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05-20 05:48:04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摘 要]本文就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的有效性已经被削弱,其作用主要是冲销外汇的增长。另外,从其他方面来看,存款准备金的有效性有一定的时滞,短期的效果不明显,长期有效。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有效性;时滞

[中图分类号]F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045-03

1 引 言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整金融部门主要是各银行的可贷资金,进一步控制货币供应量,最终达到稳定经济运行的作用。由于乘数作用的存在,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调整能够引起货币供应量大幅度的变化。目前我国的货币乘数是3.9左右,而在最近一次的0.5%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大约冻结了3700多亿元的可贷资金,通过乘数作用就会减少上万亿元的货币供应量。从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央行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连续12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从初始的16%调整到历史最高点的21.5%,这期间冻结的资金量是巨大的,但是从市场的表面情况来看,这每次上万亿元货币供应量减少的影响似乎非常微弱。是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失效了吗?下面就从不同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

2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的反应

2.1 M2持续增加

M2是衡量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指标,一般被看做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量化指标,通过对M2的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7年至今,M2除了在2011年4月和7月出现了负增长以外,总的趋势是增长的。而在这期间,从2007年1月到2008年9月存款准备金率在上升通道,2008年下半年通过连续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直到2009年这之间都没有进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2010年至今,连续12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图中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可以看出,无论是2007年还是2010年以来的调高存款准备金率都没有遏制M2持续增加的势头,反倒是在2008年年底 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政策还未落实的时候,M2在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下有了非常明显的增加,这是否说明存款准备金率调低的效果比调高更有效?

2.2 CPI高居不下

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流通中的货币过多。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要回收市场中的货币,从而抑制通货膨胀的恶化。

排除其他方面的原因,仅根据2007年至今的CPI与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看,从2007年1月到2008年4月,CPI的走势竟然跟存款准备金率的走势相同,CPI上升,存款准备金率也在调高。从2008年9月存款准备金率开始调低,CPI也在走下行路线,到了2009年年初竟然是负的水平。而从2010年至今,存款准备金率一再上调,CPI也是一升再升。这虽然不能说明存款准备金率在当期对CPI产生正的影响,但是在当期它们之间的负相关是不明显的。刘吉,吉慧鸿(2009)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CPI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对核心CPI有负的相关性,但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也说明了单纯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不能立刻有效地控制当期CPI的走势。

2.3 新增贷款快速增长

对于新增贷款对于存款准备金率的反应,我们主要讨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的反应,也就是图2中第一个和第四个区域的部分。这两个区域的新增贷款的走势都是增加的,然而,从第一个区域和第四个区域的平均月新增贷款增长率来看,分别为1.26%和1.39%,这说明第四个区域的贷款增长率要高于第一个区域,这从图中曲线的倾斜度也可以明显看出。另外,虽然这两个区域存款准备金率都是上调的,但是,两者上调的基点是不同的,第一区域是从9.5%开始到17%结束,而第四个区域是从15.5%开始到21.5%结束,两者比较起来,第四区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冻结的资金更多,对贷款的影响在理论上应该也会更大,所以至少在图中第四区域的曲线应该更加平滑一些,而实际情况却是更加陡峭。这似乎说明这一轮的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对新增贷款的影响是不明显的。

2.4 五大行利润的增加

调高存款准备金率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应该是以利息收入为主的银行业,在这里我们以五大行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业的影响。通过2010年五大行的年报可以得到以下信息:从净利润增加速度看,最高的是农行达到了46%,其次是交行的29.82%,最低的建行也有26.4%;从净利息收入看,增速最快的也是农行,增加了33.3%,最慢的是建行,为18.7%;从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来看,最高的也是农行,达到83.4%,最低的是中国银行,也有70.07%。从上面一组数据基本可以得到三个信息:①五大行在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调的2010年中,净利润增长依然强劲;②净利息收入仍然是营业收入的主要部分;③净利息收入占比高,增长快的农行净利润增长速度明显比其他行增长快。对于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受影响最直接也应该是最大的就是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了,因为,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直接压缩了银行的可贷资金,可贷资金减少后相应的利息收入也应该是减少的,可2010年五大行的年报却是利息收入强劲增长。

3 为何市场对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有如此反应

3.1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冲销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顺差

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认为一个国家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的稳定三者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我国目前在表面上看来是在控制资本的自由流动而实现汇率稳定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在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下实现了双顺差,并且实行的是强制结汇制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了资本流动呈现单向自由化,即人民银行的外汇储备增长是以人民币等值投放为代价的。这造成了外汇储备的增长成为本币投放的主要闸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已经严重削弱。也就是说,我国当前事实上被迫实行了汇率稳定和资本单向自由流动(流入)的政策组合。这一组合造成了基础货币通过外汇占款大量被动投放。通过2007―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出,2007年顺差一共是412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万亿元左右,而2007年存款准备金率一共上调10次,累计上调5%,根据当时的M2计算,大概能够锁定将近2万亿元;2010年为了冲销顺差大概要投放3.4万亿元,而2010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6次,累计上调2.5%,大概能够锁定1.7万亿元。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调,而M2的值却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率和新增贷款的增速也并未减缓的原因了。

3.2 民间借贷规模激增,削弱存款准备金的作用

在银行贷款受到限制,本身就存在贷款难问题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显得尤为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显现出了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根据央行的统计,2010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14.27万亿元,同期的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额为7.95万亿元;2011年上半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为7.76万亿元,同期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为4.17万亿元,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比例继续降低。这些已接近全社会融资总量“半壁江山”的银行外资金基本上都是由民间资本构成,而民间借贷资金是不受存款准备金影响的,相反,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它们的市场规模就会越大。这些民间借贷资金流向实业的大概占1/3,其余基本上流向了以炒房、炒矿为主的“炒家”手中,而他们正是助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3.3 存贷利差增大,提升利息收入“质”的增加

从存贷款结构方面分析,2010年由于受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影响,存款总体呈活期化态势,贷款以中长期为主。其中,2010年新增住户存款中活期占比为56%,非金融企业全年活期存款占比为55%。2010年年末,新增住户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为69.46%,非金融企业全年中长期贷款占比为56.38%。活期存款与一年期贷款的息差非常高达到了5%以上,而与中长期贷款的息差更高,所以存款的活期化和贷款的中长期化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大的赢利空间。所以,虽然存款准备金率处于高位,由于存贷结构的变化,我国银行业的利息收入仍然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另外,我国存款准备金存放央行是有利息补偿的,利率是1.62%,高出活期存款1.22%,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商业银行的付息成本。

3.4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成为银行收入新的增长点

从五大行2010年年报中对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描述都表达了一个类似的意思――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快速增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存款准备金率处于高位的背景下,各大银行都在积极优化收入结构,减少对利息收入的依赖性,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为增加银行营业收入提供新的支撑。

4 总 结

总的来说,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仍然以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模式,实行强制结汇的手段,每年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上的双顺差造成了存款准备金制度更多是为了冲销流入我国的外汇。2011年上半年我国的贸易顺差同比减少1642.5亿美元,2011年7月的M2就出现了负的增长,而存款准备金率从7月以来也停止了上调,这说明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已经被削弱,主要是冲销外汇的增长。另外,从其他方面来看,存款准备金的有效性有一定的时滞,短期的效果不明显,长期有效。这对存款准备金工具的使用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央行具有长远的考虑。

[基金项目]该项目为李敦祥主持的桂林理工大学人才引进项目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李敦祥(1962―),男,广西陆川人,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广西经济;时智远(1985―),男,河南郑州人,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郭润寒(1986―),女,湖北武汉人,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上一篇: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何抓住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下一篇:外汇储备供给之国际收支各账户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