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新课改下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6-15 04:16:29

试谈新课改下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结合,必然会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有效性课堂教学,通过在新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1 构建互尊、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师生时认为,师生应该是共同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平等的交流。为此,他特别强调:“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苏霍姆林斯基道出了教学的真谛。这样的课堂讲求的是对话与共享,教师积极营造生动的一种数学情景,一种平等对话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中进行“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和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共鸣,形成情感交融的氛围,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

其次,我们教师要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改变教师“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根据自己预设的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教学。应该精心设计让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体验、感受的教学过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即变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能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这就是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

2 张扬个性,激活学生思维

新课程标准同时提出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发展,依托于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发展学生个性,就是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知识。如在教学一解决问题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我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充分提问,每次学生提完都问:“谁还有不一样的?”这样做,让每一位学生都想大胆地举手说。这样就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从事探索活动,不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3 创造机会。经历有效的探究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经过一些参与、积极思考,才能更好的内化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相信是创造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为让学生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你有什么办法求出的面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运用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边思考,边操作、边讨论、不定地画、折、剪、摆、拼,在探究中发现其规律,从不同的角度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方法1:把三角形沿着中间对折剪开,然后再剪拼成长方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一底x高÷2;方法2: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锐(钝)角三角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一底×高÷2;方法3: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长)方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学生带着问题,灵活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不断观察分析,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探究中既富有个性地学习,又参与了合作交流,将数学学习变成主体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从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4 以生活为平台营造数学课堂氛围

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聋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聋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聋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并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如在教学比较分数大小时我曾创设这样的情境:带来两块同样大小的饼干,把其中一块饼干平均分给班上2位同学,把另外一块饼干平均分给班上3位同学。根据已学知识聋生很快可以知道每人吃的分别是1/2与1/3,然后引导比较哪种分法每人能吃得多点?通过这样的引导,他们很容易理解和明白为什么1/2>1/3。因为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分的份数越多,每人吃到的饼干就越少。所以他们对比较分数的大小的知识理解得透,掌握得好。这样的情境它不但考虑了从形象的角度让抽象变具体,更重要的是从聋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熟悉而简单。

综上所述,有效的聋校数学课堂教学已初见端倪,但构建聋校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还有很多,仍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上一篇:改变数学教学方式培养聋生创新精神 下一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