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要坚守“学生立场”

时间:2022-06-06 08:45:32

化学课堂教学要坚守“学生立场”

一、问题研究的背景

教师应该有怎样的教育立场?成尚荣先生认为:“教育立场应该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题,直抵教育的主旨。”

当下,课堂教学“学生立场”存在缺失现象,对“学生立场”的理解、判断、实施存在偏差。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学目标制定具有极大的单向性,剥夺了学生理解文本的权利。第二,教学过程具有单向性,教师的“权威感”“角色感”过强,师生难以产生近距离的“效应感”。第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笼统性,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第四,教师的评价存在主观性、单一性、功利性,未能顾及学生实际。第五,教师缺乏对所有学生内在需要的了解,对“学生立场”的判断产生偏差。第六,教师对“学生立场”的实施存在偏差:有些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的过程和目的缺乏理性思考;有的教师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仅流于形式,忽视了合作形式是否与教学内容相符;有的教师安排过多的活动,看到的是热热闹闹的场面,但教师一味跟着学生走,结果是活而无效、动而无序。导致这样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的缺失。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作为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立场”上进行思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情感体验、个性差异为立足点,通过师生对话、交流、商谈,实现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学生对学习的疑惑、感兴趣的问题、理解困难的地方,都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

二、让化学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立场”的对策分析

(一)建构基于“学生立场”的课堂教学模式

1.关注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幸福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快乐上课,既是知识获取、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体验幸福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伴随着知识的获得,学生学习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学习的信心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这一切我们必须关注。

2.创建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余文森先生说:“关注知识的情境性是揭示知识本质的一个新视角。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环境的作用过程中逐步发展的过程,知识本身就是以情境为认识起点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唤起学生内心的思维向往,从而使思维得以发展。

在2011年江苏南通市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中,我执教的《 元素 》获一等奖。上课伊始,笔者创设情境:“时尚元素、中国元素是现代生活中的高频词汇,时尚元素彰显时代之美,中国元素蕴含时代特色。生活中的元素与化学上的元素含义相同吗?”这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并体会到生活中的元素与化学上的元素是有区别的。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材料,了解“元素说”的发展史,学习元素的概念,并提问:“如皋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土壤中微量元素如锌、硒等的含量及其组合正好适合人体,你认为这两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可能相同吗?理由是什么?”这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了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随后追问:“目前,我们已知的化学物质有3000多万种,而已发现的元素种类只有110多种。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提出猜想,并用你熟悉的案例进行类比。”借助熟悉的情境,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元素和物质种类的关系。

3.制定弹性教学方案,注重课堂动态生成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要求教师制定课程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和“可能发展区”之间的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与空间,充分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为教学过程的“意外之美”创设条件。

例如,在学习《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一课时,教师问:“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大部分学生认为有两种情况: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为物理变化,火药爆炸为化学变化。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说:“还有一种情况,原子弹爆炸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面对这个“非预设性生成问题”,教师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回答,再向其他学生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仅是物质变化的最简单的两种形式,自然界还存在更为复杂的变化;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进行研究的。通过这个机会也拓宽了其他学生的知识面。

4.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新课程化学教学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科学,不是用耳朵去听科学”。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立场”上开展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例如,在学习“氧化钙”这个教学片段时,我设计的问题是:“在一些食品的包装袋内,常用生石灰来做干燥剂,说明生石灰有什么化学性质呢?”然后追问“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白色颗粒粘在一起,这又是什么原因?”“有些食品使用铁粉做干燥剂,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与生石灰相比,用铁粉做干燥剂有何优点?氢氧化钠固体和浓硫酸为什么不能做食品干燥剂呢?”这样通过层层递进的追问,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加深对干燥剂的认识。

5.重视学法指导,注重习惯养成

新课程观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在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在探究中学习,学生学习方式呈现多样性、差异性,学生方法和习惯个性特点鲜明。教师要站在“学生立场”上,从听课、表达、活动、作业、思考、解题等方面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关注三维目标,促成目标达成

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构建教学目标,既要关注问题的解决,又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传统教学目标的叙述往往站在“教师立场”,阐述教师应该做什么。站在“学生立场”的教学目标应注重学生能力能否真正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教学目标和要求的表述能否更明确,能否使学生的学习少走弯路。

(二)建构基于“学生立场”的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你要学会评价学生。”课堂评价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学习状况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效果等。通过评价,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在评价的方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评价语言的生本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项智能,多项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使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色。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可千人一面,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真诚、恰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

2.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积极建构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① 引导学生学会自评。学生自评有利于启发学生认识自我,改进自我,运用自评还可减少对学生的伤害。② 引导学生互评。要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伴,从同伴的优点中发现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励学生共同发展。我们在对评价形式进行创新的时候,不要忘了一些很好的传统评价方式,如点头、微笑、眼神、口头与书面结合、当众与个别结合等。

3.注重评价标准的发展性

课堂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的引领作用应建立在质性评价上。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思维和特点,教师不能一味地将自己的意志和知识强加于学生。只有站在“学生立场”,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授之以渔,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发展。

(作者单位:如皋市外国语学校,江苏 如皋,226500)

上一篇:广西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现状调查分析 下一篇:激发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