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中,一条主线串课堂

时间:2022-05-31 01:33:17

情境中,一条主线串课堂

【内容摘要】课堂,就是我们教师的主阵地。在一定的模拟情境中,让学生们体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受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们带着兴趣进一步探究。我根据教学,课堂设计做到结合时事热点,设计主线,提炼精神;结合身边需求,营造氛围,感受文化。我们要创造性地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在一条主线情境课堂体验生活、认知导行,紧跟时代节拍,适应社会发展。

【关键词】情境设置 生活教育 课堂教学

教育的火花,源自生活的变化。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与生活摩擦才能起教育的作用。我们把自己放在社会的生活里,即社会的磁力线里转动,便能通出教育的电流,射出光,放出热,发出功。”前些天笔者参加一次省级公开课听课,感触很深,每一节课都是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展开,用一条主线串下来,有情节、有体系,在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们体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受所学知识地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同学生们带着兴趣进一步探究。带着启发,我通过《珍视集体团结》、《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两课,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并运用。

一、结合时事热点,设计主线,提炼精神

《珍视集体团结》一课,要激发学生对现有集体的热爱之情,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意义;让学生珍视集体团结,努力为集体添光彩;同时掌握发挥集体作用的方法,知道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并通过观点对比,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正确关系,能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我以上海世博会为切入口,以志愿者集体行动主线,提炼志愿者精神。课间播放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主题歌《世界》,体会志愿者队伍这个集体在成功举办世博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导入认识到世界是一个大集体,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大大小小不同的集体中。虽然本次世博会已经圆满落幕,但我们忘不了世博志愿者这个集体。如今,我们青少年被称为“海宝一代”,大家愿意加入志愿者行列,带大家一起来体验世博志愿者的生活。

(一)分组,明确共同目标

展示志愿者图片,介绍志愿者类型:

A.“小蓝莓”队――城市志愿服务站志愿者

B.“小白菜”队――园区志愿者

每组同学明确了共同的目标,发挥集体力量,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

1.每队能成功应对遇到问题,得到大家肯定。

2.针对所遇到的问题,总结出一条宝贵经验。

3.结合所遇到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一例。

4.在情境中,能成功地应对对方所出的难题。

5.全队成员面对挑战,团结一心,群策群力。(注:10分每条)

(二)共同行动――世博志愿者的一天体验行动

1.携手闯关,我出力――每组轮流答题

A.“小蓝莓”队

①你具有丰富的世博经验和相关知识,但你还是被分为一名“后备志愿者”,你愿意吗?说明理由。

②城市志愿者服务站分为风雨骄阳、询问量大的外设站和工作量小且有空调的内设站,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③遇到不会说中文也不会说英文的日本老大爷,你会怎么办?

B.“小白菜”队

①看到有人乱丢垃圾、翻栅栏、插队时,你怎么办?

②遇到游客抱怨、指责,甚至要与你争吵,你是否能保持良好的素质,微笑以对?为什么?

③做一天的志愿者,你得到的奖励是一张中国馆的预约券。正在兴奋之时,一位来自黄山的老爷爷想参观中国馆却没有预约券了,你会怎么办呢?

2.发挥特长,迎挑战――情境表演:对方模仿游客考验,你从容来应对:

(1)每位队员,为本队情境表演内容出主意,并在纸上写出来,注好姓名,交给队长;

(2)由队长组织讨论决定,选择三名以内队员表演其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项;

(3)对方派三名以内志愿者互动表演出应对措施。

3.合力致胜,我荣光――结合团队整体团结程度高给予加分。

4.结分颁奖:优秀团队奖、优秀风采奖。最后思考,为了我的集体,现在,我能做些什么?未来,我想做些什么?

通过活动,大家牢记“我是集体的一员”,团结一心,通过共同的行动实现了共同的目标,顺利完成各队任务。每个人都尽其全力,在集体生活中做到服从大局、主动承担、沟通理解、爱心互助、发挥所长,能为集体出力争光,让我们生活的集体能更加团结、更加团温暖、更加和谐!

二、结合身边需求,营造氛围,感受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在中国的举办,中外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一课,了解文化习俗的广泛内容和丰富多彩,感受文化的差异带来的行为处世方式的差异以及多方面的影响;理解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与习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处理、解决问题时态度和方法的不同,从而产生交往的障碍;培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交往能力;学会尊重各民族、各国的文化,适应文化差异,以平等的态度、开放的胸怀、宽容的态度,克服面对文化差异而带来的不安和焦虑。

首先在授课前播放《世界风光》视频,让同学们领略世界五大洲不同国家和地区风土人情,明白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坐在教室时可以周游世界,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我们身边老师出国学习,也有好多外国友人与我们学校进行交流。为大家创设一个机会,我们准备开展一个“中学生中外文化交流体验团”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了解丰富多彩文化习俗,感受文化的差异带来的影响,明白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学生的沟通与理解,推进青少年一代友好往来,进而培养国际意识与世界眼光。

活动安排:

(一)选择意向了解风情

(二)圣诞应邀出国会友

(三)春节请回家中作客

1.了解民俗,领略风情(活动一:选择意向了解风情)

根据学生希望与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团友交流,你想了解他们哪些方面的文化、习俗,介绍多国风土人情,各地文化习俗。理解民俗,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它涉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礼仪规范、娱乐爱好、风土人情、、迷信禁忌等。

2.尊重差异,增进理解(活动二“圣诞应邀出国会友”、活动三“春节请回家中作客”作对比)

先了解圣诞节、介绍春节习俗,对比中西方文化背景,并设置六个场景,让学生体会差异:

①机场见面相互问好;②到家时父母不在家;③与对方互赠礼品;④与父母共进晚餐;⑤节日里收的礼物;⑥应邀参加亲友婚礼。同学通过设计预案、情境表演,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成就一方文化,交往中我们需要尊重差异,增进理解。

3.跨越障碍,赢得微笑

了解文化教育背景,假如我们邀请的团友是伊朗人(食用清真食品,忌食猪肉)、印度人(根据宗教习惯,左手不用来致礼,不递交贵重东西,也不能把饭菜送入口中)、斯里兰卡人(点头、摇头等习惯差异),认识到如何跨越障碍,赢得微笑,争取交流活动圆满成功。

这一课,我们共同体验和交流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习俗,明白文化无界限,沟通无极限。有朋自远方来,我们需要了解文化习俗、尊重(交往的黄金法则)文化差异,带上微笑这张最好的名片,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认识和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习俗,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为行动而读书,在行动上读书”。书是从哪里来,它不仅是我们印刷好的教材,更来源于我们生活,来源于我们的行动。因为书和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并指导我们的行动。课堂,就是我们教师的主阵地,课堂中让学生能在一条主线情境课堂体验生活、认知导行,紧跟时代节拍,适应社会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研究性阅读教学 下一篇:文言文有效学习法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