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服务需求实证研究现状

时间:2022-06-06 05:06:43

中国卫生服务需求实证研究现状

摘要:卫生服务需求是健康需求的派生需求,是卫生经济政策制订与卫生资源配置的出发点。本文介绍了卫生服务需求的相关概念、估计方法、影响因素,通过回顾国内学者关于卫生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详细介绍了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调查分析、弹性测算、预测方法和主要研究结果,以促进卫生服务需求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卫生服务需求;需求弹性;预测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3)11-0027-03

人们希望获得健康,愿意为健康而投资,从而产生了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故卫生服务需求是健康需求的派生需求,而非单纯为了获得卫生服务。研究卫生服务需求,明确其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对卫生服务需求进行预测,可为政府卫生经济政策的制订、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1 相关概念

卫生服务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是购买愿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与此紧密相关的概念是卫生服务需要,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其中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构成对卫生服务的合理需求,无支付能力的需要形成对卫生服务的潜在需求,而卫生服务需求中由不良就医与不良行医行为引起的部分则是没有需要的过度需求。将潜在需求有效转化为实际需求,更好地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抑制过度需求,减少资源浪费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2 估计方法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数量称为需要量与需求量,目前常用疾病指标和死亡指标来反映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量,用就诊率、未就诊率、就诊人次数、住院率、应住而未住院率、住院天数、实际占用床日等卫生服务实际利用指标来反映人群的需求量。卫生服务需要量与需求量的估计通常采用调查方式获得,可以分别针对门诊服务、住院服务、预防保健服务进行估计。举例如下:

门诊服务年需要量=两周患病率×26×人口总数

门诊服务年需求量=两周就诊率×26×人口总数

住院服务年需要量=(住院率+应住而未住院率)×人口总数

住院服务年需求量=住院率×人口总数

3 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与预测

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包括健康状况、人口统计学因素、经济因素、医疗保险与保障、供给因素五大类。人口统计学因素包括人口数量、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经济因素包括卫生服务价格、收入、时间成本等。通常采用回归分析等计量经济模型将卫生服务需求量对各影响因素建模,从而确定显著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大小与方向。价格与收入是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分析需求量随价格、收入变化的一般规律,可单独考察需求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常用分析方法是采用投资模型、两部模型、行为模型等适当的模型建立需求函数,再求得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以此反映需求量对价格、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建立起卫生服务需求对其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之后,即可用该方程预测卫生服务需求。此外,分析卫生服务需求序列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来预测卫生服务需求也是常用的方法。

4 研究状况

4.1 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我国对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领域,研究最多的是“××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调查分析”,此类文献较多。从需求内容来说,大的研究方面是对门诊服务、住院服务、预防保健服务、公共卫生、社区卫生、中医的需求与利用,小的研究方面细化到慢性病或某疾病对门诊服务、住院服务的需求与利用;从调查地区来说,有对全国整体的调查、也有对省、市、县(市、区)、乡的调查研究;从针对的人群来说,主要有农村居民、城镇居民、老年人、军人、育龄妇女、儿童、流动人口、贫困人口等。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通常会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利用问卷进行调查。调查主要内容有:居民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患病情况(如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服务利用情况(如住院率、就诊率)、影响利用的因素(如就医地点分布、就医途径、就诊意向、医疗保险、未就诊原因、未住院原因)等。分析通常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将调查数据汇总统计后进行描述分析,如将两周患病率、就诊率、住院率等进行纵向与横向对比,以说明现状;二是单因素统计分析,如分年龄、分性别、分地区、分医疗保险制度等检验患病率、就诊率、住院率在各组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从而判断该变量对卫生服务需求有无影响,常用方法有X2检验、t检验;三是多因素统计分析,通常将需要(求)量如是否就诊、就诊率等对其所有可能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e回归分析,然后再判断主要影响因素、作用方向及大小。此类文献的分析大多集中在一、二层次,尤其是第一层次。第三层次的文献相对来说要少一些,而且由于不同文献的调查对象、研究内容不同,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医疗保障等影响因素的作用是不同的,如张禄生等的研究结论是湖北省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家庭人口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别;而周海清等认为家庭月收入、有无医保、年龄是影响流动人口日常患病后是否就诊的主要因素。

4.2 卫生服务需求弹性研究

我国研究卫生服务需求弹性主要采用幂函数模型,以年就诊人次数作为需求量,人均就诊费用作为服务价格,年人均收入作为收入变量,将它们均取对数后建立需求量对价格与收入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其偏回归系数即为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收入弹性的点估计值。陈心广、杨学来、刘丽娜、徐光毅等研究了我国城乡门诊医疗服务需求弹性、东营地区居民慢性病医疗服务需求弹性、深港门诊医疗服务的需求弹性等,上述研究结果显示,除经济发达地区如深圳、香港的卫生服务需求收入弹性在1以上富有弹性之外,总体而言我国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为-0.1~-0.5,收入弹性为0.2-0.9,属于缺乏弹性的状态。徐伟、周坚等用次均住院费用表示需求量,住院自付率表示价格与人均年收入变量一起,按上述方法不仅求得了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同时还反映了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作用。考察卫生服务需求收入弹性的另一种模型是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它将卫生服务需求分为与收入无关的基本需求和与剩余收入线性相关的非基本需求两部分,龚向光、梁维萍等利用该系统估计了农村居民医疗保健的基本需求支出与非基本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再利用边际消费倾向求得需求收入弹性,二者计算的收入弹性均≤0.14,说明农村居民医疗保健需求虽然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增长幅度极小。

4.3 卫生服务需求预测 国内预测卫生服务需求通常采用Box-Jenkins时间序列预测法。具体方法是:首先收集卫生服务需求的时序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若为非平稳序列,则可通过取对数、差分等数据变换方法将其转换为平稳序列;然后观察该平稳序列的自相关系数与偏自相关系数,根据其特性确定自回归与移动平均的阶数,建立合适的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以判定模型是否恰当;最后,利用通过检验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的卫生服务需求指标通常有门(急)诊人次、入院人次、出院人次、实际占用床日、病床使用率等。赵增科等根据1978-2000年山东省门和(或)急诊人次与实际占用床日的时序资料,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0,1,1)预测了此后10年山东省的卫生服务需求量。马庆波等使用全国1981―2009年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数据,建立了ARIMA(1,1,0)模型用于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变化。张柠等根据北方某特大城市三甲医院1981-2009年出院人次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ARIMA(1,1,0)预测了该医院2010-2020年出院总人次数。对医院门诊与住院工作量进行预测的文献大多使用此方法,也有学者通过建立卫生服务需求量与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来预测需求量。毛正中等以19个区域的年门诊量和年住院床日数这两个卫生服务需求量分别作为因变量,以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次均门诊费用、每床日费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大型医院的辐射作用6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两个多元回归方程后,以此预测各区域的卫生服务需求,制定区域卫生规划。

总之,鉴于卫生服务需求对政策制定与资源规划的重要性,国内学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其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但是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需求与需要不分,表面分析多、深入挖掘少,分析方法单一等,仍需进一步探索。

上一篇:无线电的监测系统与应用 下一篇:丙种免疫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明原因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