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摘要)

时间:2022-06-09 03:15:31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摘要)

“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总目标和指导原则

总目标

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参与和发展状况显著改善。

建立起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依法保障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权利。

加强残疾人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残疾人事业科技应用和信息化水平。

系统开展残疾预防,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弘扬人道主义思想,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指导原则

1 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将切实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

2 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立足国情,讲求实效,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将残疾人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建立稳定增长的残疾人事业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的作用,支持残联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工作,参与残疾人事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4 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培育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

5 坚持统筹兼顾和分类指导。政策、资金、项目重点向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和基层倾斜,促进区域和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均衡发展,增强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试验区和专项试点城市工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6 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相结合。优先解决残疾人反映突出、要求迫切的实际困难。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能力,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

“十二五”残疾人事业16项主要任务

一、社会保障

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制度性保障。

城乡残疾人普遍按规定加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

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范围,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二、康复

完善康复服务网络,健全保障机制,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全面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帮助130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组织供应500万件各类辅助器具,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

三、教育

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健全保障机制,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普遍接受义务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质量。

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

减少残疾人青壮年文盲。

四、就业

完善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措施,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鼓励残疾人创业,城镇新就业残疾人100万人。

规范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有就业需求的各类残疾人普遍获得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

五、扶贫

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扶持10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增加收入、提高发展能力。

为100万农村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

继续实施“阳光安居工程”,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居住条件。

六、托养

初步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

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200万人次补助。

七、文化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残疾人基本文化需求。

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发展残疾人文化艺术。

八、体育

加强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促进残疾人康复健身,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提高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在重大残疾人国际赛事中争取优异成绩。

九、无障碍环境

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与改造,开展全国无障碍建设市、县、区创建工作。

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公共服务信息方便残疾人使用。

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改造补助。

十、法制建设和维权

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法制环境。

完善残疾人维权工作机制,畅通联系残疾人的渠道,深入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着力解决残疾人普遍性、群体性的利益诉求。

十一、残疾预防

建立综合性、社会化预防和控制网络,形成信息准确、方法科学、管理完善、资源共享、监控有效的残疾预防机制。

实施重点预防工程,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十二、残疾人组织和工作队伍建设

完善残疾人组织体系,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

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和社区残疾人工作,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建设高素质的残疾人工作专职、专业和志愿者队伍。

充分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作用。

十三、科技、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残疾人事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及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残疾人事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残疾人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布局,改善条件,增强服务能力。

十四、统计、监测和政策研究

加强统计和监测,掌握残疾人基本状况和基础数据,及时跟踪残疾人事业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完善管理运行制度和服务标准。

十五、社会环境乖口残疾人慈善事业

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广泛宣传“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发挥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作用,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有效机制。

十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做好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工作,建立健全国家履约机制,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权益保障。积极参与国际残疾人事务,加强对外宣传,展示我国残疾人人权保障和社会发展的成就。

加强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各国政府、国际残疾人组织、各国残疾人组织和民间

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交流领域,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增进与各国残疾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借鉴国外残疾人事务的有益经验和做法,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10个助残服务项目

1 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为残疾儿童实施免费抢救性康复,建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制度和0~6岁残疾儿童筛查、报告、转衔、早期康复教育工作机制。

2 千万残疾人康复工程:开展白内障患者复明救治、精神病防治康复等国家重点康复工程,帮助130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适配500万件辅助器具。

3 阳光助学计划:为贫困残疾儿童提供学前康复教育资助。

4 百万残疾人就业工程:扶持城镇新就业残疾人100万名。

5 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建设工程:扶持创建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带动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6 阳光家园计划:对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200万人次补助。

7 阳光安居工程:继续使用公益金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有条件的地方要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给予补助。

8 残疾人文化建设工程:在城乡社区实施“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支持中西部地区设区的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建设和省、市两级电视台开办手语节目。扶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9 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建设一批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为基层残疾人体育活动场所、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配置器材器械,推广适合残疾人的体育健身项目。

10 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注册助残志愿者达到1000万人,受助残疾人达到1.5亿人次。

10个能力建设项目

1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新建、扩建、改造:扶持应建未建设施新建,建设规模未达标的设施扩建,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

2 专业康复机构建设:建设一批专业化的省、市级骨干残疾人康复机构。

3 示范性社区康复站建设:建设一批示范性社区康复站。

4 专业托养服务机构建设:建设一批专业化的市、县级骨干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

5 特殊教育机构建设:推进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建设一批中高等残疾人职业教育示范校;建立一批高等院校残疾人学生实习训练基地。

6 就业服务能力建设:支持省级和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

7 残疾人人口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建设覆盖3000万残疾人口的综合数据管理系统,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

8 科技助残行动计划: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等科技助残项目。

9 残疾预防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建设: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对主要致残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为残疾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0 残疾人事业专业人才培养:加快培养残疾人康复、特殊教育、就业服务、托养服务、体育健身、维权等专业人员和残联专职工作人员、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

上一篇: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下一篇:刘志远:让日子过得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