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营企业“走出去”路径选择

时间:2022-03-26 03:27:45

温州民营企业“走出去”路径选择

通观温州民营企业当前的跨国经营活动实践,可以发现,温州企业海外经营战略具有显著的渐进式发展特征,即:立足本国市场,选定一个务实的发展目标,同时结合自身产业特征,通过充分发挥其传统轻工产品的比较优势来寻求国际市场上的缝隙,“先易后难、逐步升级”。这是一种带有温州模式色彩的海外经营战略,也是实现温州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面对当前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温州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路该怎么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凭借海外温州华侨优势逐步“走出去”

温州是一个人口流动性很大的城市,有五十多万温州人分布在世界65个国家,拥有大规模善于闯荡、敢冒风险、积极创业的海外温州华侨的支持,是温州民营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境外的温州人大多从事与温州本地类似的产业,如做服装、做皮革等。由于他们既了解温州市场的信息,又熟悉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市场需求特点和社会环境,而且拥有温州人特有的商业头脑,自然就成为温州民营经济对外贸易的“推销员”,在促进温州产品不断地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又使国际市场的最新市场信息迅速地反馈给温州,有利于温州民营经济在国际化过程中准确把握国际市场的脉搏。温州企业的海外营销沿承专卖营销的成功经验,不断在国外开出自己的专卖店。康奈集团作为温州最著名的制鞋企业,从本世纪初开始实施构建全球终端网络战略。2001年1月温州康奈鞋业第一个代表温州乃至中国在时尚之都巴黎的第19街区开出了专卖店,迄今为止,康奈已在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葡萄牙、比利时等7个国家建立30多家专卖店。康奈的专卖店大多是由当地的温州华侨开的,由他们出资开店,康奈和当地人成立合资公司,帮助他们做市场推广。

二、建立海外营销战略联盟集体“走出去”

温州企业通过建立海外零售分销策略联盟打开海外市场,以温州企业为主在巴西开设的“中国商城”是这种模式的成功典范。1998年,温州人在巴西圣保罗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境外专业商品市场――巴西中华商城。此后几年间,又先后在喀麦隆、荷兰、俄罗斯、阿联酋、蒙古、美国、英国、芬兰等国家的一些主要城市设立了15家市场。温州只要一家企业“走出去”,跟随而至的就是十几家几十家企业,充分发挥了专业市场的集聚效应。1998年至今,温州通过境外市场,将1000多家企业和经营户带出国门。比如2003年开业的迪拜中国轻工城,3层容纳了100多家商铺。2006年下半年开业的芬兰北欧中国城,一期有1万多平方米,二期完工达10万平方米。在莫斯科最大的商品交易ACT市场中,温州有近2000人在做皮鞋、旅游鞋、服装、袜和日用小商品等生意。其主要做法是:产品性质相近的制造商,对海外零售业给予融资协助,辅导传统产业。例如运动、休闲鞋相关产业建立零售渠道策略联盟,从构建国外市场渠道的基础工作做起,结合从业者力量成立海外销售公司,并且共同创建品牌,在初期占领某一市场后,逐步扩大销售范围,集中企业的合力各个击破。

随着温州经济水平的提升,境外中国商城也在悄悄变化。这些商城的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从占领低端市场到涉足中高档产品,呈现出新的跨越式发展。

三、实施海外“绿地”投资主动“走出去”

由于对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把握上要优于资本运作,温州一些民营企业选择了到海外新建设厂,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到反倾销目的国新建设厂,这是规避反倾销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想法最初来自一起反倾销案例。当时,欧盟宣布不得将使用一种胶合剂的鞋类产品输入欧盟,而戚立胜等温州制鞋业主前往欧洲考察时却发现,当地所有超市都在销售这种皮鞋,而这种材料其成员国的制鞋企业都在使用,只是不允许中国产品进入市场。戚立胜决定到欧洲某国投资设厂,以“本土”企业身份直接在其国内生产销售各类皮鞋,借以绕过贸易壁垒。2003年6月,戚立胜经浙江省外经贸厅正式批准,设立境外加工贸易项目。由于设备、产品的本土化,使得当地无法对我国企业的产品设置“防线”。此外,零配件出口的税率远远低于产品,还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这样“一举多得”的境外投资模式受到了许多温州企业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温州企业“走出去”水平的不断升级,从原先单个企业海外摆摊设点,变为现在多个企业联合在海外建立、投资工业园。2006年9月,温州市的康奈集团与黑龙江省东宁吉信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斥资20亿元,在俄罗斯乌苏斯克市建设占地2平方公里的远东康吉工业园。该经贸合作区顺利入围第一批国家重点境外合作区项目,这是由中国企业建设的第一个境外工业园。在鞋服等传统制造业走出去的同时,温州市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企业也大胆瞄准高端市场,投身建立海外工业园的潮流。2007年5月11日,温州乐清的通领科技集团在美国亚特兰大市拉玛郡的工业园区项目奠基建设,一期工程占地约1300亩,总投资1亿美元。企业借助这一渠道在美制造、销售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温州高新技术产品。

四、通过“借船出海”途径借力“走出去”

接受国外企业的委托加工,从事贴牌生产(OEM)是“温州制造”与跨国公司优势互补的一贯做法,也是温州企业“借船出海”的重要途径。其主要做法是,发挥自己在配套能力、原材料成本、灵活的市场机制、配件物流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规避在技术研发、品牌推广方面的劣势,将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品牌优势相结合,从而实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在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在温州服装、鞋业、打火机等行业,由于先进生产线和高新技术工艺集中,品牌知名度提高,吸引了大批有加工需求的国外客商,通过贴牌加工,温州企业逐步进入海外市场。服装业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温州服装行业至少有60%以上的企业一边在打自己的品牌,一边做贴牌加工。利用这块资源,即使每个企业贴牌加工只20%,但在260多亿元的服装业年产值中,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块巨型“奶酪”。 例如,丹顶鹤、华士、法派等服饰公司为弥补定单的不足,开始了向贴牌加工的方向转移,奥奔妮等服装企业也以贴牌方式扩大出口额度,进军国际市场。制鞋业方面,温州奥康集团不仅为意大利最大制鞋企业GEOX加工全球市场产品,更将参与其在亚洲市场销售产品的设计开发;GEOX 则允许奥康通过其全球的网络推荐并销售奥康品牌产品,奥康因而得以借道进入欧洲市场。另外,温州打火机行业已成为世界打火机市场的“生产车间”,法国的“都彭”,韩国的“松树”,德国的“哈德森”,日本的“广田”等众多国际知名打火机企业在温州进行贴牌生产。

五、兼并收购海外企业大步“走出去”

虽然兼并收购是欧美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战略,但温州的民营企业并非无所作为。凭借传统轻加工产业的制造优势,以及相当规模的民间资本,温州民营企业通过海外兼并收购加快了其进入海外市场的进程。例如,温州制鞋企业哈杉鞋业收购了具有50年历史的意大利制鞋企业Wilson鞋业,作为在欧洲的一个窗口,并以此作为基础建立了鞋类研发中心,使哈杉的研发与世界流行同步;哈杉还在尼日利亚设厂,利用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并避开了尼日利亚对中国鞋品进口的控制;收购台湾立将贸易有限公司作为子公司,有效地利用了立将贸易有限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营销网络。

当然,收购国外企业有较大的风险,比如由于文化、市场、法律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而不能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则有可能使得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例如今年上半年温州乐清的一家企业本打算以1.5亿元收购法国的一家企业,谈判已经进入尾声,结果按照法国的法律,需要支付法国这家企业73名工人的安置费,每人15万欧元,咨询了相关的法律人士才得知,在法国,连这些工人的家属也要一并支付安置费,这样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结果收购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总的看来,在全球化浪潮中,温州民营企业为融入国际大家庭正在进行着各种尝试,这当中有单一模式的选择,也有多种模式的有机结合。这些海外经营战略既使温州民营企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利益,看到了“走出去”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也使其能够充分利用温州的资本与市场资源,有力地推动了温州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对今后温州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上一篇:开放条件下浙江省国际贸易风险分析 下一篇:中日双边NTBs类型及实施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