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歌曲对比

时间:2022-06-12 04:49:48

中外艺术歌曲对比

摘要:艺术歌曲起源于19世纪浪漫主义初期的艺术歌曲是一种建立在德奥音乐体系之上产生的一种富有文学性、歌唱性和抒情性的音乐体裁形式。本文选取中国艺术歌曲先驱青主与19世纪德国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成熟的代表舒曼作为探讨对象,从艺术歌曲主体的文学性,旋律性、歌唱性分析二者相同之处,并且从作品风格、历史背景简述二者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中外艺术歌曲;舒曼;青主

一、舒曼与青主

(一)舒曼以及他的作品简介

舒曼,(1810~1865)出生于德国的萨克森的茨维考,舒曼的创作时期主要以艺术歌曲为主,1840年时,他的创作量达到了150首以上。在舒曼的艺术歌曲创作中他延续了之前的钢琴创作风格,常常将声乐歌曲组合成为套曲,有题赠给克拉拉的套曲《桃金娘》(共二十六首),由吕克特诗词为歌词改编的艺术歌曲套曲《爱之春》(共十二首),由艾先多夫以描绘大自然的诗词改编的艺术歌曲《月夜》《在异乡》《森林中》等艺术歌曲。

(二)青主以及他的作品简介

青主,(1853~1959)原名廖尚果,笔名是黎青主,出生于广东惠州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一生中共创作了32首艺术歌曲,其中以《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最为著名,《红满枝》和《夏夕》等也日渐为人知晓。其中《大江东去》是我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我住长江头》被认为是20世纪华人音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他毕生热爱诗歌和音乐,并认为诗和音乐都各有其独立的生命并且有互通之处,他在艺术歌曲创作上成就颇大。

二、舒曼与青主艺术歌曲的共性特点

(一)从文学性上看

舒曼创作年代正是西欧音乐史上浪漫主义发展的文学时期。一批批浪漫主义的诗人各显风采, 表现普通人现实生活的抒情诗篇作为主流充斥了当时的文艺界。浪漫主义抒情诗篇作为舒伯特生存的精神支柱, 同时触发了他的艺术思维和音乐创造能力来进行深度创作。

青主曾经参与了讨伐北洋军阀的大革命,在无数革命先烈蒙难的历史时期、青主经历了太多战争,见证了战友们为了革命的成功,奉献出了太多的艺术歌曲作品,大部分采用古时的名诗作为歌词来反映当时的社会从而引起共鸣。

(二)从钢琴伴奏上看

1.舒曼在钢琴伴奏音乐上突破了古典乐派钢琴伴奏简单的对位与和声的衬托作用,很注重表现作家主观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加强伴奏的作用方面,使得歌词、旋律、伴奏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他在钢琴织体上作连续不断的背景创作,在背景之上,人声自由的进入和退出。有时候也将钢琴伴奏与人声形成重唱或者对唱的形式出现,这一点在《胡桃树》中尤为体现。有时舒曼也将人声的旋律线条从钢琴伴奏的织体中延伸而出,使其组成统一的音乐形式,这一点在《两个投弹兵》和《诗人之恋》中的“小玫瑰,小百合”中尤为体现。但舒曼在钢琴伴奏中最典型的创作还是将人声与钢琴伴奏共同分担旋律,钢琴的前奏间奏和尾奏充分的揭示了诗词的意境,同时将人声没有表达完整的感情完满的抒发出来,这一点在《诗人之恋》中的“弟子与小提琴”中突出得表现了出来,这里的钢琴伴奏为人声所不及的情感提供了完美的补充。

2.青主在艺术歌曲中用音乐来表达诗词的形象及内涵,在钢琴伴奏上同舒曼一样用来补足歌曲的未尽之意并衬托人声歌唱声部主线,青主的创作将艺术歌曲中的各个音乐元素组合得丝丝入扣,人声与钢琴水融,构成一个有机艺术整体。因此,青主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具有着十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不是单单的发挥“伴”的作用,或者仅仅是跟腔或对歌唱的旋律加以和声伴奏的支持,而是在旋律进行中,与人声的歌唱声部形成和声思维,在织体以及转调的运用上给人以情感和意境上的深刻印象。比如青主的《我住长江头》中的钢琴伴奏运用流畅的分解和弦式音型来表达出江水流动之声,与此同时又和歌声相互交融,使这首古词意境更为动人。在《大江东去》中的“三国周郎赤壁”后,人声停止歌唱,由钢琴伴奏描绘出坡词中所见的种N威势和场景,使人声与琴声交替进行,这点与舒曼的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运用十分相似。

(三)从歌曲的抒情性上看

舒曼与青主都十分注重歌曲自身的表现力与抒情性。在舒曼的歌曲创作中就有两集声乐套曲完全是由抒情性的歌曲组成的,这些作品大多是反映心理体验发展过程的歌曲。比如由诗人夏米索的诗词改编的《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中的八首歌曲,就运用了抒情的旋律描写了一名普通的女性从恋爱到结婚、生子的喜悦之情以及丈夫去世之后的悲伤之情,舒曼在此将抒情的旋律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来贯穿起来,感情上刻画的极其细腻。

青主其艺术歌曲中善于用诗歌的韵与歌曲融合,青主所处的是中国近代的、新文化时期,在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下,他仍旧选择古诗词作为其完成艺术歌曲的一部分,不得不说他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使他在古诗词的表面理解上与深层理解上都达到了透彻的程度。比如在他的艺术歌曲作品《我住长江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选用的题材便是抒发个人真实感情流露。

三、舒曼与青主艺术歌曲的差异性特点

(一)从风格上看

舒曼是德国人,他的父亲是一位书籍商人同时也是一位编辑,所以他受德奥文化影响较深,因此,在它的诸多作品中无不体现了德意志与奥地利、匈牙利的民间文化风格与音乐风格。

青主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的严厉教育逼迫他必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青主也主要以赋有“韵”味的五声调式中国古代诗词为为主,所谓的“韵”便是中国所特有的五声调式,而五声调式便决定了富含中国韵味的声音永远不可能在风格上与西方音乐一致。

(二)从历史背景上看

舒曼所处的时期是西方音乐界上的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而浪漫主义思潮主要体现在把美好的愿望与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于梦幻之中。这一点从舒曼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舒曼从艾先多夫以描绘大自然的诗词改编的艺术歌曲《月夜》、《在异乡》等整部曲集都在描绘大自然的美好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感激之情。而青主则生活在中国近代晚清的乱世之中,一生思想激进但不通人情世故导致空有一身报国大志的青主却无法报效国家,中国文人的特点在青主身上表现无遗,首先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其次又喜欢脱离俗世亲近自然。所以青主的艺术歌曲及富含熊熊的报国壮志又含有对美好事物的期望。

四、结语

经过对舒曼与青主艺术歌曲的比较与探讨,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艺术歌曲是一种兼具文学性与艺术性的音乐体裁,即使是处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也无法改变艺术歌曲的艺术性与文学性,但是不同的地域与不同的时期诞生的艺术歌曲也的确存在着一些风格与思想意境的必然差异。

【参考文献】

[1]翁百超.舒曼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2]都辉.浅析舒伯特与舒曼艺术歌曲的比较及其演唱风格[D].西安音乐学院,2007.

上一篇: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 下一篇:无愧于时代的脱贫攻坚首战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