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的自主教育实践

时间:2022-06-15 10:20:04

儿童视角下的自主教育实践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真正的教育应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只有当教育唤起人的自主成长的力量时,个体所具有的天然倾向、志趣才能和个性特征等才能充分自由地伸展。

用这样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学校教育,我们发现,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很大压制,很多事情都无法自主,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都是被成人预先安排好的,学生没有自己的选择,即便有选择也没有体现出自己的意愿。这促使我们深刻反思,要站在儿童视角去看教育。只有赋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成长的课程、学习方式和校园生活,学生才能从内心生发出自主成长的意愿和能力。

让每个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从根本上讲,教育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能力,都需要经由自身的不断选择和体验,才有可能被发现和培养。学校应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选择性需求,开发出更丰富、更具个性化的课程,给予学生最大限度选择课程的权利。

中关村一小的课程改革,突出特点就是强调选择性。我们基于学校“会学习、懂生活、敢负责、能担当”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品德成人,学习成才,做事成功”的学生文化,构建了由国家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组成的特色鲜明的大课程体系,在中高年段进行试点,每周抽出一定课时,为学生提供了36门选修课。

如果说,我们原来提供给学生的是“大锅饭”,那么现在开始供应的就是“江南小炒”,有本事的学生还可以吃到“满汉全席”。

以语文选修课程为例,在完成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教师每两周抽出一课时,针对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开设了阅读与欣赏、活动与习作、国学启蒙、思维与表达,喜欢阅读的孩子可以选择阅读与欣赏课程,热衷写作的孩子可以进入活动与写作班级,对国学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国学启蒙课程,而对公众演讲感兴趣的孩子则可以挑战一下思维与表达。

在四年级数学选修课“统计中的学问”这一模块中,学生可以选择8个主题的学习内容:统计与身高、统计与体重、统计与运动、统计与家庭理财、学校兴趣小组种类的调查与分析、北京月平均气温变化的调查与分析、北京降水量的调查与分析、学生上学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此外还有6门艺术选修课程、6门科学选修课程、4门体育选修课程、5门英语选修课程,学生可以和家长协商、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并规划自己想学、有能力学、学得好,而且能够发挥自身潜能的最佳课程结构。

我们努力帮助每个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识字量和阅读量远超过课标和教材要求的学生,可以到图书馆阅读;有创作想法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一起探讨。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数学小研究、小调查报告寻找身边的数学,甚至还可以自编数学小报。感觉背英语单词枯燥乏味的学生,可以选择阅读教师提供的故事书,在故事情境帮助下理解单词,也可借助教师设计的词汇游戏来记单词。在音乐赏析课上,学生可以通过身体律动来感受乐曲旋律,可以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来演奏乐曲,还可以和同伴一起填词演唱来演绎对曲目的理解。

就这样,中关村一小三到五年级的学生,由原来全班一张课表到现在一人一张课表,由原来一个年级开设9门到现在36门课程,由原来72个到现在288个学段课程,由原来9位教师任教到现在学生可以和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有相处机会,由原来只和班上40名同学上课,到现在可以和全年级400多名同学结成学习伙伴。

更主动的选择、更多的学习伙伴、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广阔的交往范围、更多的群体接纳……这一切让学生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和主张,有更多自己安排时间、选择爱好的能力,有更多独立思考、挑战教师的空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悟自学、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成长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学会研究,掌握了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的深层次快乐。我们从多角度来丰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途径,使之成为中关村一小学生的常态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进课堂。科学课上,老师把编写“科学书”的任务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究,把研究过程通过图画、文字等形式记录在自制的科学书上。在学习东北虎的相关内容时,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资料、访谈研究专家、分析视频资料等方式,研究东北虎数量减少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由于环境污染、过度开发、树木被大量砍伐,致使东北虎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的破坏,不法商贩收购虎皮、虎骨,也让东北虎不断被猎杀。在此基础上,学生们提出了若干条保护东北虎的措施,编写了科学教材――《中国珍稀动物之东北虎篇》。自制“科学书”,既让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也让学生学会了科学方法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研究性学习进选修课。“巴金教室”是五年级的一门选修课,孩子们在阅读巴金作品时,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么多“有着优越生活的少爷、小姐们纷纷走出自己的家,投身革命”?在教师引导下,他们积极地去查阅巴金的生平事迹,了解巴金生活的时代背景,最终理解了巴金文字中蕴藏的真意,即有学之士对自由、民主、和平的向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学生既感受到文学带来的快乐,也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巴金。

研究性学习进生活。借助研究性学习方法,美境俱乐部的学生开展研究,调查校园里“哪棵树最高?哪棵树最老?”他们运用参照物和阳光折射的树影比例计算出校园里最高的树是18.5米,并在不损伤树木的前提下用中空铁钎取出树芯计算出校园里最老的树木年龄是60岁。在研究树高、树龄的基础上,美境俱乐部的同学画出了校园树木分布图,并得出结论,目前校园树木分布存在着三个问题:种类单一、分布不均、枯死待换。为营造更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学生们制订了校园树木种植规划。类似的研究还有“烧水中的节能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这样减少”“买保险更合算”“从商场打折转变为赠券的思考”“论泡腾片分解速度与温度的关系”……一篇篇研究小论文,承载着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探索与思考,承载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执着,呈现出了可贵的探究事物本质、寻找解决方案的科研意识。

从这些鲜活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生的一种成长方式。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学会独立地去发现并建构知识,获得学习的方法,形成严谨的态度,在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的过程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这不但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快乐指数,而且影响学生的做人之道。

以学生为主角的多样化的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是为学生自主成长服务的,一个真正着眼于学生自主成长的学校,活动方案、活动设计、活动实施、活动评价,必定是以学生为主角。学校活动的内容选择、流程组织、情境设置等,不应当是学校管理者基于角的安排与布置,而应当让学生去讨论、去设计、去展示、去呈现。

学校科技节,我们一改过去由老师组织、以最具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展示和以主席台为中心的组织形式,除了每班学生共同参与的集体项目“纸船水中竞速、水火箭留空竞赛、DI无懈可击承重比赛”之外,还有由学生自己设计的“81个挑战小屋”的个人项目供全校学生自由选择。艺术节,我们不再以特长学生单独表演为主要形式,孩子可以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还有我来做主持人、今天我主讲、对话中科院院士、学生心理疏导小委员等活动;读书节也不再以口齿伶俐的孩子的集中汇报为主,学生可以选择和同伴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也可以选择和家长共读一本书,还可以选择和著名作家共话学好语文的奥秘等。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在校园生活中作主角的那种被关注、被期待、被信任的积极情感体验,学生的话语权渐渐回归,维护自身成长与权益的意识逐渐增强。

这样的舞台还有很多,这些选择的机会也有很多,如葵园戏剧社、葵园漫画社、小记者团、志愿者联盟、DI小组、天文俱乐部、排球校园赛等。以葵园戏剧社为例,从第一部戏《威尼斯商人》的演员招募开始,学生自当考官挑选演员,自己选择角色,自主进行角色的二度创作,到今年自己选择、创编并导演第二部戏《中关村一小版灰姑娘新传》。孩子们在不断的选择中学会了沟通与妥协,包容与理解,学会了统筹管理时间。

学生的自主选择,选择的是自主成长的责任,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每学期的学生提案征集、挑战天下的学生裁判、我的世界我做主的学生个人秀场、一小少年科学院小院士采访大院士系列主题活动等,无不体现着孩子们充满智慧的自我管理。学生拥有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就能够自己选择和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作为自我成长的主体身份就得以确立。

从课程选择权到建构适合自己成长的学习方式,再到学生的自我管理。我们希望,以这样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未曾意识到的潜在的自我,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和自主成长能力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校长是学生成长的首席服务师,要不断研究孩子的成长需求,发现孩子的生命潜能,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和体验平台,并使孩子合理的想法在校园中变成现实,让孩子在选择中学会自我管理,在选择中学会为自己的一生负责。校长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能够以一种儿童视角去理解学生,珍视童年价值,并把自己也融入到儿童的学习中、生活中、心灵中,以自身示范让儿童领悟到平等、民主、自由与爱。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

上一篇:到广阔的世界中去学习 下一篇:我的备课本,我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