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时间:2022-06-17 02:39:02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摘 要: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而数学教学更是不容忽视的,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参与意识

数学这门学科,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无从学起的感觉,以至于失去兴趣。基于学生的这一特点,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总不能一刀切,齐步走,统一格式去要求他们。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获取知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感到他们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人。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特长,现把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参与程度逐步加深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培养浓厚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一分子,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课堂提问、练习设计、要有梯度,按问题的难易程度让学生做,只要他们有点滴的进步,就给予鼓励,使他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由原来的不愿上数学课到现在的能上数学课。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每节课,教师采用的方法应形象、多样、新颖、简便,有利于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作合理地安排,灵活处理教学难点,分散、弱化教学难点,增强各层次学生的参与机会。同时,要求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常言说:亲其师、信其道。创设一个轻松民主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扩大学生参与面,引导学生讨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向独立性转变

要求教师能够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成功感,并不断提高其层次。使学生人人参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对学生的好奇心、冒险性给予正确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训练,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创造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时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时间分配,科学调控,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保证“主人”充分地参与活动。让学生提出没学会的问题或与众不同的见解,让学生明白积极发言、积极思考就是好学生,让学生养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提升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教师巧妙地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潜移默化激发,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不是一种苦役,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王边疆,杨春华,李祥,等.中学数学教学随想[J];保山师专学报,2002(02).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太山镇第二中学校)

上一篇:浅谈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下一篇: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