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视角下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

时间:2022-05-24 02:00:46

共享视角下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

摘要:责任是人生来就应当有的一份担当,社会责任之于企业也是如此,不可推卸。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化,社会责任被赋予新的内涵。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国有企业,无疑应该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排头兵,承担着公众更多的期待,但是,国有企业如何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需不断探索与完善。本文从共享的视角出发,把企业与社会置于相互联系的共同体中,通过与利益共同体的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现自身增值。

关键词:共享 国有企业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产生在美国。1895年,美国社会学鼻祖阿尔比恩・斯莫尔在美国社会学创刊号上呼吁“不仅仅是公共办事处,私人企业也应该为公众所信任”。随后,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和演变,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延伸。包括世界银行、欧洲委员会、世界经济论坛、国际雇主组织等许多国际组织或企业,都力图定义符合全球化要求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据不完全统计,国际社会不同机构和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多达37个。但本质上大同小异,衡量标准基本上都离不开道德伦理、利益相关方、社会、环境、安全和经济等核心要素。

目前,比较流行的概念是英特尔公司在2012年12月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要利用其专业优势和各利益相关方实行跨界合作,利用新理念、新方法、新组织形式、新技术等共同解决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通过建设并分享“社会责任生态圈”,催化系统性的社会创新,最终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通过共享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发展。

一、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因为其“公有性”,导致全社会对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着更高的要求与期待。2006年初,国家电网了首个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着重突出公司对建设责任央企的主动承诺。时任国家总理批示“这件事办得好。企业要向社会负责,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2008年,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正式将社会责任的履行纳入到企业日常经营的范畴。

在社会责任的履行方面,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遥遥领先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据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3)》,在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中,国有企业(43.9分)远远高于民营企业(16.6分)和外资企业(18.6分)。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于企业自身、于利益相关者、于社会公众、于社会发展都有很深远的意义。

第一,国有企业的表率作用,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整体实力。国有企业在规模、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实力雄厚,具备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时,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频出,国有企业更应该有所担当,做好表率,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做出贡献。

第二,向股东履行责任,有利于国有企业增强投资回报意识,提高运营品质。相较于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国有企业的投入产出意识没那么强,总觉得是花国家的钱。然而,社会责任的履行就要求国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变革,提高运行质量和运营品质,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向利益相关方公布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增强企业透明度,赢得利益相关方的信任,促进利益相关方参与企业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真正开始重视社会责任是近几年的事情,已经引起了国家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但外热内冷、虚假繁荣、实践困局等问题却不容忽视。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社会责任的内涵把握不准

国内外企业界对社会责任理念的接受程度异乎寻常,但是各方对其内涵理解的分歧之大同样异乎寻常。有的企业家认为,在大灾大难之时捐款捐物就是社会责任;有的认为,合规经营就是社会责任。诚然,基本的经济责任、环境保护、慈善公益、公平正义都是社会责任的范畴。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它应该有更多、更广的内涵,如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力、共享经济推动力等等都应该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之所在。

(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不完善

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改革的目标,社会责任被纳入国家意志,提高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和推进体系。以中航工业为例,近年来都在反复强调社会责任的履行,但对于成员单位来讲,这个职责到底归谁管,宣传部还是经理部,如何履行等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有些单位虽然发了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架构,但对于职责如何履行,如何推进、控制和评价等方面都不明确。

(三)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不统一

在中国,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一直以来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标准。虽然有一些研究机构(如中国社科院)或者媒体(如第一财经)出台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排名,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能适合企业的指标体系。2015年4月,首批4个社会责任的国家标准。据悉,社会责任国家标准体系有望在“十三五”期间推出。

三、国有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日益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圈。尤其是十八届五次会议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之后,对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视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起点。

(一)基于战略的社会责任管理

要把社会责任在国有企业真正推行下去,必须要纳入企业的战略层面。首先,企业领导人要转变价值理念,在战略规划之时,将社会责任与企业自身业务相结合,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同时又能积极发挥社会责任的主题,使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全新的投资工具,创造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竞争优势。其次,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要从组织结构上设立社会责任管理的专门机构,加强对社会责任的统筹管理。目前,在企业里面,与社会责任相关的职责广泛分布在经理部、经营计划、安全保卫、党群、法务等各个部门。要真正发挥社会责任的价值创造能力,必须成立一个能有效调动和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的部门。譬如委员会,要能够覆盖到公司的各个层级和各个领域,并与公司运营体系有机融合。再次,在战略控制过程中,应将其纳入战略平衡计分卡范畴,突破之前以财务指标论英雄的业绩观,应综合企业社会责任指标和其他非财务指标,从更高层面上评价企业的综合业绩,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度结合,最终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共享的商业模式创新

共享价值的核心要义在于,企业必须重新链接商业成功与社会进步,以崭新的视角发掘新需求、新产品、新顾客、新市场,以及有待创新完善的价值链管理方法。一要重新审视产品与市场。社会本身有着源源不断的巨大需求,围绕人的生活,譬如大健康、环保、教育、公共服务等都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创造共享价值的第一步就要以人为中心,持续探索社会需求,这样就有助于发现新商机,挖掘曾经被忽视的市场潜力,为国有企业变革和振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二要重新定义与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的关系,要和合作伙伴一起成长,相互强化,以实现协同效应。

(三)基于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营造

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十三五”期间,淘汰低端落后和过剩产能,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是最关键的任务。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国家战略。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环境中,国有企业更要抓住机遇,率先走出资源掠夺型发展之路,聚焦高精尖的科技领域,聚焦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领域,聚焦价值创造,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四)基于股东和员工利益的分配机制改革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股东的支持,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因此,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必须与客户、员工共同成长。今年,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开始大力推行股权改革,要求成员单位在3年之内陆续完成,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与股东、员工利益的共享。对此,笔者有几点想法:

第一,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尝试新兴业务单元,发展混合所有制。通过股权投资和业务合作,寻求优秀合作伙伴,吸引整合外部资源,拓展新兴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公司各划小单元的经营自主性,增进责权利统一。

第二,改革生产组织模式,划小自主经营单元,打造自主经营主体。结合各成员单位的特点和业务性质,开展划小单元核算,自主经营承包试点改革等,对促进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公司可持续增长目标的全面实现以及企业员工客户价值的共同增长都具有核心意义。

第三,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利益共享的人才激励机制。结合各单位具体的业务特点和岗位属性,区分工作难度与强度,建立分专业、分岗位的绩效薪酬分配制度。对照外部同类企业的薪资行情,滚动调整公司岗薪标准,增加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有效保有内部人才。适时开展新兴业务单元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吸引并保有公司转型业务所需核心人才,建立人才长效激励机制,实施核心员工持股、虚拟股权、项目分红等多种激励方式,激发团队的活力和能动性。

责任永无止境。履行社会责任是党和人民赋予国有企业的重要使命。在目前国有企业“瘦身健体”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一种社会责任;如何做优做强主业,是一种社会责任;如何保住员工的饭碗,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如何回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还是一种社会责任。

四、结束语

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对于国民和国民经济的影响重大,特别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企业,甚至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虽然很多国有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但是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将企业效益的增长与社会贡献最大化同步,将员工价值的实现与个人收入、企业效益同步,建立健全制度对此加以保障。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中国国有企业还有很长、很艰巨的路要走,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国有企业也应作为表率和先锋,成为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排头兵”。

参考文献:

[1] 刘凤军,杨葳,赵先阳.关于大型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调查与思考――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J].科学决策,2009(3):24.

[2] 赵艳荣,叶,李响.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J].企业经济,2012(9):8.

[3] 王勉,谭金琼.共生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与共享价值创造途径.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3(2):15.

[4] 胡道成,张德俊.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综述[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2.

[5] 赵丰年.企业社会责任的宏观经济动因与促进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35.

上一篇:内地游学联盟大会暨游学推广活动在青岛召开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状态分析及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