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状况分析

时间:2022-06-20 03:02:25

我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状况分析

【摘要】我国东盟之间制造业的贸易正从传统的产业贸易转向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且这一趋势正在不断加强。文章阐述了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并对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揭示了我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动因。

【关键词】我国和东盟 产业内贸易 制造业

2004年11月,在老挝举行的第十次东盟首脑会议,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部长们签署的《中国―东盟全可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货物贸易协议的签署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真正启动。这将大大促进区域产业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从而进一步推动双边贸易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的转化。

一、产业内贸易的定义

在理论界中产业内贸易的定义从不同角度阐述有多种定义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以SITC为基础的定义。该定义突出了在过去经验分析中所采用的现实统计方法,即以SITC第三层为区分产业的标准。很显然,这种定义在人们进行历史资料分析和经验研究中,可以起简化程序和统一标准的效果,但也容易引起争议。因为SITC与SIC毕竟不是同一概念。SITC(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只是为了简化统计方法和统一口径而专门设计的指标体系,其功能是能够较好的把世界贸易商品准确的区分为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但却不能在任何分解层次上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含义;SIC(联合国产业分类标准)是一种界定和区分产业类别的专门设计。所以在SITC第三层次内所包括的产品往往是在生产替代和消费替代上存在很大差异。

二、我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本文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具体分类方法以联合国第三次修订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Rev.#3 SITC)为基础。在十大类商品中,SITC0-4大多为初级产品,SITC5和SITC7大多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制成品,SITC6和SITC8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本文分析的制造业生产的制成品包括了SITC5-8类商品。

1、产业内贸易测定指数

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性和统计性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沃顿恩(Verdoorn,1960),米歇里(Michacly,1962),巴拉萨(1966),格鲁贝尔和劳尔(Crubel和Lloyd, l 975)等,他们都建立了各自的测量指标。其中,格鲁贝尔―劳艾尔指标是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产业内贸易测量指标,简称GL,其表达式为:

2、我国与东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1)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见表1)

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的大多数产品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我国和东盟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的积累迅速增加,外资的大量进入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双方资本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目前,双方在这个产业的贸易额己达543.2亿美元,占双方制成品贸易额的比重高达67.4%,成为双方贸易中最重要的产品。而且这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也比较发达,远高于其他产业,产业内贸易指数1994年达到顶峰0.6380,后来虽有所下降,但除了2005年外仍然维持在0.50以上,贸易模式已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2)化学制品及相关制品SITC5(见表2)

这个产业大多数产品也属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但其贸易额和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与SITC7大相径庭。在2005年我国和东盟在该产业的贸易额为109亿美元,占双方制成品贸易额的比重仅为10.8%,而且产业内贸易指数相当低,1994年达到0.3321后基本处于下降趋势,虽然后来有小幅上升,但2005年也仅为0.2445。双方在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不发达主要是因为我国在与东盟贸易中处于比较劣势,多年来一直保持逆差。

(3)按原材料划分的制成品SITC6(见表3)

该产业的大多数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我国和东盟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主动或被动接受了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与本国丰富的劳动力相结合,迅速培养了许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随着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其竞争优势逐渐衰弱,而我国竞争优势依然很强,导致了在自由贸易区建立过程中,东盟各国担心我国会对其国内产业造成重大冲击。

(4)杂项制品SITC8

这一产业大多数产品也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在双方贸易中的重要性要低于按原材料划分的制成品SITC6。2005年双方贸易额仅有79亿美元,是四个产业中最低的。与SITC6产业相似,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处于小幅上升,2004年达0.3826。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与SITC6产业基本相当。

三、我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动因

1、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微观经济的角度来讲,产品的平均成本会受到生产规模的影响。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生产要素连续的投入到生产中时,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我们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也就是“规模经济”。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和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和东盟国家中的新、马、泰、菲、印尼等国家出现了以产业集聚、企业并购为特征的内外规模经济现象。

2、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一般而言,经济一体化对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体化水平越高,产业内贸易规模越大。因为随着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企业生产可以更充分地在最小有效规模(MES)上进行。另一方面,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使人们的需求模式和消费行为在日益密切的文化和经济交往中发生变化,为差别化产业提供了需求条件;同时,也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各成员国间的流动,从而扩大了产业内投资规模,使产业内分工与交换得到发展。

3、我国与东盟的地缘优势

金哲松利用“重力模型”回归检验表明:我国出口流向及其规模与对方国家的经济规模和收入水平呈正相关,与地理上的距离呈负相关。地理距离的远近会影响双边的贸易规模,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尤为深远,因为产业内贸易,特别是差别产品内贸易,主要是消费者在相似价格水平下对同一产品不同变体的偏好所拉动的,这种对产品变体偏好的程度往往取决于价格交叉弹性的强弱,而远距离运输所导致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会使这些变体产品间交叉弹性系数下降,从而抑制产业内贸易发展。我国与东盟地缘相邻,文化相同,经济交往密切,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参考文献】

[1] 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 金哲松: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 王娟: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趋势、动因和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2005(7).

[4] 罗启发: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分析[J].经济理论研究,2007(4).

[5] 史智宇: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J].世界经济文汇,2003(4).

[6] 张晶: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及对策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10).

上一篇:任务复杂性、网络治理与非正式组织的扩张 下一篇:从公司治理角度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