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追求中国梦

时间:2022-06-08 09:38:23

创新创业,追求中国梦

一位年过75岁、经历过人生大悲大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还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每天仍然工作到深夜12点,为的是要在中国实现超声电机产业化。他带领他的团队,不仅要把更多超声电机应用到我国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人造卫星、医疗器械、汽车工程、通讯等高端装备上,还要把大量的超声电机打入国际市场,实现他的超声电机“中国梦”。

――编者按

赵淳生院士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继2004年“新型超声电机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之后,于2013年以“大行程、高精度、快响应直线压电电机”再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赵院士长期从事振动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近20年来,他潜心研究超声电机技术及其应用。迄今为止,他及其团队共获有关超声电机的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4项,其中有多种超声电机已经在科研、生产和国防上应用。代表著作有《机械振动参数识别及其应用》、《Ultrasonic Motor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超声电机技术与应用)等,400余篇;共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20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1项,国防科技一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先进工作者”、“国防系统先进工作者”、“总装备部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和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等称号。

赵院士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时,参与了该校火星探测器上用的超声电机的研究。1994年10月他毅然回国,从零开始,研发我国自己的超声电机。期间先后罹患肺癌、胃癌。右肺切除一叶,胃切除达3/4,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研发超声电机的脚步,至今整整20年。现在,年过75岁的赵院士依然奋战在科研、教学第一线。2013年,他领导的团队研制的TRUM-30A超声电机被成功应用于“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重量只有46克,是同等功能传统电机重量的十分之一。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超声电机在航天上首次成功应用。为了普及和推广应用超声电机技术,他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讲学。2013年下半年8月至12月在全国各单位作邀请报告24场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15所大学,8个学会和一个政府部门。报告内容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超声电机20年的发展为主线,讲述他本人及其团队坚持创新创业、追求中国梦的历程。

敢于探索,勇于实践

1956年9月,赵淳生进入南京航空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前身,简称南航)飞机系学习。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由于他在中学时就担任过学生干部,一到南航同学们就选他当班长。他处处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仅自己勤奋学习,而且热心为同学服务,特别耐心帮助班上学习困难的同学。在他和全体班干部的带领下,他们班很快就成为全系和全校的先进集体――红旗班。1958年,学校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搞科学研究”。赵淳生响应学校的号召,率先在班上成立了科研小组。他认为要在老师的指引下才能有效地发挥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于是,他主动找到空气动力教研室汪乔森老师。汪老师学识广博,特别熟悉空气动力试验及其测量仪器,对同学们搞科研热情支持和鼓励。针对当时风洞实验室缺乏空气动力测量仪器的情况,他提出方案并在他的辛勤指导下,经过以赵淳生为首的课题组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终于成功研制我国首台高速气流光测仪和六分力电动天平。因此,1960年赵淳生作为南航唯一的学生代表出席了江苏省首届文教群英大会,他们班还获得“全国先进集体”称号。赵院士回忆说:“虽然这两台仪器,现在看来算不上什么发明创造,但却培养了我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为我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

1961年赵淳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担任飞机结构静动力实验室主任。1962年他开始从事机械振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63年9月他第一次去北京航空学院出差,参观了北航飞机结构静动力实验室。参观时,同学们正在做一个机翼的振动实验。当他看到一个大约200毫米高、直径为100毫米的圆筒型的东西,把机翼振动得咚咚响、翼尖上振幅达到20毫米的时候,感到十分惊奇。在旁指导实验的老师向他解释说,这是从荷兰进口的电动激振器,是专门用来做结构振动实验的。赵淳生深知,正在从事飞机结构振动研究的他,同样需要这种激振器。然而,由于外汇紧张,在当时的条件下,南航不可能进口,只有靠自己研制。他立即从该实验室借出激振器的说明书来看。那时还没有复印机,只得靠手来抄写主要的参数和重要内容,并徒手描绘出激振器的结构草图。从此,赵淳生就开始研制我国自己的电动激振器:1964-1974年首先研制成功JZQ系列励磁式电动激振器(激振力为1公斤、10公斤、20公斤和100公斤等);1975-1976年又成功地研制了JZQ-7型永磁式电动激振器(激振力为20公斤)及GF-200型超低频功率放大器,并拓展成JZQ永磁式激振器系列,其性能指标和法国同类产品相当。由于他采用了内磁式磁钢,同法国人采用的外磁式磁钢相比,激振力不变,而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小。先后在多家工厂生产,在全国推广应用,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打破了国外在电动激振器技术上的垄断,改变了我国电动激振器依赖进口的局面。JZQ激振器系列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他又研制了HEV高能激振器系列。在该系列中,他率先采用了钕铁硼高磁能材料,使激振器的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少,其推力/重量比为当时国际同类先进产品的三倍以上,且激振力对动圈电流非线性减小到1‰以下。HEV系列取代了JZQ系列而更广泛地在航空航天、汽车、摩托车等行业中推广应用,特别为大飞机及直升机全机地面共振试验做出了贡献。该系列曾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1984年,赵淳生从法国留学回国后,还曾从事一项全新的课题――“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根据他自己提出的一些故障诊断理论,主持研制了三个诊断系统(软件和硬件):MDS-1型轴承故障诊断系统(单通道)、MDS-2型轴承、齿轮故障诊断系统(6通道)和MDS-8通用型故障诊断系统(8通道、多功能)。他还亲自带领课题组到南京钢铁厂、高速齿轮箱厂、江南造船厂等单位现场进行故障诊断。

创业体现创新的社会价值

赵淳生院士认为:创新是创业的灵魂和源泉,是创业的本质和手段;而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过程,体现创新的社会价值。通过近20年的艰苦奋斗,赵淳生院士及其团队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4项,研制出四个系列的50多种超声电机。为了使这些成果早日实现产业化,2002年开始,他转让专利和样机,将超声电机技术转让给一些企业。由于技术难度太大,都宣告失败了。赵院士并没有因此而放弃,2008年,他的团队和投资人合办了江苏连云港春生超声电机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营三年后,也没有起色。2011年,当南京市科研“九条”政策出台以后,赵院士思想更进一步解放了。他立即响应市政府的号召,自筹了100多万元资金,在南京市建邺区注册了“南京万玛超电机有限公司”,他本人获得南京市首批“321计划”领军人物称号,获支持资金200万元。要建立生产线,这点资金仍然不够,怎么办?南京日报的记者及时访问了赵院士,并在南京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七旬院士办公司亟盼资金扶持建生产线”的文章,其副标题是“拥有100余项专利,17年来不断尝试产业化,如今获首批订单”。文章登出以后,有8家公司愿意出资和赵院士合作。他选择其中一家――南京中嘉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其董事长吴国林远见卓识,愿同赵院士紧密合作,致力于建设研发与生产化为一体的超声电机产业基地,为超声电机产业强国贡献力量。在南京市六合区政府的支持下,在万玛公司的基础上,赵院士和吴董事长携手,于2012年在六合区龙袍街道产业园注册了一家新公司“江苏丰科超声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营产品为超声电机与驱动/控制系统,为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医疗仪器、汽车、微光/电子、光学仪器、通信等高技术领域提供高分辨率步进超声电机、高精度伺服超声电机、高功率密度超声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的应用系统。该公司不仅研发“材料―器件―系统”,而且还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研发和技术咨询、服务。随后,在建邺区建立了一条每月生产1000台(套)的半自动化的旋转超声电机生产线。

南京市六合区政府为丰科公司提供了128亩土地,计划盖10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和研发用房,预计总投资达5.7亿元,将建立起我国首个最大的超声电机产业化基地,年产量将达100万台(套)。

时至今日,年过75岁的赵院士还带领他的团队,指引着江苏丰科超声电机科技有限公司的全体职工,正在创业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勇往直前、艰苦奋斗,坚持不懈追求他的超声电机“中国梦”!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近几年,为了普及和推广应用超声电机技术,赵院士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作报告。报告包括创新创业,追求中国梦的实践过程;普及和推广应用超声电机技术;弘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科学道德,维护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报告内容详实,有的报告时间竟长达三个小时。凡听过赵院士报告的人,纷纷通过媒体进行了报导。以下引用部分单位报道的摘要。

2013年9月18日,年已花甲的赵院士做客南京理工大学,宝刀不老,畅谈中国梦。学生们见到年过75岁高龄的赵院士,依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还一直走在科研和教学的前线,就好奇的问:“赵老,一直支持您热心于科研事业的不竭动力是什么?”赵院士表示:他自幼伤失了双亲,是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有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人生就是学习、再学习的过程,他现在依旧每天坚持工作到深夜12点,就是想用实际行动追求科技强国梦。听到这里,全场的所有同学都被赵老甘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2013年10月25日赵院士在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上,作了题为“创新创业,追求中国梦”的主题报告,将高深的技术讲解给论坛会上的师生,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如拨云见日般让到会师生豁然开朗。一字一句间处处体现赵院士的深厚科学底蕴,深邃的人生智慧。这是一次深入学习的盛宴,更是一次创新思维交流的逐梦动员。对于研究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育和创 新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3年11月10日,赵院士在湖南科技大学作“创新创业,追求中国梦”报告会上,利用视频、图片、动态模型等方式,将同学们带入了超声电机时代。他通过自身的经历总结出了自己“圆梦四部曲”:承担责任,勇于探索,抓住机遇,贵在坚持。他认为每个人都需做好迎接各种挑战的准备。他坚信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认定目标,持之以恒,才能得到成功,实现梦想。在场师生无不被赵院士的创新创业经历深深吸引,被其真挚爱国之情与癌魔抗争的顽强精神所折服。来自12级的张郁莹同学说:年过75岁高龄的院士还能为了国家和自己的梦想如此拼搏,除了敬佩,赵院士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震憾与鼓励。

2013年11月18日清华大学第114次学术沙龙在汽车研所301会议室举行,赵淳生院士演讲题目为“创新创业,实现中国梦”。详细讲述了超声电机技术在南航的创新发展和应用。超声电机在军事工业、航空航天、核工程技术、移动通讯、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在第三和第四部分结合自己七旬人生经历,讲述自己出身战乱年代,艰苦求学,到放弃留美生活独自一人回到中国,白手起家,一心从事科研,到身患癌症,坚持工作,到最后创新创业,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实现中国梦的全过程。讲座中赵院士所流露出的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对事业的坚持和执着、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感,深深打动了与会的每一位听众。本次学术沙龙与会的师生,除收获相关的超声电机知识外,还深受赵院士打动,真切感受中国梦所带来的正能量,师生反响热烈。

凡听过赵院士报告的师生,一致称赞赵院士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践行者。创新为治学之魂,唯实为治学之基,执着为治学之本,淡泊为治学之境。这正是时刻不忘科研报国的赵院士的真实写照。他以渊博知识、高尚品格,为新时期下中国梦的践行树立了榜样。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年过75岁高龄的他,仍然正以饱满的斗志,高昂的热情继续迎接挑战,续写人生华丽的篇章。

上一篇:关于年级部管理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初中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