。

3.4.3 表皮烫伤和脱落:此并发症常见,表现为乳晕区表皮脱落。不良后果包括疼痛、愈合缓慢。另外,乳晕区色素可能脱失,影响外观。防止方法是将切口皮肤牵开,同时避免使用拉钩时间过长和创腔内液体太多导致传热。

3.4.4 乳晕区感觉障碍、障碍:应该尽量避免外侧象限的切口。此位置的切口更要把握好层次,忌过深,破坏腺体内第四肋间神经。非切断性或严重烫伤,一般3~6个月后感觉逐渐恢复。

3.4.5 切口及皮下隧道变硬:瘢痕形成所致。半年后胶原纤维塑形即变软。

3.4.6 FECAI的优点和缺点:①FECAI的显著优点是切口瘢痕隐蔽, 较传统的手术方式具有更好的美学效果;弧形的切口与圆弧形的轮廓协调,对外观的视觉破坏和视觉冲击远小于放射状切口;加之切口在乳晕外缘皮肤色差交界线上,受到乳晕皮肤色素和乳晕的小丘状皮脂腺修饰,造成视觉模糊,故遗留的瘢痕不显,合乎美学要求;②FECAI的缺点是操作难度稍大,同时多出了皮下隧道的创伤且腺体的切开创面常常更大,因而出现血肿等并发症的机会多,还额外的多出了皮瓣并发症。

3.5 结论:FECAI的美容优势明显,但是,存在操作较复杂、创伤较大、皮瓣并发症等方面的缺点。术者应该严格地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应该完善术中的显露操作和止血、缝合等操作。临床医生还应该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该术式值得在适宜的病人群中由有经验的医生开展。

[参考文献]

[1]陶小风,赵达安,秦剑中.乳晕切口行肿块切除术858 例临床报告[J].中国美容医学,2001,10(4): 319-320.

[2]黄进军,地力木拉提・艾斯木,马少林.乳腺良性疾病采用乳晕外周切口美容效果的初步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15-18.

[3]赵绛波,王超凡.乳晕周围环形切口在乳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2,11(5):440-441.

[4]宋儒耀,方彰林.美容整形外科学[M],2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959-969.

[5]张克昶,吴京海.乳晕切口行良性肿瘤切除术[J].中国美容医学,2001,10(3):223.

[6]蔡华京,李茹.手术中的乳晕切口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04,11(6):1159-1161.

[7]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98.

乳腺纤维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髓样癌;乳腺纤维瘤;鉴别诊断

乳腺髓样癌占所有乳腺癌的1%~7%,一般好发于年轻女性,根据资料显示,乳腺髓样癌占35岁以下女性乳腺发病率的11%[1]。由于乳腺髓样癌生长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2],因此患者就诊时一般乳腺髓样癌的肿块已经很大,且表面观察移动性良好,这与乳腺纤维瘤临床表现相似,很难鉴别,但两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都截然不同,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十分必要,故作者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39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髓样癌与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价值。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为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39例乳腺肿块且怀疑髓样癌及腺纤维瘤的患者,年龄32~58岁,平均年龄(46.5±1.3)岁。所有患者都排除其它肿瘤,严重肝肾等疾病。

1.2 方法 仪器选择飞利浦HD9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探头频率为3.5~5.0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将及腋窝皮肤充分暴露,检查者首先对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详细观察乳腺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灶等。检查结束后,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内及周边的血流及形态进行观察,同时观察双侧腋窝淋巴情况。诊断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病理诊断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①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分级:0级:无血流信号;Ⅰ级:少量血流,1~2点状血流或棒状血流信号;Ⅱ级:中量血流3~4个点状血流信号或1条较长的血流信号;Ⅲ级:很多血流,5个以上点状血流信号或2天以上较长的血流信号。②符合率:超声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相符合的例数与总例数的比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5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符合率比较 139例患者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乳腺髓样癌的例数为65例,与病理符合例数为63例,符合率为63/65(96.92%),乳腺纤维瘤74例,与病理符合例数为71例,符合率为(95.95%)。

2.2 超声图像比较 乳腺髓样癌与乳腺纤维瘤超声图像的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髓样癌清晰包膜的检出率为90.77%,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为36.92%,而乳腺纤维瘤的超声图像无包膜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检出,乳腺髓样癌包膜检出率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检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瘤组(P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包括B超,X线及CT等,但由于X线及CT的辐射较大,除必要情况下一般不选择。而B超自然成为了女性乳腺无创检查的首选。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9例乳腺肿块高度怀疑乳腺髓样癌及乳腺纤维瘤的患者进行了检查,其结果显示B超对这两种疾病检查与病理的符合率都高达96.92%及95.95%。张雅珉等[3]对89例患者进行了研究,乳腺髓样癌及乳腺纤维瘤的符合率分别为95.35%,95.27%,基本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合。

在本次研究中,乳腺髓样癌中有2例患者于病理结果不符合,这两例患者都为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故这次检查中对侧出现肿块,检查操作者参考上次手术后病理结果,考虑不排出乳腺导管癌复发。患者手术后病理显示乳腺髓样癌。而乳腺纤维瘤中有3例患者于病理结果不符合,其在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髓样癌,分析漏诊原因是这3名患者是在检查胸部CT或X线过程中发现乳腺有可疑肿块,但乳腺肿块较小,B超很难显示,故造成了误诊。

吴丽足等[4]研究显示,乳腺髓样癌与乳腺纤维瘤在清晰包膜,腋窝淋巴结肿大及肿块内的血流上有明显的差异,可做为两种疾病鉴别诊断的参考。本次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分析其原因在于乳腺髓样癌一般呈局限性膨胀生长,因此在B超图像一般会呈现清晰包膜[5],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出现腋窝淋巴结的转移,从而造成腋窝淋巴结肿大。同时由于恶性肿瘤会释放肿瘤血管生长因子,这必然会刺激产生新血管,而随着新血管数目的增加,肿瘤边缘的血管壁会变薄,血管的走行也会出现迂曲,紊乱,有的甚至会出现血管环,静脉瘘等,因此超声在检查过程中会出现与乳腺纤维瘤不同的超声血流显像,这为乳腺超声诊断病理生理学基础[6]。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髓样癌及乳腺纤维瘤的诊断的符合率较高,且超声图像差异明显,故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做为乳腺髓样癌及乳腺纤维瘤鉴别诊断方法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超声对于直径较小的肿块容易造成漏诊,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应联合其它检查手段进行诊断,防止漏诊。

参 考 文 献

[1] 文刚.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0,2(11):143144.

[2] 雷祖国.多普勒超声(CDFI)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保健营养,2012,2(18):4648.

[3] 张雅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髓样癌与腺纤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308309.

[4] 吴丽足,林礼务,高以达,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与纤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8):738741.

[5] 王秀芹.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中外健康文摘,2013,5(23):208209.

乳腺纤维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乳腺下缘切口;乳腺后间隙入路术;乳腺纤维腺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9(b)-000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dge of mammary gland incision after breast gap into the perioperative clinical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breast fibroadenoma.Methods Group screening of March 2014 ― March 2016 in the hospital treated multiple breast fibroadenoma, a total of 115 cases, based on data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 (n = 61 cases, with the edge of mammary gland incision after breast gap into the road treatment), conventional group (n = 54 cases, with common surgical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i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breast fibroadenoma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effective rate was 96.72%, operation time(27.8±3.4)min, postoperative incision scar score(4.5±1.2)points, breast appearance for satisfaction score (1.5±0.4)points grading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group effective rate was 79.63%, operation time(38.4±2.4)min, postoperative incision scar score (6.9±0.8)points, breast appearance satisfaction score(4.2±1.3)points(P

[Key words] Edge of mammary gland incision;Clearance after breast approach;Breast fibroadenoma;Clinical effect

乳腺纤维腺瘤属于临床常见乳腺良性肿瘤之一,该病发病的部位重点集中于乳腺小叶中,常为一种混合性的肿瘤,且发病较为频繁,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20~30岁的女性[1]。该文筛选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救治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共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多发性纤维腺瘤115例,分成两组:治疗组61例,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年龄19~36岁,中间值(26±3.8)岁;常规组54例,施以普通手术方法,年龄20~36岁,平均(27±4.6)岁。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具体方法为:首先,医务人员对患者做一个弧形的切口,并顺着乳腺下缘慢慢将皮肤切开,从下层组织直至筋膜,将的后间隙充分暴露出来,做分离处理,以便保证整个乳腺组织能够完全翻起;其次,医务人员由的后间隙进行入路,按照彩超检测的结果,来选用适宜的乳腺组织后方部位,慢慢切开其组织,并仔细查看肿块,顺着肿块四周进行分离,以将肿块完整切除;最后,如果患者肿块的位置多,就可以在乳腺的后方做一个切口,待切除肿块之后,及时将其送至冰冻病理检查,待所切除的肿块进行彻底止血以后,医务人员可应用美容吸收线对切口做缝合处理,放置相应的负压引流管,以便调整乳腺的外形,最后进行加压包扎[3]。

1.2.2 常规组 施以普通手术方法治疗,具体方法为:医务人员在患者肿块的位置做放射状的一个切口,其切口的类型可是横向或是乳晕弧形,其大小需与患者肿块大小相符,之后对肿块做切除以后,需仔细缝合创口,并对其做包扎处理。

1.3 观察指标

医务人员严密查看并记录下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瘢痕评分、外观满意度评分。术后切口瘢痕评分:术后3个月,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来评定切口瘢痕状况,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为3个参数,评分0~3分;柔软度评分0~5分,总评分是4个评分和,正常皮肤0分,分值越高,则瘢痕外观就越差;外观满意评分:术后应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分,术后乳腺外形不良影响是0~10分,自我主观感受是0~10分,总分为两项相加,分值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 疗效评定

术后评定,发现患者肿块、疼痛感均消失,即痊愈;患者疼痛有所缓解,且肿块的体积明显减小,减小程度超出70%,即显效;患者肿块的体积明显减小,但减小程度低于50%,或是症状、痛感无变化甚至加重,即无效。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5 统计方法

研究中所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分析文中计数资料时,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客观对照分析2组入选对象临床数据,判断其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6.72%优于常规组79.63%(P

2.2 对比两组各指标变化

治疗后,治疗组手术时间(27.8±3.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4.5±1.2)分、外观满意评分(1.5±0.4)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手术时间(38.4±2.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6.9±0.8)分、外观满意评分(4.2±1.3)分(P

3 讨论

乳腺纤维腺瘤属于临床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发病人群主要是青年女性,临床症状表现为无痛性的肿块,一些患者很有可能会引发轻度疼痛,且在月经期易激发[4]。对此,临床采用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术方法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缩减临床手术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李军[5]等人经临床实践研究结果证实,以往的手术主要是切除纤维腺瘤,尽管手术治疗较为彻底,但会在的表面留下放射状以及渊横形的切口,这就对女性日常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响[6]。当前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切除术进行治疗,其切口十分隐蔽,可以将患者机体肿瘤完成、彻底地清除,不会对产生较为明显的瘢痕,这对改善患者的病情起到重要作用[7]。

现阶段,临床主要应用乳腺微创旋切术来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该种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旋切刀直接把肿块进行分次切除,之后将其取出,医务人员在切除一个乳腺良性肿块的过程中,需要行多次手术,然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整个手术切口只有3 mm左右,其远期的伤口瘢痕十分小,美容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手术方法,但是乳腺微创旋切术经过手术之后,容易在乳腺内形成一个空腔,通过严重压迫止血,以及加压包扎,待患者完成愈合以后,一些患者很有可能会发生的局部凹陷,进而影响其外形[8]。

据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能够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该种手术方法主要将手术切口设置于患者乳腺下部,这样能较好地遮挡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瘢痕,且手术切口十分隐蔽,可大大提升美容效果。②从患者乳腺下缘部位做一个手术切口,之后在乳腺后间隙位置入路完成钝性的分离处理,这样能够将整个乳腺组织翻起,同时该种方法能把一些多发性的肿块在首次治疗过程中完全切除,以免重复做相应的手术切口以及进行缝合时,增加患者的痛苦,并且也能大大缩减患者的手术时间。③该种手术方法的入路手术乳腺组织切开以及缝合操作过程,大部分在患者腺体的深面实行,且的表面在手术完成以后,并不会扪及硬块,这样可保持原有的外形。总之,针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尤其是青年女性,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选用乳腺下缘切口乳腺后间隙入路术,可将肿瘤一次性完成切除的同时,还能保留较好地外形,且切口十分隐蔽,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12-13]。

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6.72%、手术时间(27.8±3.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4.5±1.2)分、外观满意评分(1.5±0.4)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有效率79.63%、手术时间(38.4±2.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6.9±0.8)分、外观满意评分(4.2±1.3)分(P

综上所述,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升临床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冉红廿.彩超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多发性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2015,31(4中旬刊):189-190.

[2] 蔡立志,兰韶颖.乳晕弧形与放射切口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5):42-43.

[3] 李上芹,苏国森,湛建伟,等.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手术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5(12):1787-1788.

[4] 陈杰.环乳晕切口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60-62.

[5] 李军,刘艳红.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109-110.

[6] 周林根.两种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96-97.

[7] 姜涛.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并存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2013,12(11中旬刊):223.

[8] 宋晶.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102例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654-655.

[9] 董华英,王伟,汤鹏,等.环乳晕切口前入路切除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一例[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21(1):93-94.

乳腺纤维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彩色超声;乳腺纤维瘤;价值;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b)-0099-02

乳腺纤维瘤(fibroadenoma of breast)是妇科临床上最为常见、多发的良性肿瘤之一,一直困扰着中老年妇女的身体健康,让女性痛苦不堪[1-2]。乳腺纤维瘤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种:(1)普通型:最常见;(2)青春型:较少见;(3)巨纤维腺瘤亦称分叶型纤维腺瘤。乳腺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4]。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身体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近些年来,我国医学仪器有了很大进步,彩色超声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诊断乳腺纤维瘤[5]。为了进一步提高彩色超声诊断乳腺纤维瘤,研究彩色超声检查对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纤维瘤的治愈率。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1月本院做乳腺检查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1月本院做乳腺检查的60例患者,本组60例患者经过临床表现、彩色超声以及手术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纤维瘤。年龄为20~56岁,平均35.2岁。按照疾病类型可分为:重度乳腺小叶增生22例,轻度乳腺小叶增生30例,其他类型8例。

1.2 仪器和检查方法

使用美国GE Logic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12 MHz。检查前询问病史,孕妇取仰卧位,让患者的双手平放在头顶下,使得乳腺与腋窝得到较大程度的暴露,将作为检查的中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长轴保持与乳管长轴在一个水平线上,从1~12点位置呈现放射状对患者的做连续转动检查,全方位整个、乳腺内部结构、乳管系统长轴图像。密切观察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以及血流分布等情况[6]。

2 结果

全部6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经过彩色超声诊断,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的患者为46例,非典型的患者为14例。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形态为圆形或者类圆形,纵横比值大于1,边界清晰可见,包膜完整,后方回声增强。非典型表现为:形态呈不规则状,边界比较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较大钙化点与少量液性暗区,血流大多为稀少或无血流。如图1。

本组6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证实:有38例乳腺纤维瘤,占全部的63.3%;乳腺增生的患者为9例,占全部的15.0%;乳腺炎性肿块患者为7例,占全部的11.7%;乳腺导管状瘤的患者为6例,占全部的10.0%。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7],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多为患者无意间摸到或查体检查出来,一般不伴有疼痛感,亦不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诱发乳腺纤维瘤的病因主要有:雌激素水平失衡、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药物、激素以及遗传倾向等[8]。

本研究表明,(1)典型的声像图表现的患者为46例,非典型的患者为14例,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形态为圆形或者类圆形,纵横比值大于1,边界清晰可见,包膜完整,后方回声增强。非典型表现为:形态呈不规则状,边界比较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较大钙化点与少量液性暗区,血流大多为稀少或无血流。(2)手术病理证实有38例乳腺纤维瘤,占全部的63.3%,说明彩色超声对于诊断乳腺纤维瘤局域较高的可靠性。潘瑞等[9],樊娟等[10]也证实彩色超声对于乳腺纤维瘤具有方便、快捷、准确等优势。因此,彩色超声可以用来作为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车艳玲,李晶. 浅谈乳腺叶状囊肉瘤与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影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6,4(6):463-464.

[2] 李玉姣,胡嘉涛.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5):39-40.

[3] E Baez,K Strathmann,M Vetter,et al. Likelihood of malignancy in breast lesions characterised by ultrasound with a combined diagnostic score[J]. Ultrasound in Medicine & Biology,2005,31(2):179-184.

[4] 张燕,李旭军,童珍君.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系统在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18(5):333-335.

[5] 车艳玲,李晶. 浅谈乳腺叶状囊肉瘤与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影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6,4(6):463-464.

[6] 王勤勇,曲文志,金光华,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乳腺纤维导管镜联合应用对溢液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4):313-315.

[7] 张玮,芦爱霞,韩巧芳. 高频彩色超声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中的应用[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4):349-350.

[8] 赖慧华,夏丽华. 高频彩色超声对乳腺疾病诊断的探讨[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8,17(5):211-212.

[9] 潘瑞,邬玉辉,海健,等.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活检系统在切除乳腺纤维瘤中的应用[J]. 中国医师杂志,2006,8(12):1683-1684.

[10] 樊娟,余翠琴. 乳腺纤维瘤与乳腺癌彩色超声鉴别诊断[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17):85.

乳腺纤维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乳腺纤维肉瘤;病理学;治疗

乳腺纤维肉瘤临床较为少见,多以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入院,且肿瘤部位以外上象限多见[1]。但是因肿瘤生长速度较快,就诊时多数肿瘤往往已占据的两个以上象限甚至全乳。单侧发病者较为多见,双侧则较少。肿瘤发病时间长短不一,短则1年,长则长达十余年。对乳腺纤维肉瘤的确诊需病理学检查,多见病灶内组织坏死,但是与肿物恶性程度及大小并不平行[2]。目前根据肿瘤的恶性程度等采取不同措施治疗外,提高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认识,更显得极为重要。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入选的31例乳腺纤维肉瘤患者,均为2006年3月至2011年5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年龄39~51岁,平均(28.7±4.9)岁。20例在单侧,11例在双侧。临床表现:多呈卵圆形,小则樱桃大,大则胡桃大。肿瘤在乳腺内四周推动无阻,尽管推之可移动,不过放手即又回原位,多数无触痛及自发痛;境界清楚,和皮肤及周围的组织毫无粘连;表面表现坚硬,平滑。

1.2 诊断方法及病理表现 全部病例均行B超,红外线及X线片等检查。可见纤维肉瘤对VinmmentinI型表现为阳性反应,对基底膜成分及平滑肌组织细胞标记呈阴性者,最终仍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镜下特点:镜下观察显示为低分化者,形态大小不一,异型显著,瘤内血管丰富且核分裂象较为多见。镜下观察显示为高分化者则是由梭形纤维母细胞组成,细胞形态大小较为一致,核分裂象少见且异型较轻,细胞多以交织状、束状排列,间质内胶原纤维也较多。大体标本:肉眼仔细观察多数肿物直径在5 cm以上,有的具备完整包膜有的则无包膜,呈现卵圆形或圆形结节状;有的切面呈现为鱼肉样且质地较软,有的切面呈现为编织状灰白色,质地则非常硬韧。

1.3 乳腺纤维肉瘤类型 主要包括带状纤维瘤、隆突性皮纤维肉瘤及黄色纤维瘤三种类型。带状纤维瘤是腹臂肌肉由于外伤或产生后修复性增生而形成,包膜不明显,因而宜手术切除。隆突性皮纤维肉瘤,其位于真皮层,形似瘢痕疙瘩,表面皮肤光滑,躯干较为多见。低度恶性,切除后复发率高。多次复发的话则恶性程度增高,并可能血行转移,宜尽早切除。黄色纤维瘤则多发于上臂近端的真皮层、皮下及躯干,多因瘙痒后的小丘疹或外伤所致,肿块边缘不清且质地较硬。瘤体如>1 cm,生长又快,则应疑为纤维肉瘤变,手术切除需彻底。

2 治疗

2.1 中医方法治疗 针对乳腺纤维肉瘤可用汤药或中成药治疗,早期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2.2 西医方法治疗 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肿瘤体积大者,因细胞分化程度较差,可实施单纯切除术,手术时宜将浅层胸大肌及其筋膜一并切除。由于该瘤主要为血行转移,为此未出现淋巴结转移时不主张行根治术。乳腺纤维肉瘤体积小者,可实施肿瘤扩大切除术。

近几年来有文献报道[3],乳腺纤维肉瘤对放、化疗有一定的敏感性,可达到局部症状的控制或降低血行转移率,因而对肿瘤局部广泛切除术后,局部出现复发者宜尽可能争取再次彻底切除术。

3 体会

乳腺纤维肉瘤临床较为少见,多以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入院,且肿瘤部位以外上象限多见[4]。但是因肿瘤生长速度较快,就诊时多数肿瘤往往已占据的两个以上象限甚至全乳。单侧发病者较为多见,双侧则较少。肿瘤发病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年,长则长达十余年。有的肿瘤生长速度迅速,以致于短期内就可能呈现恶化。乳腺纤维肉瘤临床症状表现与乳腺癌非常相似,因此在诊断时极易误诊[5]。肉瘤就诊时多数瘤体较大,最大者直径可达30 cm以上。多数无皮肤桔皮样变及内陷,但是肿瘤发展巨大时,乳腺皮肤则变的发亮,菲薄,皮肤温度表现较高且多有皮肤静脉显露。乳腺纤维肉瘤则是以乳腺肿物为主,肿瘤无压痛,边界相对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坚韧且活动。细胞分化好可伴有局灶性坏死,有血行转移迹象,腋窝淋巴结转移最为少见。

综上所述,正确的病理诊断是乳腺纤维肉瘤首次正确治疗的关键所在。然而实际中乳腺肉瘤活检前或手术前很难与乳腺良性肿瘤或乳腺癌相鉴别,因而一旦确诊为乳腺肉瘤,应及早实施手术,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汪成,李蓉,包家林.等.巨腺恶性分叶状肿瘤一例.外科理论与实践,2008,13(2):173,173.

[2] 张晓娜.乳腺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8):8,9.

[3] 董洪芳.病理诊断乳腺纤维肉瘤的体会.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36(21):84,84.

[4] 周晓红,罗晓青.黏液纤维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27(5):546,548.

上一篇:纤维素水解范文 下一篇:阻燃纤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