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双边NTBs类型及实施强度分析

时间:2022-05-14 07:27:52

中日双边NTBs类型及实施强度分析

经过八轮GATT多边谈判,各国关税水平大大下降了,而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简称NTBs)具有灵活性、隐蔽性和有效性,作为保护手段和管理贸易工具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在制造业NTBs几乎取代了关税措施。日本从1993年以来一直位于中国对外贸易伙伴国的前3位、出口目的地的前4位、进口来源地的第1位。而中国也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并于2006年成为其最大的贸易伙伴,连续多年成为日本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因此,分析研究中日双边ntbs实施类型和强度,有利于中日有效开展双边贸易,并且有助于中国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有效应对贸易保护问题。

一 、NTBs的分类及量化方法

NTBs是指一国政府采用除关税外的各种方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和手段的总和。NTBs种类多样,形式各异,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本文研究采用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UNCTAD)的分类方法,将NTBs分为6章,见表1。其中核心NTBs措施包括价格控制措施、金融措施(4170除外)、数量控制措施(6170、6270、6370除外)和垄断控制措施;非核心NTBs措施包括自动许可、技术措施和4170、6170、6270、6370。现有NTBs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技术措施使用剧增,其他措施使用下降,非核心措施使用比例上升,核心措施使用比例下降。

NTBs的量化方法主要有频率类方法、价格比较法、数量影响法和福利影响法。其中频率类方法包括频数比率、覆盖率指标,频数比率=受到一种或一种以上NTBs影响的关税税则号数目/关税税则号总数,可以衡量NTBs实施强度;覆盖率=受一种或一种以上NTBs影响的进口金额/总进口金额,可以衡量NTBs覆盖范围;两个指标都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如一国总体情况或特定部门、特定类型商品进行计算分析,数值介于0到1之间,越大表示NTBs实施程度越高。后三种方法对数据质量要求高,鉴于篇幅有限故不赘述。

二、中日NTBs的实施类型及强度分析

(一) 中日双边NTBs实施的总体情况

NTBs数据来自UNCTAD的TRAINS数据库,采用频数比率指标量化及分析NTBs实施强度;中日双边NTBs仅有2001年的数据,不过该年中国入世,可作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起点,故分析仍有必要、有意义。

中国对日本实施NTBs的总体情况见表2,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主要使用价格控制措施、数量控制措施和技术措施,其中价格控制措施以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税为主,技术措施使用最多。第二,使用频数比率较高的三种NTBs依次为8159检验检疫要求(0.106)、6160与特殊进口授权相结合或被其取代的许可证(0.087)、6210全球配额(0.048)。第三,国家计划管理性措施实施程度较高,如对机械电子进口招标、进口登记和进口检查。

日本对中国实施NTBs的总体情况,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主要使用价格控制措施、数量控制措施、垄断控制措施和技术措施,其中价格控制措施采用其他差价税措施,数量控制措施使用最多,垄断控制措施为日本单边使用、中国未使用。第二,使用频数比率较高的四种NTBs依次为6160与特殊进口授权相结合或被其取代的许可证(0.0588)、3390其他差价税(0.0258)和6271为保护人类健康实施的配额(0.0258)、6278为保护国家安全实施的配额(0.0242)。第三,以保护人类、动植物健康及安全、国家安全的名义,针对比较具体的产品实施NTBs,如针对海洋哺乳动物及其制品、鲑鱼和大马哈鱼及其制品、绢丝等实施的NTBs几乎覆盖了70%的NTBs措施。

(二)中日双边21类商品的NTBs实施情况

中日双边对21类商品的NTBs实施频数比率见表4,将NTBs实施强度分为五个层次,第1-5层次NTBs实施强度依次降低:第1层次实施高强度NTBs,频数比率在0.3以上,第2层次实施较高强度NTBs,介于0.2-0.3之间,第3层次实施较低强度NTBs,介于0.1-0.2之间,第4层次实施低强度NTBs,介于0-0.1之间,第5层次不实施NTBs,频数比率为0。

由表4可以看出,两国对21类商品的NTBs实施特点为:第一,主要对比较劣势产品实施高强度或较高强度的NTBs。中国对技术、资本密集型等比较劣势产品实施高强度的NTBs,对与日本有竞争性的产品也实施较高NTBs;日本对资源性、劳动密集型比较劣势产品实施高强度的NTBs,但依赖于进口的部分比较劣势产品则实施低强度的NTBs。第二,主要对比较优势产品实施低强度或者不实施NTBs。第三,对进口比重小的产品不实施NTBs,其中日本还对严重依赖进口的产品不实施NTBs。第四,中国NTBs实施的总体强度高于日本,原因是日本经济比中国发达,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早于中国,但日本在部分产品上实施的NTBs强度也高于中国。

三、 启示

2001年以后中国按照入世承诺在2005年底前取消400多个税号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特定进口招标、数量限制措施等,修改清理了计划性贸易措施。而日本NTBs技术、数量措施等日益加剧,存在不合理、歧视性问题,针对机电、电子电器等中国出口增加的产品,技术性措施也不断修改和增加。在中国NTBs减少而日本NTBs日益严峻的形势下,需要本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应对NTBs:一方面,政府构建合理的非关税措施时应多采用非核心措施,如技术措施、自动许可和考虑保护人、动植物安全健康等因素的措施;产品选择上应结合产业政策和本国比较优、劣势,针对重点产品、具有战略意义产品和比较劣势产品合理构建非关税措施,降低或取消依赖进口的原材料等产品以及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较强的产品的NTBs;应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基本标准体系,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对日本NTBs的研究与相关信息动态追踪并及时公布,特别是我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如食品、鞋类、纺织、机电等;对于日本不合理、歧视性的NTBs政府应该积极进行沟通并消除壁垒、降低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努力达到相关标准、提高竞争力;积极应用合理的非关税措施如反倾销等;分散出口市场,避免因市场集中于日本导致出口剧增而遭受更严厉的NTBs。

上一篇:温州民营企业“走出去”路径选择 下一篇:我国能源安全形势与能源企业对外投资动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