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着眼点

时间:2022-05-13 09:43:51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着眼点

〔关键词〕 数学教学;有效提问;

学习兴趣;分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3—0067—01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提倡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实施这种教学引导呢?康托尔指出:“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因此,“有效”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抓住契机,设计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一个内容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设置“障碍”问题,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冲突”。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只有提问形式使学生喜闻乐答,能激发学生的疑问,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才能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问题的趣味性,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案例1】 在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内容“平行四边形”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及什么是对边、什么是对角”的知识后,就组织学生开展“搭一搭”的数学活动。在学生搭好“平行四边形”后,教师组织评议,然后作如下引导:

师: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生1:我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先搭一个长方形,再拉一拉。

生2:我认为是选4根对边相等的小棒。

……

“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极大的探索空间,这样的提问无疑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巧妙地使学生认知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

二、化“直”为“曲”,优化提问方式,引人入胜

“直”是直问,直截了当,这样的问题不拐弯抹角,往往一味正面进攻,不会迂回包抄;所谓“曲”,是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多见巧思,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果课堂的提问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就感到索然无味,并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直问”“曲化”、“活化”,就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案例2】 对于“2加8是多少”这一问题,传统的教学一问一答,无需讨论,直截了当。反过来,如果教师问:10等于几加几?你是怎样想的?则思考范围较广,是提供给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机会的好问题。学生可通过画画、数指头等方式得出不同的结果。可见, “曲化”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发展非常有利。

三、“问题”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把一个大问题逐级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用浅显的问题作铺垫,逐渐加大难度,则犹如逐级上梯,可引导学生最终到达问题的高层。教师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生活经验出发,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使问题的范围大小、难易、繁简情况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案例3】 “分数的意义”一节由于分数的定义比较抽象,学生不宜理解,教师可采用小步走的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抽象出分数定义。教师可边提问边操作:(1)把一个饼(具体实物)分成2份,怎样做到平均分?每份是多少?(2)把一张长方形纸(几何图形)分成4份,怎样分?每份是多少?(3)把1米长的线段(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份中的1份?(过渡为规范语:几分之一)(4)把6个桃子(可以说成一堆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用分数怎样表示?(引出“一个整体”,并让学生举例说说)(5)把单位“l”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用分数怎么表示?(让学生说说单位“1”的含义,引导其理解“1”为什么要加引号)(6)什么叫分数?试举个具体的例子说说。

这样采用逐步深化的办法,学生容易理解、掌握,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多媒体为生本之间架起高效桥梁 下一篇:立足数学教材 重视例题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