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

时间:2022-06-19 11:09:23

探究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

恰当准确、条理有序的语言表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标之一,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又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教师的语言表达,尤其是课堂语言表达,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高起着直接的指导示范作用。一个语言表达通顺流畅、逻辑严密、清晰生动的语文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表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历,笔者在这里探究一下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教师在授课时自觉或不自觉表现出的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授课效果,语文教师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1.普通话说不好,乡音太浓

说好普通话是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表达的首要条件。有些语文教师的授课带有浓厚的方言土语色彩,发音不准确,讲起话来令人费解,学生听起来别扭。这样不但影响了授课质量,也为学生说好普通话设置了一个障碍。究其原因,是缺乏普通话的训练,又缺乏自觉改掉方言土语的习惯意识。

2.慢条斯理,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讲课时,语言表达慢条斯理,缺乏生机,死气沉沉,使得学生昏昏欲睡,很难调动起学习积极性。这类教师不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授课中,也就很难从情绪上感染学生。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是教师知识面狭窄,缺乏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只能不紧不慢地照本宣科。

3.语速太快,或句句下滑

诉诸听觉的东西稍纵即逝,学生在听课时必须有一个反应的时间,以消化所学内容。而有的教师不管内容难易程度如何,授课时语速太快,学生来不及反应或理解消化,就讲过去了。结果是知识讲了不少,学生接受不多。还有的教师讲课“句句下滑”,每讲一句话时,开头声音很大,接着逐渐降低,到句尾时,就降到最低,学生几乎听不见了。这样周而复始,就会造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前者是习惯所致;后者可能是授课内容不大熟练,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最后只能含糊其辞,应付了事。

4.口头语太多,或居高临下打官腔

“口头语”也就是“缀词儿”,讲课带口头语太多,是教师授课时最容易犯的毛病,而且口头语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是吧”、“对吧”、“是不是”、“对不对”、“这一块”,等等。口头语太多,听起来令人生厌。

5.无条理的重复

教师授课时,为了突出重点和强调难点,让学生听懂学会,一定的重复讲解是必要的。但有的教师也许是备课不充分,也许是缺乏对学生的了解,授课不分主次,不知疲倦地讲来讲去,累了自己,也累了学生。缺乏授课的逻辑性,学生听起课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堂课下来,学生好像学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到。

二、应达到的要求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想达到一个完美的境界是不容易的。语文教师要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特色,形成自己鲜明的语言个性,或以清新自然见长,或以幽默风趣独到。无论怎样,都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普通话标准、流利,能给学生说好普通话起指导和示范作用。②精神充实饱满,声音清晰响亮,做到声情并茂,字字珠玑,溅落在学生的心田。③语速适中,抑扬顿挫,有感染力。④表达准确简洁,深入浅出,有亲和力。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1.提高普通话水平

加强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方言土语。生活中的好多事例证明,看电视,特别是看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听广播,特别是听著名播音员的播音,对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非常有效。因为他(她)们的发音字正腔圆,是最准确的。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2.加强边缘学科的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语文教师要涉猎多学科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只有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博的教师在讲课时才能旁征博引,才能吸引学生,否则只是照本宣科,就会语言干瘪,枯燥无味。

3.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提高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语言表达不单纯是运用文字的技巧问题,它往往是跟自己的思想修养密切相关的,一个思想肤浅的教师,很难讲出深刻、精辟的语言,这是不争的事实。

4.亲自“下水”,给自己加压

语文教师可结合开展的第二课堂,给自己加压。演讲会,自己首先做示范;普通话比赛,自己踊跃参加;辩论会,自己也是辩论的一方……这样,在开展每一项活动时,教师亲自“下水”试一试,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这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5.熟练掌握课堂内容,衔接条理有序

语文教师要具有极强的敬业精神,课前要充分备课,重点、难点明确,仔细推敲辅助内容,紧凑安排各环节,设置恰当有关问题,对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全面估计。有了这些准备,讲起课来就会游刃有余,课堂语言表达自然就会生动流畅。

6.调整好心态,以饱满的情绪对待每一堂课

现实生活中,教师难免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此时,教师应该学会调整心态,不要把低落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来。教师的情绪饱满,语言表达才会有生气,这样的课堂语言才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上一篇:让自我管理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 下一篇: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