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5-24 05:09:36

高中数学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培养具有实践探索、互助合作、思维创新等学习能力的学生,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主动、个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合作探究习惯和科学的探索方法。但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高中数学教学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被动的接受式教学方式。教师进行单项“培养”活动,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被抑制,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我认为在新课程深入实施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能力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引用生活性事例,引发学生的探究

激情

数学是一门生活的艺术,是集生活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数学知识中很多定理、法则、公理等内容,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子,是人学习的一种内动力,是诱发学生能动探究的学习动机,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培根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理念。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生活实际中的一些实例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创设学生进行探究的活动课题,激发学生主体探究的内在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活动。如在学习“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和正弦”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两座建筑物相距较远,现在要测量两组建筑物的距离,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由于学生对充满生活化的生活问题感到亲切,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能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能

动性。

二、运用丰富性内容,注重指导学生

活动

数学学科与其他基础知识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数学知识在解答其他学科知识时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其他知识的有效解决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新编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首次明确提出:为了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必修课的内容中安排“研究性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研究性课题教学时,要教给学生初步进行数学问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提供探究的问题和探究的手段。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具有研究性;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能够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得出结论,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完成,凸显学生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善于延伸和丰富教学活动,通过调查、实验、小课题研究、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体现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三、善用典型性问题,实现学生能力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提高高中生健美操短期训练实效性的探讨 下一篇:历史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