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特长生与物理课堂的“三主四环”教学模式

时间:2022-05-25 05:47:40

体育特长生与物理课堂的“三主四环”教学模式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师“灌输式”单向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教学状况,打造高效课堂,笔者所在学校在高一推行了“三主四环”课堂教学模式。现笔者就体育特长生“三主四环”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谈谈教学体会。

一、高中体育特长生特点

体育特长生是高中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体育领域的佼佼者,但其文化成绩和普通班级学生相比差距较大。大部分体育特长生物理基础知识薄弱,对身边物理现象感兴趣,但深入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兴趣却不高,学习自觉性较低,应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不强。

二、“三主四环”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理念上做到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师为主导,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方式和学习心理引导学生学习;问题为主线,将课堂教学知识问题化,将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

二是课堂教学包含四个环节。预习环节、生成问题,展示环节、解决问题,训练环节、拓展问题,反馈环节、总结提高。

三、“三主四环”课堂教学过程

为打造高效课堂,结合体育特长生特点,笔者在上《超重和失重》这一课时,紧紧围绕教材,注重体育生对本节教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日常生活物理现象入手,以既简又精的物理问题(题目)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点燃体育生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激情。

1.预习环节,生成问题。

因为体育生课余时间都在运动场上进行体育项目专项训练,所以笔者利用课堂前半段15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预习教材中《超重和失重》的内容。以直观明了的本节教材插图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建立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物理模型,生成问题。

生成问题:生活中在乘坐电梯的时候,会有哪些感觉?哪些是超重现象?哪些是失重现象?

老师引导:电梯上升启动(加速)或下降即将到达(减速)时候出现超重现象;电梯上升即将到达(减速)或下降启动(加速)时候出现失重现象。

学生完成小组学习报告,填写互动卡。

(1)超重现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自主预习,老师引导得出: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包括加速上升,减速下降)。

(2)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自主预习,老师引导得出: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包括减速上升,加速下降)。

2.展示环节,解决问题。

各学习小组(36名学生分成7组)展示预习阶段学习成果,交流超重和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通过乘坐电梯这一身边物理实例,能建立超重和失重物理模型,用学生所掌握的本节课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问题1:质量为m的人随升降机一起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人对升降机的压力为多大?

各小组合作完成后,由各组课堂发言人展示解题过程。老师作点评,视解题完成情况(人对升降机的压力大小数量关系式为:F=mg+ma),给予各小组满分为5分的激励分。

问题2:质量为m的人随升降机一起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降,人对升降机的压力为多大?

各小组合作完成后,由各组课堂发言人展示解题过程。老师作点评,视解题完成情况(人对升降机的压力大小数量关系式为:F=mg-ma,a小于g),给予各小组满分为5分的激励分。

3.训练环节,拓展问题。

在规定的10分钟时间内,各小组成员独立完成下面两道训练题目。

(1)在弹簧秤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钩码,以加速度a做加速上升运动时,弹簧秤的拉力如何?

(2)有一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一放置于升降机的底板的台秤上,当升降机以a=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台秤的示数为多少?

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答题情况。各小组成员竞抢发言机会,在课堂上展示答题成果。老师作点评,视解决拓展物理问题情况,给予各小组满分为5分的激励分。

4.反馈环节,反思总结。

问题:当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且a=g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引导分析):此时有F=m(g-a)=0,即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这种情况被称为完全失重现象。例如:做自由落体运动或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就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本节课总结:物体是超重还是失重,是由a的方向来判定的,与v方向无关。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重力不变。a方向向上,超重;a方向向下,失重(当a=g时为完全失重)。

各小组反思本节课过程,总结本节课物理知识。老师作点评,视各小组反思总结情况,给予各小组满分为5分的激励分。

四、“三主四环”课堂教学效果

“三主四环”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老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四个环节满分为5分的加分激励下,各小组成员既合作学习又相互竞争,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点燃了体育特长生学习物理的激情。从课后检测反馈情况看,“三主四环”教学模式强化了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效果。

五、体育特长生“三主四环”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1.体育特长生课余时间相比普通学生要少,且因体育专项训练造成身体疲劳,预习环节必须在课堂上完成。

2.以直观明了的课本插图为切入点,引入日常生活物理实例,透过现象探究本质,分析物理过程。老师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以感性物理现象生成相关物理问题,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3.体育特长生物理知识基础薄弱,拓展的物理问题应围绕本节课教学重点展开,问题要精而简且数量不宜多;同时要把握好问题深度,以学生领会基础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物理思维方法为目的。

上一篇:数控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与教学方法探讨 下一篇:浅析“克强经济学”与供给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