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信息工程类专业校企互动协同创新探讨

时间:2022-05-19 07:46:43

地方院校信息工程类专业校企互动协同创新探讨

摘 要:针对地方院校信息工程类专业,提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校企互动协同创新模式,分析地方院校信息类工程专业特点及其协同创新需求,探讨校企互动协同创新模式,介绍校企互动协同创新的若干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协同创新;校企互动;信息工程;地方院校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7-0009-05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 言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人类社会迅速由IT时代向DT时代转型。信息工程类专业直接面对新兴产业技术变革,社会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生了新的需求。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需要注重思想转变,在工程类专业教育中进一步凸显“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优秀人才,面向社会需求开展研究工作”的价值取向。然而,当前高校工程专业的运行管理模式中,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有一套完整的运行与考核体系,而企业科技创新的目标主要是提升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如无有效模式支撑和机制保障,校企之间容易因模式失配和缺乏有效互动而脱节,为此,亟须对工程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索。

1 地方院校信息工程类专业特点及其协同创新需求

“互联网+”、大数据等产业技术革命的兴起,使得信息工程类专业之间以及信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1],单一学科在面对现实复杂工程问题时往往力不从心。信息工程类专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近年来兴起的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都属于该大类范围。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高校和企业对人才联合培养及科技创新产生了新的需求,高校亟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如何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高校信息工程类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是每位高等教育从业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发源于计算机专业的MOOC教育模式通过信息化教学新环境[2],为信息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提供了一个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的平台,成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专业实践教育所需的生产环境、团队协作等沉浸式学习环境MOOC模式则无法解决。

从国家教育科研政策战略导向层面,教育部自2011年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各地方省份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呼应,相继出台和实施若干举措。以湖南省为例,相继出台《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管理办法》《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旨在创建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条件和技术创新氛围,并在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应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地方院校主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提升地方院校工程类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及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促进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的融合十分必要[3]。只有综合利用高校的学科人才优势和企业的产业基础,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提高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水平,支撑区域企业的工程技术研发与实施,才能将学科专业基本理论与当今广泛应用的专业技术、前沿技术接轨,使学生在校园教育阶段就可以参与和完成工程实践,培养与塑造出通专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整个产业的发展不断输送血液。

综上分析,信息工程类专业种类多、发展快、与经济社会联系紧密,校企产学研合作乏力将导致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行业企业培养环境缺失,同时也导致教师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服务、技术支撑等科研成果的严重不足。大力开展校企融合的协同创新是提高地方院校信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2 校企互动协同创新教育模式

在“面向企业需求培养优秀人才,面向企业需求开展研究工作”的价值取向下,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协同创新得到越来越多地方院校工程类专业的认同。然而,现行校企协同过程中往往又存在价值目标、管理模式、考核指标等方面的冲突和障碍,如校企双方协调不畅则容易需求脱节,难于有机融合,这也是现实场景中一些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无法有效运转的症结所在,因此,有必要对校企互动协同创新模式进行探索。

2.1 校企互动协同创新的总体思路

信息工程类工程专业因为学科特点,研究生培养工作与产学研合作的具体实施工作紧密相关[4]。在研究生培养基地与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平台建设上,迫切需要从思想导向上进行转变,凸显面向社会经济重大需求和工程实践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工作的价值取向,并将该价值取向渗透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产学研合作的各个环节中。为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应将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专业属性和附加的公共利益诉求和企业的科技创新需求、市场竞争力提升诉求整体考虑,通过协作、共享、沟通、互助的方式实现良性互动,从而推动产教融合协同创新[5]。

图1所示为校企互动协同创新的总体思路框架,从人才培养、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建设3个方面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值得注意的是,D中3个维度的举措在实施过程中不是孤立的,而是实质融合、互相支撑的,对高校而言,人才培养是根本,也是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支撑,而对企业而言,人才培养、学科交叉最终都是为企业解决问题。各个维度的发展其最终目标都是为解决重大社会经济需求和关键工程技术难题服务。

2.2 校企互动协同创新的关键举措

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是促进校企互动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

(1)协同创新的科研平台建设。面向区域优势产业积极开展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是凝练高校工程学科研究方向、整合高校人才队伍和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克服科技资源“碎片化”,利用优质社会资源和重大任务培养人才,办出专业特色,提高就业质量,力求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体化融合。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设有计算机、电子通信、自动化等多学科专业,拥有“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等高等级科研机构,依托已有基础开展了系列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针对上述目标,在平台建设方面,积极谋求与省内知名高校和企业合作,联合建设了系列部级、省部级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依托平台,取得了校企互动协同创新的若干成效。表1为近年来成立的主要校企合作平台。

在已构建的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平台基础上,除最大限度地执行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对协同创新明确的支持政策外,协同体单位在自身现有的条件和能力范围内,给予协同创新平台充分的政策支持与保障,使之成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政策汇聚区,成为改革发展的实验区,在服务重大工程需求和解决重大工程科技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真正体现协同创新的优势。例如,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与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同时建设有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在产学研和人才培养平台融合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以863项目“典型钢铁企业MES及产销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钢铁企业集团生产管控数字化应用示范”、国家节能减排技术研究项目“典型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一体化系统研究及开发”、工信部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项目“钢铁企业供应链协同信息平台建设”为背景,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在科技攻关、联合人才培养、知识产权成果申报、省部级奖励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2)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全国高校正积极参与工程教育认证,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是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在OBE教育系统中,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清楚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这些预期目标。学生的产出主要体现在能力的掌握而非传统的教师经验传递,作为工程专业而言,最重要的能力即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这里的复杂工程问题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简化的问题,而更强调企业生产实践中真正面临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校企互动协同创新与OBE天然融合,因此有必要大力推进基于产出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

湘潭大学对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一贯重视,2012年即开始积极筹备参与工程教育认证,继2015年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认证后,2016年自动化专业成为首个通过认证的信息类专业,随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两个信息类专业的认证申请同时被受理,2017年两个专业将同时接受后续阶段的评估。

针对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以及地方院校信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大力提倡以区域、社会重大工程需求和企业面临的关键工程技术难题为导向,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同时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人才。只有在各个层面大力倡导工程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才能有效促进地方院校工程类专业建设目标与企业需求的有机融合,推动校企互动协同创新,最终促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为此,上述两个参与认证的专业都开始从工程专业科研与人才培养一体化角度思考专业建设问题。通信工程专业构建了电源复杂工程问题课程群,基于专业领域一个相对完整的复杂工程系统――DC-DC电源系统,通过前后衔接的系列课程,按照从分立到联合的机制,系统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构建了网络与信息安全、面向领域的软件工程等几类复杂工程问题,从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实验项目几个层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力求从不同角度实现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促进人才培养导向的教学和学科发展导向的科研之间的有机融合。

(3)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急需培养跨学科的应用型工程人才,但在目前高等教育普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多学科交叉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各方面的发展壁垒,如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传统的院系设置等。对此,我们通过学位点交叉设置和工程项目驱动科研的方式进行了若干探索和实践。

针对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与数学学科协同,设立了计算智能二级学科博士点;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协同,设立了过程工业优化与节能二级学科博士点。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和交叉设置学位点,直接从企业生产中发掘和提炼工程技术难题,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有价值、有深度的创新研究课题,目前培养的已毕业博士生5名,硕士生20余名;从工程问题中提炼技术要素设计创新训练项目20余项,为在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提供支持;此外一大批本科生进入企业开展生产实习,或以企业问题为背景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目前,正在启动与统计学专业在大数据处理方面、与法学专业在大数据知识产权方面开展交叉协作培养复合型人才。

对于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我们的一点体会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主要针对科学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如果长期从事单一学科科学研究和教学,知识面相对狭窄,要深刻理解学科交叉的内涵并非易事。这种理解要在一个具体科学研究项目,或者提出一个新的科学研究理念时得以体现出来。当案例研究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当深入到具有一定实质性“创新”意义的研究方向,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正是产生重大创新成果的途径之一[6-7]。具体而言,要循序渐进鼓励和发展捆绑式学科交叉、渗透式学科交叉和螯合式学科交叉等不同程度的交叉创新机制,不必苛求一步到底,也不应停滞不前。

2.3 校企互动协同创新的若干管理政策

为实现校企互动协同创新,还需从学科专业层面进一步提升,在更高层级的政策层面保障上述措施得以实施。为此,从管理政策层面,需将教学与科研协同规划,通过协同创新平台的引导,使学科研究方向聚集;团队聚集后联合开展研究,获取更多的科研资源和企业认同;通过方向的聚集和专业定位的明确,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的教学规范、校内学习与到工业界学习相结合等工作就能事半功倍,并与科学研究工作相一致,一举多得。为加强产学研科研工作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湘潭大学从2016起设立了“产学研提质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主要是按照湖南省“做强主导产业、做大先导产业、培育新兴业态”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思路,针对湖南省确立的主导和先导产业,以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资助一批项目用于开拓产学研合作市场,对于获得资助的项目,在启动资金、团队建设、专业发展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从管理政策方面,还需研究建设分类评价机制,形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f同和激励环境,例如在职称评审和科研奖励等高校教师关注的核心事务上,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工作的特点,实行分类评价。就湘潭大学而言,近年来在鼓励本科专业参与工程教育认证、扩大研究生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确定产学研课题、专利成果转化等在职称评审中的可量化认定标准这些方面都相继出台了措施。在目前众多高校办学重心下移、管理重心下移等改革措施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三位一体的适合工科院系发展需要的评价机制正在逐步形成,这些措施均有利于形成校企互动协同创新的激励环境。

3 结 语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力开展校企互动协同创新,在平台培育、管理模式、探索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产生了较积极的效果,并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尽管如此,相关模式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伟珍, 陈炳森. “校企互动、三层递进”培养机电类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 装备制造技术, 2016(3): 188-190.

[2] 张艳, 刘亚. 大数据时代MOOC对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影响[J]. 计算机时代, 2015(3): 69-71.

[3] 张弘. 落实四合作 实现校企互动机制常态化[J]. 中国高等教育, 2012(24): 46-47.

[4] 焦竹青, 张小芳, 何宝祥,等. 电子信息专业“校企互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32): 40-41.

[5] 李张珍.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研用对接机制探析: 基于美国北卡三角协同创新网络发展实践的考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1): 34-38.

[6] 李阳, 罗美林. 多学科交叉智能信息处理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新思考[J]. 计算机教育, 2016(10): 113-116.

[7] 徐跃杭.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培养探索和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 123-125.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下一篇:《中国日报》南海仲裁案报道的积极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