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方法

时间:2022-06-10 06:12:10

探究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方法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是中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所以一定要重视初中化学的教学效率。在初中化学课程中,主要是以化学实验做为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端正对科学的态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关键词: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方法;实验;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333-01

初中化学对初中生而言是一门颇有难度的学科,许多学生对化学学科不感兴趣,加之传统教学模式僵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所以打造高效的课堂是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也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需要。而高效的课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打造。化学是初中生刚开始接触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化学产生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化学老师都在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为此,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及经验,对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出几点策略及建议,旨在进一步打造化学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一、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任何课程的教学主题都应该是学生自己,作为教师,不管是备课时、上课时、课后时都应该谨记这一点。在备课时,以学生为主,在课堂上同样是以学生为中心,摒弃一言堂的模式,还学生训练权。首先,让学生对每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记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加以消化和吸收。初中生对于化学中的难点,上课听得懂,但考试时又不会做,这一直是教师头痛的事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总结,促进对知识、技能的巩固、掌握和应用。然后,组织小组学习,将合作与差异并行。小组学习模式的实施,主要通过实验及让学生自己出试卷为主要途径。对学生进行差异性分组,学得好的学生一组,差一点同一组,有利于“同一水平”的切磋与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挑战性也会随之被调动起来;而对于差一点的小组来说,他们也会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并向学得比较好的一组“靠拢”。指导学生自编试卷好处多: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复习的能力。要出好试题,必须对整个单元或某些知识点有整体了解,这也正是优化学习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对于实验分组来讲,可以进行自主搭配,学生自己选择合作者,一起完成实验。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合作学习。

二、注重学生操作实验

化学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学生一面学习理论知识,一面通过实验来证实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方能加深对化学公式等的理解和记忆。如果只是注重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实验操作,将对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造成消极影响。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操作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动手操作实验,才会了解知识现象发生的过程,才会真实地感受到化学的神奇魅力,产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实验操作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严谨态度的形成。要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课堂有效性,必须重视以下两点。首先,教师要努力做好实验演示操作。对于学生来说,演示实验如果做得成功,过程具有趣味性,那么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验兴趣。对于接下来的教学开展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一边做一边强调实验规范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启发他们思维。在操作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讲解,便于学生理解。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在演示实验开始前,教师要精心准备好实验器材和实验教案,做好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为学生做好规范性的榜样,确保学生实验成功。然后,注重学生实验的进行。做好演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进行化学实验,实现知识的转化,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实验的进行。在实验之前一定要讲清楚操作规范、安全提醒,以及具体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学生进行试验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操作,对错误操作进行指正和提醒,对于疑难还要抓住契机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对化学实验的热情。最后,教师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点评讲解,将知识点重新复习一遍,强化学生记忆,对实验操作的全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对学生的实验成果进行表扬鼓励,让学生爱上实验,感受到实验带来的成功喜悦。

三、充分利用现代手段辅助教学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化学的特点就是在符号、微观和宏观之间构建联系,而学生则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定理就会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只有突破这些难点和重点,我们的教学质量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在学习化学知识时,一定会学到微观粒子。在学习微观粒子的时候,由于微观粒子具有不可感知性,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很难讲清楚,因为传统教学缺乏形象性和直观性,所以,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就会似懂非懂,理解不透彻。而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和文字于一体,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将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和结构特点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O原子和H原子的结构动态、立体、形象、直观地呈现了出来,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原子的结构,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利用现代手段来辅助教学,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学的学法指导探究 下一篇:论幼儿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