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肥胖患者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5-07 04:03:45

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肥胖患者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对比在超声引导下与传统盲探法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肥胖患者效果。方法:将拟行上肢手术的肥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用盲探法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两组所用局麻药均为0.75%罗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等容量混合液30ml,观察两组穿刺所用时间、起效时间、阻滞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所用时间、平均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作用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阻滞效果为Ⅰ、Ⅱ级的比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并发症出现,对照组出现两例神经损伤,一例Homer综合症,一例气胸。 结论:对拟行上肢手术的肥胖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具有阻滞所用时间短、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超声;臂丛阻滞;肥胖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146-01

传统的臂丛阻滞多经过盲探异感定位完成,其成功率较低,而局麻药毒性反应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1],肥胖患者颈部粗短皮下脂肪丰厚,解剖部位不清,给盲探方法行肌间沟臂丛阻滞增加了困难。我院采用超声实时引导技术,对拟行上肢手术的30例肥胖患者行臂丛神经阻滞,取得满意的阻滞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拟行上肢手术的肥胖患者3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16~64岁,ASAⅠ~Ⅲ,体重指数(BMZ)>26kg/m2,无神经系统疾患、无肝肾功能不全、无凝血功能障碍及局麻药过敏史,进针部位无破损及感染病灶的患者。因肌间沟入路不容易阻滞尺神经,故尺神经支配区的手术不列入其内。

1.2 方法:患者去枕仰卧,双臂自然放于体侧,头偏向对侧,采用HitachiEub-405B型移动式超声仪,频率为6-10MHz,直线探头,对肌间沟进行扫描,通过超声图像先找到前、中斜角肌,在斜角肌沟内看到呈低回声的目标神经束后,将穿刺针从探头中线的位置刺入或与探头方向成直线刺入,使针头处于图像平面内,穿刺在超声实时监测下进行,并根据图像调整进针路径,直到到达目标神经后注入局麻药,在注药过程中可根据局麻药的扩散情况对穿刺针的斜面朝向及针头位置进行调整,使局麻药尽量包绕在目标神经的周围。

1.3 观察指标: ①操作时间(T1):从超声探头扫描开始至局麻药注射完毕。②痛觉消失的时间(T2):注药完毕后,以针刺法每2min测定一次阻滞区域的痛觉,记录痛觉完全消失的时间。③麻醉效果:手术时完全无痛为优;有轻微疼痛,需静脉给辅助药物为良;剧烈疼痛,需改全麻后手术为差。④镇痛时间(T3):记录从麻醉区感觉消失至完全恢复的时间。⑤并发症:观察并记录术后与阻滞有关的各种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分析。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阻滞操作完成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而维持时间明显延长,两者先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2 讨论

肥胖病人的自身特点使肌间沟臂丛阻滞的定位发生困难,导致阻滞不全或失败,并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了解决肥胖患者行肌间沟臂丛阻滞定位困难的问题,近年来提出不少新的定位方法,包括Winnie提出对肥胖患者行前、中斜角肌间隙定位的方法;周文等[2]的改良Winnie氏法;林苓等[3]利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肥胖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但都存在一定盲目性,极有可能造成神经内给药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采用超声辅助神经定位技术,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可大大提高阻滞的成功率。本文观察组通过超声成像技术,直接观察臂丛神经的起始处,可见3~4只低回声神经束纵行排列于前、中斜角肌之间,有些人在此间可看到高回声“隔膜”将神经束分隔成室,横断面声像图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低回声束,在神经周围实施精确的神经阻滞,注入局麻药后观察药物的扩散情况,保证药物能均匀地扩散到神经周围,提高阻滞成功率。研究结果显示: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神经阻滞,具有直观、方便、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其阻滞起效时间和成功率也有显著的改变,由此说明:采用超声引导技术直接识别相应神经或周围血管等组织,可以使较为困难的神经阻滞技术变的更容易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54-1061

[2] 周文,江学成.Winnie氏法在肥胖病人中前斜角肌间隙定位的改进[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2);112

[3] 林苓,王翔锋.神经刺激定位在肥胖患者臂丛阻滞的应用[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7.41(2):162-165

上一篇:肝性胸水的发生机制和治疗 下一篇:东营市儿童高血压发病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