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妊娠――无心综合征1例分析

时间:2022-06-03 06:34:21

双胎妊娠――无心综合征1例分析

资料与方法

患者,30岁,因停经6个月余,规律腹痛5小时,于2006年9月16日14时入院。该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6年3月中上旬。于4月20日B超示宫内早孕,无明显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4月末阴道少许血性分泌物1次,停经5个月余自觉胎动,活跃至今。8月末发热1日,体温最高38℃,未用药,自愈。16日9时出现少许血性分泌物,伴规律腹痛,入院。孕期无不良接触史,自诉无不良嗜好。

查体:T36.7℃,R18次/分,P80次/分,BPl20/60mmHg,一般状态尚可,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宫高30cm,腹围100cm,子宫壁张力大,未扪及胎头及胎儿肢体,但可闻及胎心(130次/分)。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黏膜光滑,伸展性良好,宫颈容受100%,宫口开大2cm,骨盆内测量未见异常。B超示:双胎妊娠。血尿常规无异常,临床诊断:①孕1产0,孕6月;②双胎妊娠,无心综合征;③难免流产。

该患者于16时30分宫口开大8cm,无心综合征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形成梗阻性难产,遂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先取出无心畸形儿,重1500g,长25cm,未见胸部,其上端已呈肉团状,椭圆形,周径为20cm,表面覆盖皮肤,未见毛发,腹部短,脐带位于正中,有少许肠袢露于体腔外,下方可见女性外生殖器,位于正常位置,两下肢短,脚趾左右各五,排列不整齐。切开躯干腹侧,有少量血性液体溢出,未见心、肺、肝、脾及其他内脏,其内容物为脂肪结缔组织,有部分肠管样组织。后取出一女胎儿,发育正常,体重800g,长30era,无呼吸心律及反射,胎盘1个,约18cm×19cm×2cm,重400g,脐带胎盘附着处为1根,附着点距离胎盘2cm处分出1支连于畸形儿,娩出完整。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200ml,术后抗炎对症治疗,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7天拆线,切口二甲愈合。

讨论

无心综合征是一种单卵双(多)胎所特有的一种畸形,其中1个胎儿的心脏消失或无功能。这类畸形只出现在双(多)胎妊娠,畸形的胎儿可表现为无头、无躯干或外观为一个“肉球”。双胎中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6.81‰,无心综合症是十分罕见的胎儿畸形,约占妊娠总数的1/35000~1/40000。无心畸形的表现十分奇特,Nopolitani根据畸形程度,将之分为四类:①无心无脑畸形:有部分颅骨,面部发育不完全,可以有躯干、肢体的发育,但无心脏;②无心无头畸形:无头无胸的发育,故无心脏、腹部有发育不全的脏器,有下肢发育。无心畸形中大部分属此类,本例即属此类;⑨无心无躯干畸形:为无心畸形中最少见的一种,仅见胎头发育,与胎盘相连,亦可由颈部与脐带相连;④无定形无心畸形:该类畸形无人的形体而发育成为无定形的难以辨认的肉团,上可覆以皮肤、毛发,与畸胎瘤的区别是它以脐带与胎盘相连。无心畸形的病因尚不明确,在双胎的正常胎儿与无心畸形的胎盘间,至少有1支动脉一动脉及动脉一静脉交通支,使双胎中的无心畸形藉正常胎儿心脏的动力,通过交通支获得循环血液而生存,这种反向血流的血液中氧及其他营养成分均较低。其病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超声作为筛查胎儿发育异常的首选方法,对双胎畸形诊断的准确率可达100%。此类畸型胎儿超声检查,应与胎儿畸胎瘤、寄生胎、无脑儿、胎盘血管瘤以及子宫肌瘤等进行鉴别;同时注意包块与胎儿有无组织上的联系,活动有无一致性,并注意包块与子宫壁、胎盘及羊膜的关系等。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技术有助于产前正确诊断。随着超声仪器的进展及超声监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超声在监测胎儿畸形方面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无心综合征双胎妊娠目前最好采取保守治疗。由于无心胎儿缺乏心脏活动,供血胎儿将已利用过的血液反向灌注给无心儿,使其获得生存。供血胎儿的发育通常是正常的,但由于心脏负担重,容易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羊水过多,宫内生长受限,早产的发生率也很高。所以处理时应注意尽可能保护正常胎儿,延长妊娠期,选择适当的时期终止妊娠。

上一篇:以低血糖为表现的席汉综合征1例 下一篇:带状疱疹6例误漏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