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式教学在政治教学中的妙用

时间:2022-05-29 12:44:21

情境式教学在政治教学中的妙用

情境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程度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再好的方法也要恰当使用,不能生搬硬套。要想设置高质量的教学情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心理需要、思想和生活实际来设置,要紧抓教材的主要内容,使学生通过对形象事物的实际感知展开联想,有针对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逼真的情境中升华个人的情感体验。情境式教学的方式很多,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效果不错。

一、 体验式情境,感同身受

就像说过的那样,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要自己亲口尝一尝。对于一些知识,如果要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去亲自体验一下,感同身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设置一些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比如,笔者在教授量变和质变的内容前,提前准备了几个气球。课堂上请了几个肺活量较大的男生来进行吹气球比赛,让其余的学生观察气球在吹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并说说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几个男生憋足了劲吹,班级里面,欢声笑语,加油声不断。在大家的笑声中,几个原本完整的气球全被吹爆了。活动结束以后,学生很容易得到结论:一切事物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节课,不仅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点,而且课堂气氛特别好,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二、 启发式情境,开动脑筋

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想每一件事都去亲自感受,不大现实。但是,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现在的学生的知识面比起以前的学生宽得多,有些东西,即使学生没有亲眼见过或是亲身体会过,但是他们可能在电影电视中见过,甚至在课外书中见过。所以,为了教学需要,有些知识点可以以情境的形式出现,然后让学生在情境中作出选择和判断,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比如,笔者在讲授哲学与生活中价值的概念时,曾经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个旅行者在沙漠中迷了路,他走了几天几夜,也没有找到出路,最要命的是他的食物早就吃完了,尤其是饮用水更是早就喝光了。此时的他,又饥渴又疲惫。他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住了,意识也逐渐迷糊。在他快倒下的时候,他好像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给你足够的水,保你走出沙漠;一个是给你黄金万两,保你一生的荣华富贵。”如果你处于此情此景,你会作出何种选择?为什么?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了三幅图片:左面一幅是发着金光的黄金一堆;中间一幅是嘴唇干裂、极度疲惫、神情几近崩溃的游人拄着棍子站在漫天风沙的沙漠中;右面一幅是清澈的小溪,旁边放着一桶桶干净的饮用水。很快在此种情境下,学生得出结论:水更有价值,更能满足游人的需要。于是得出价值概念,价值指的是一事物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即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什么是价值判断,什么是价值选择。

三、重现式情境,情景再现

一般情况下,有的情境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它可以还原现实,反映现实社会。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参演情景剧的方式来模仿、再现某种情境,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大家认识到“学习即是生活”;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生活,学会自己去判断、去理解、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事。比如说就业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在上《新时代的劳动者》时,笔者就请学生现场即兴表演,可以原创,可以模仿影视剧。结果,效果非常不错。几个学生走在两张桌子后面当起了招聘负责人,几个学生拿着试卷当起了应聘者,有模有样地搞起了招聘会。招聘会上,现场状况不断,一个号称携带乙肝病毒的求职者被拒绝,一个漂亮女生因为是女生被拒绝,一个扮演高智商的求职者把招聘者给炒了,原因是工作不体面,待遇太差,休息时间太少等等。一场招聘会下来,应聘成功的人很少。从这些表演中,学生明白了:当前就业压力太大,为了将来自己的发展,每个人都必须要从现在起好好学习,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另外,从表演中,学生还感受到就业时要注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情境式教学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情境和问题成为激励学生积极探索的源泉。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理解和发展知识,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热情,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当然,在设置情境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注意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让情境的设置能够触动学生的情感和心灵。

上一篇:让语文课堂永远年轻 下一篇:国产卡通形象怎么赚女生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