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共性特征分析

时间:2022-06-14 03:24:19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共性特征分析

[摘要]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态在行为学及个体方面存在明显的共性特征,未成年人犯罪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共性,家庭、学校和非人际交往媒介等社会因素的对其有一定的影响,未成年人本身的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 犯罪行为;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同一认知;集群性

[中图分类号] C913[文献标识码] A

绑架、勒索、涉黑、抢劫、这些以往多由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现在越来越多地由未成年人实施。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已引起诸多人士对中国未来的担忧。一个个本应天真、善良、彬彬有礼的孩子,何如同中了撒旦的魔咒,面目如此狰狞?笔者试从共性特征维度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进行分析研究。

一、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共性特征

(一) 未成年人犯罪在行为学上的的共性特性

1.在行为学层面上分析,从犯罪行为产生的心理内驱力及心理外化的形式看,未成年人犯罪动机简单,手段成人化、暴力化,这与成年犯犯罪前一般都会经过仔细的权衡不同,未成年人的犯罪动机带有一定的情景性,多为受到外部因素的刺激,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实施犯罪,或者在尊严受损后纠集同伙寻机报复,未成年人犯罪中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案件占相当比重足以证明此命题。这类犯罪中,有的是出于仗义,为朋友出头的逞强好胜心理实施犯罪行为,有的仅仅为了一句话,甚至别人多看其一眼便怒火中烧,大打出手。

未成年人犯罪手段的成人化、暴力化的趋势明显,主要表现在反侦查的意识增强,事先准备犯罪工具、踩点、犯罪过程中的详细分工,案发后的攻守同盟。这一系列常见于成年犯的行为近年来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屡屡出现,且个别案件智能含量不低于成年犯。如合肥市侦破的一起长达三年的盗抢超市案,案犯大多数只有十四、五岁,但是在作案过程中利用假身份证租赁交通工具、销赃都表现出了相当的智能。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抢夺、等暴力型犯罪的所占的比重在40%左右,并且逐年提升。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案件的比重,在同期同类案件总数中的比重也相当高。

2.犯罪行为的组织形式呈现出集群化态势。据福建某县的调查,在抢劫、抢夺、绑架、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犯罪中,基本上都是2人以上共同作案,在批捕的未成年人中,共同犯罪占了62%。

未成年人犯罪的集群化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团伙比较松散。这些团伙中有的属于两三个成员偶然作案,有的属于一大群聚在一起,但有些彼此间并不相识,聚在一起的原因可能只是由于某个人的电话而已。当然也有团伙专为作案成立,有明确的分工,组织严密,类似于有组织犯罪,然而这类组织在未成年人结伙犯罪中所占比重极低。其次,团伙成员身份关系具有显著特点。一般而言,闲散未成年人易与有前科的人结伙,在校生易与辍学生结伙。最后,从团伙成员的年龄上看,结伙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平均年龄要比单独作案的未成年人的年龄要小。一些较大的团伙其成员的平均年龄普遍较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团伙成员选择单独行动的人数增多。

3.根据犯罪行为的内容的目标指向的本身属性来分析,经济性利益的考量与追逐成为主要的诱因。近年来除身份犯外,其他刑法规定的普通刑事案件的类别,未成年人均有涉及。在未成年人所犯罪行中比较常见的是:盗窃罪、抢劫罪、抢夺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伤害罪、罪。其中属于侵财型犯罪的盗窃罪、抢劫罪、抢夺罪一直高居所犯罪行的前列。与成年人犯罪不同的是,虽然侵财型犯罪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占主要地位,但是大多数未成年人在实施这类犯罪时,并未表现出财富原始积累的动机。未成年人在实施这类犯罪时动机多样,有的是由于缺少玩乐的费用去偷去抢,有的纯粹是为了追求刺激,有的则是出于义气帮朋友忙。

(二)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前个体特征的共性

对于未成年人的案前个体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从心理学或社会学角度研究。首先,我国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案前身份以辍学生和社会闲散人员居多,在校生的犯罪率较低。辍学生和社会闲散人员一般无固定职业可就,经常游荡于社会复杂场所如歌舞厅、网吧、游戏室、台球馆、录相厅等,容易聚集成伙,相互学习各自的不良习气引发犯罪。从全国各地调查的情况分析,在校生的犯罪率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比重不超过15%。甚至个别地方这一比例降为1.2%。而犯罪的在校生,主要是“双差生”和“流失生”。[1]

未成年犯罪人整体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其文化程度绝大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据辽宁省的统计,捕前系初高中文化的占78%,捕前系小学文化的占19%,捕前系文盲的占1%。[2] 结合与辽宁省相接近的山东省的统计补充说明,据统计山东省未成犯中捕前系初中文化的所占比重最大,占68.63%(其中初中毕业的仅占15.63%)。[3] 全国其他各省的具体数据不得而知,但是根据相关方面的研究分析,其数据跟上述两省的差异性不大。文化程度的低下导致其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辩别能力都比较差,直接影响到健康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抵抗能力也相应降低,容易出现社会越轨行为。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首次实施违法行为的年龄提前。据重庆市公安局统计,重庆市未成年人初犯年龄比六、七十年代提前了2-3岁,而且不满14岁的儿童的违法行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未成年人犯罪共性特征形成的社会因素分析

(一)家庭对未成年人年犯罪行为的重要影响

1.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影响。家庭环境因素包括:(1)家庭结构破损。据某市调查,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出身于结构破损家庭的占30.5%,表明家庭结构的残缺对未成年人犯罪有重要影响,并且年龄越小,影响越大,同一地区14-18周岁年龄段这一比例要高出8.5个百分比;(2)家庭内部不和谐。父母之间关系紧张,经常吵骂,无暇顾及未成年人子女,甚至将不满转嫁于子女身上,虐待子女。子女在家庭中感受不到爱,不愿意回家,有的选择晚归,有的选择离家出走,增加了犯罪的风险;(3)家庭其他成员的失范行为。家庭其他成员行为不端,有不良嗜好甚至有违法犯罪纪录,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示范作用,容易导致未成年人形成不良的个性;(4)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在农村以及城市中所占的比重都较大,家庭经济困难导致人口流动性增强,父母外出打工,无法照顾子女。或者家中住房紧张,居住环境差,导致未成年人缺乏自信和归属感,对自己的家庭生厌,流连于外,不愿意回家。

2.家教方式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1)过分溺爱。子女提出的任何要求,父母均予以满足,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易导致子女骄纵、蛮横、缺乏责任心;(2)对子女放任不管。在一些父母在外打工、父母忙于经商的家庭,父母无暇或无力对子女进行管教,导致子女的行为无人监督、指导、纠正;(3)控制过于严格。目前仍有一部分家长信奉棍棒式教育,对子女的管教态度较为严苛、粗暴,易导致子女一方面逃避家庭,另一方面在家庭之外任意表现攻击行为,以作为发泄内心焦虑的管道;(4)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和管教缺乏一致性。对子女相同的行为,管教态度前后不一,有时禁止,有时宽恕。或者父母之间的管教态度不一,父亲禁止,母亲放纵,使子女无法产生适当的认同,情绪困扰甚为严重。

(二)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学校对青少年犯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1)教育管理方面,目前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忽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忽视对差生的教育管理。导致一些不良的倾向在未成年人中间滋生而没有被及时加以正确引导。这些不良的倾向易引发未成年人犯罪。对于差生,往往不注重教育方法,轻则听之任之,重则歧视之。这样的教育管理方式,容易导致这些失意未成年人逃学甚至辍学,游荡于社会,结交不良的同龄朋友形成交际圈。而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尤其是在未成年人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4]萨瑟兰的差异交往理论指出:一个人的行为主要是由他的社会交往所决定的,一个人的犯罪行为主要是他与一个有犯罪行为的人交往结果。差生在社会交往中,不仅与违法乱纪的未成年人交往,也与遵纪守法的同龄人接触,但是与行为不端的未成年人的接触程度超过了与正常未成年人的接触程度,故而容易走上犯罪道路;(2)教育方法方面,有些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采用体罚、讥讽等方法刺激学生。这些错误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未成年人产生情绪障碍。而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家、少年犯罪研究的著名先驱者Healy和Bronner于1936年所提出的情绪障碍犯罪说,情绪障碍是引起少年犯罪的最主要原因。[5]

(三)非人际交往媒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非人际交往媒介包括电影、电视、报刊、互联网、电子游戏等。由于未成年人接触非人际交往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多,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也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差异行为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非人际交往媒介对未成年人犯罪只起到次要的作用,但是对它如何影响未成年人犯罪仍然值得重视。

非人际交往媒介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影、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上的内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替代强化;另一种是通过玩电子游戏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直接强化,目前的未成年人所玩的电子游戏50%以上带有暴力内容,游戏中未成年人的攻击行为能够得到奖赏。虽然大量资料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犯罪人大都在案发前接触过不良信息,而且有研究表明非人际交往媒介对未成年人犯罪有影响。但是具体通过何种方式影响,受哪些条件制约方面,笔者认为,虽然已经有许多的心理学家对此作过实证性的实验,证明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但是这些研究仅限于对未成年人的短期影响,对长期影响则缺少有深度的实证研究。短期的影响如果要转化成犯罪还要受情绪障碍、心理波动、环境刺激、负面影响长期不断强化等因素的制约。简单地认为非人际交往媒介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对于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并无益处。

三、未成年人犯罪共性特征产生的理论分析

(一)未成年时期心理、生理发展与同一认知的冲突

当进入青春期后,未成年人的生理会经历疾风骤雨般的变化,并且该变化对未成年人心理的影响会持续一定周期。首先是机体能量代谢增大,精力充沛。外在的表现是他(她)们喜好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的力量。其次是性机能的发育完成,成熟,性驱力增加。这两种变化导致了本我与自我的不平衡,情绪表现强烈,不可避免产生心理危机。未成年人首先需要面对的是自尊问题,即对自己是否有价值、有能力,自己是否值得别人尊敬的判断。[6]这时如果其前期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成长受到关注、重视和尊重,行为受到正确的监督和引导,那么就能安全地渡过这一危机。反之则可能会受到相当地困扰,尤其是面对挫折时,如学习成绩差,或偶而的越轨行为,将可能将这种心理危机外化为违法犯罪行为。学习成绩差或偶而的过错让他们觉得在学校或家庭中找不到应有的尊严,体现不出自身的能力,转而去寻找能够赢得尊重的方式或对那些伤害其自尊者予以惩戒的方式,而这些方式往往在初期会使未成年人处于情绪的兴奋阶段,情绪会影响认知的过程,情绪的激情状态会抑制个体的正常思维,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方式与思维内容经常集中于某一个范围时,就会对其他的脑功能产生抑制, 而抑制的倒摄作用又会使兴奋的区域更加兴奋。在持续的兴奋状态下,个体的理智将下降,容易为他人、他物所诱导,在社会责任感、合乎道德体系的价值理念尚未形成前增加了犯罪的可能性。

(二)未成年人的集群性与同辈群体的影响

青春期的来临打破了童年的安宁,未成年人对自身产生不确定性,父母的依赖度降低,安全感下降危机感上升。出于心理危机的同质性未成年人更愿意加入同辈群体,未成年人的同辈群体希望得到成人社会的承认,至少要突出其次文化。根据美国学者米勒的次文化理论,这套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包括:惹麻烦(但不被惹麻烦)、强悍(表示男性气慨)、敏锐(不是只有聪明)、找刺激(找乐子)、相信命运,抗拒权威。[7]未成年人中的次文化带有强烈的暴力倾向,使用暴力不被认为是非法的举动,行为人也不会有罪恶感。许多未成年人犯罪团伙的活动,就是这些观念的具体表现。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提出文化适应三模式论,他认为在古老的农耕社会,是“未来重复过去”的模式,未成年人必须向年长者学习;在工业社会,社会迅速发展,谁都无法提供理想的新生活模式,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必须根据自已的理解来创造,在后工业化社会,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的原因,能够迅速吸收和体会新的历史变革的真正意义,成年人反过来要向未成年人学习他们未曾有过的经验。[8]社会心理学家希曼也提出过参照团体的概念。根据上述理论,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我国社会已经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并且正受到后工业化社会的强烈影响,将不同团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排成一个特殊的次序表,未成年人更容易接受同辈群体的言行及其规范。未成年人的同辈群体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群体,与外界接触较少,因此周围同辈群体的价值观、行为模式会被个体内化。班杜拉指出:“一个人与什么人交往,不管受他自己所选择的还是被强迫的,都限定了他所能学到的行为类型,因为这些行为的类型被多次的观察。”[9]当那些失学或者有学习困难的未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之中感到孤寂时,他们就很容易受到有相同经历的同伴的影响,可能会选择以非法或越轨的方式来排遣。

[参考文献]

[1] 刘长琨等.四川、重庆两地未成年人犯罪调研和思考[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6,(3).

[2] 唐俊杰等.辽宁省青少年犯罪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6,(1).

[3] 张宏伟等.山东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调研报告[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6,(1).

[4] 石明兰.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作用[J].青少年导刊,2006,(6).

[5] 罗大华、何为民.犯罪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07-309.

[6] 黄希庭.心理学与人生[M].福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54.

[7] 林山田等.犯罪学[M].台北:三民书局,2004.155.

[8] 米德.文化与承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51.

[9] 埃里奥特•阿伦杜.社会性动物[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2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论当前外省籍未成年犯犯罪现状与趋势 下一篇:未成年人定罪量刑特殊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