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生素养策略分析

时间:2022-10-04 01:44:33

高中数学学生素养策略分析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在每周四前确定所讲课题。课题在班内公开拍卖,教师标出此课题可获得的加分,有能力的学生都可以竞标,充当讲课活动的讲课人,讲课成功,该学生就可以获得此课堂的加分。可供选择的课题有:(1)教师讲课过程中,感到有价值又需要总结的知识点,标为课题;(2)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考虑到中下等学生未必当堂领会的知识点,当场标为课题悬赏;(3)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登记,如果是共性的(3人以上)可以申请为课题;(4)优等生的学习经验、体会、总结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申请为课题,如果有学生学习、听课(3人以上),则此课题立项。每周四确定课题后,讲课学生需在周四晚自习把讲课教案交教师当面审查,如不符合实际情况,必须进行修改或撤项。一般来讲,例题的选取应符合授课对象的实际水平,力求简单、通俗、易懂,要给学生留出有针对性的作业,留足检查、讲解的时间,争取把问题彻底弄懂。

二、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类比是联想的典型表现形式,它表现为由此及彼再及彼的思维拓展运动。学生通过类比思维可以将以前所学过的数学公式、定理和新的知识进行研究性的对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让学生通过类比和联想从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迁移到即将学习的高中数学知识上,这有利于学生快速学习新的高中数学知识。实践表明,利用类比来进行联想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启迪思维,锻炼科学的思考方法,养成严谨的推理习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范围,加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于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在讲到等比数列的时候,我就用等差数列来进行类比。我们知道,等差数列是高中生最早接触到的最简单的数列,但它也是最基础的数列,能为学生建立最初的数学模型。等差数列的规律是,从数字的第二项开始,后面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是一个有规律的常数的数列。这个数列具有代表性,揭示了数列的基本特征。解题时,我先将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书写到黑板上,请学生认真观察这两组数列,并说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利用所学过的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模型去感知新的数列,发现从第二项开始,后面每一项与前面一项的比值是一组固定常数的数列。其相同点在于后项与前项发生关系产生新的常数,并且这个数是固定的,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的关系是差,后者的关系是比。利用类比联想教学可以让学生利用旧有知识快速接受新知,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在学生进行广泛联想和类比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拓展思维习惯,帮他们建立起牢固的数学模型。这样,学生得到的不再仅仅是考试的能力,更提高了自身素质。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学习者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权威,不容辩驳,也不容质疑,就算在教师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只要是教师说出的答案,学生就会无条件地接受并记在笔记里。很多时候,这并不是教师强迫学生如此,而是在长期的师生教学中形成的思维惯式。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之间仍然存在脱节现象,教师讲完课之后,就布置作业给学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被生硬地分离开来。这就使得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缺乏必要的互动关系,因而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孤立而盲目、散漫而无章法。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就像是拥有多条路径的城池,虽然我们在经验里认为路途有远近之分,坦途与坎坷之分。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数学教学中,不应该由教师来决定哪条路是捷径,是简便方法,哪条路是最正确的道路。因为正如上文所言,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到达那个城堡,不是简单地为了获得结果,而是侧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作为学习个体的学生的个性差异所带来的思维习惯的不同与解题思路的不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学会为自己的学习掌舵;在思维锻炼上下功夫,拓展学生多向性的思维,建立灵敏的反应能力;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广阔的空间进行各种尝试。

作者:武庚欣 单位:河北省邢台县浆水中学

上一篇:高中数学与高职数学教学比较分析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技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