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的5种力量

时间:2022-05-06 09:52:08

中国股市的5种力量

股市日渐脱离公司价值支撑,进入资金推动型市态。散户的盈利,将日益取决于他们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博

弈。为知己知彼,散户不妨先了解中国股市的5种力量

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大致可分为散户和机构投资者两大类,后者又包括了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券商、私募基金和各类企业等。不同参与者对市场的认知状态,有较大区别。

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追求管理费收入最大化,它对市场通常做长期牛市的准备,其投资追求两个目标:收益性和流动性。

只有在牛市,投资者才会不断地购买基金;也只有在牛市,基金净值和规模才能不断成长,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才能最大化。无论什么时候,基金公司都会说市场是牛市,或即将迎来牛市;所有的调整都是阶段性的,或者市场低靡只是暂时的。在任何时候,基金经理都会倾向于这样谈论市场。如果他们说市场不好,那所有的基民都赎回了。如果说谁最可能成为做多的主力,那可能就是公募基金了。

基于规模和管理费最大化的需要,基金公司还会有一种论调,即中国股市已经步入机构投资时代,专业的基金管理人更能发挥团队投资的优势,多数人应该选择股票型基金,以分享难得的牛市机遇。意思是散户无法和机构斗,劝个人投资者做基民,而不要做散户。

对散户来说,如果不出现市场崩盘,公募基金一般不会成为其主要对手。公募基金的做多,对散户来说利大于弊。公募基金的重仓股,为散户的长期投资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

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则秉持迥异的投资理念,它们追求稳定收益、高分红。如保险公司入股宝钢,只要后者每年能保证6%~7%的分红,即可满足其收益需求。

至于市场是否是牛市,它们并不关心,股市涨了当然更好,不涨也无所谓。其中某些机构甚至觉得不涨最好,价格跌下来时,它们可以在低位增仓;股票涨得太多了,分红比例反而可能下降。

保险公司不希望市场走得太牛、太火,希望市场偏淡,因为它们追求的不是交易收入,而是想享受企业增长的收益。它们是真正的长期投资者,至少有这种倾向性。它们不太可能成为做多股市的主力,反而具有一定的做空动力。

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青睐的股票,多半走得比较平稳。做长线、看重股息的散户不妨参考。

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希望市场波动和活跃,因为它经营的是交易业务。市场活跃,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它也不希望市场上涨过度,涨太多对它没有好处。涨太多,意味着市场短命。熊市是证券公司的地狱,所以它有做多市场的动力,但如果仅靠自有资金,很难成为主力。

它也希望有更多的上市公司来上市,这样它可以做更多的承销业务。主流证券公司当前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承销,而不是自营交易,也不是集合理财。它的主要业务一是经纪业务,二是投资银行业务,三才是自营投资业务。

它了解上市公司有天然的优势,因为它直接和上市公司打交道,承销、增发、配股等业务都由它来做,它对上市公司最了解。对其自营业务来说,叫作“投行带着投资走”。它可以买一只好股票放着,对波动并不在乎,因为它知道企业的真实价值。 基金公司要向证券公司买报告,散户很难直接接触上市公司,券商的信息平台也就更为重要。对散户来说,选择一家投行业务出色的券商开户是有意义的。

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大概是证券市场中最为复杂的群体。不同类型私募的情况相别天壤,以往的文章中已多有叙述(参见本刊2007年第5期《私募人谋生术》)。这里补充提一下企业资金与私募的关系。

在中国,曾长期禁止企业资金直接入市。组建私募或委托私募,就成为企业的富余资金入市的主要选择之一。作为私募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这类资金有相当部分是银行贷款,要支付高成本,对收益追求较高,也使某些私募形成了凌厉凶猛的操作风格,为高收益不惜承担高风险。

私募坐庄便是这种追求的表达,“敢死队”更是这种表达的极端形式,而这有可能加剧市场波动。私募长期被认为是证券市场的危险分子,与此不无关系。有人就将2007年的“2.27暴跌”归咎于私募的凶猛杀跌。

对大量追涨杀跌的散户而言,私募坐庄一方面给他们提供了难得的博利机会,也使他们可能成为击鼓传花游戏中接最后一棒的人。

散户

散户是市场上最弱势的群体,缺乏专业判断力,主要操作方式就是追涨杀跌。市场涨了,他就欢欣鼓舞地去追,市场跌了就恐惧性抛售。

随着中国市场规模的增加,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个人投资者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下降。早期曾高达90%,1999年的那轮牛市开始时降到70%,2006年牛市开始时仅40%~50%,目前的牛市热潮下可能升到60%,但再经历一轮熊牛市,就可能降到成熟市场的20%~30%,结构也将逐步以中户以上为主。这种下降也是国际成熟市场的规律。

散户做股票赚钱的概率较机构低,因为他们很难判断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无法了解价值,如何投资?即使能得到资料,散户也很难有能力和时间去进行比较研究。

即使能够研究清楚,也很少有散户能够坚持,因为股票出现震荡时,散户往往就出手了。中长期持有一定能赚钱,但散户不一定能坚持住。

但个人的优势在于船小好掉头,可随时进出。个人不一定要研究到建构股票池那种地步,可选择七八只有把握的股票进行投资。股票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如果能够把握“股性”,再立足于中长线选股,进行波段性操作,还是可能取得良好收益的。

股市日渐脱离公司价值支撑,进入资金推动型市态。散户的盈利,将日益取决于他们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博

弈。为知己知彼,散户不妨先了解中国股市的5种力量

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大致可分为散户和机构投资者两大类,后者又包括了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券商、私募基金和各类企业等。不同参与者对市场的认知状态,有较大区别。

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追求管理费收入最大化,它对市场通常做长期牛市的准备,其投资追求两个目标:收益性和流动性。

只有在牛市,投资者才会不断地购买基金;也只有在牛市,基金净值和规模才能不断成长,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才能最大化。无论什么时候,基金公司都会说市场是牛市,或即将迎来牛市;所有的调整都是阶段性的,或者市场低靡只是暂时的。在任何时候,基金经理都会倾向于这样谈论市场。如果他们说市场不好,那所有的基民都赎回了。如果说谁最可能成为做多的主力,那可能就是公募基金了。

基于规模和管理费最大化的需要,基金公司还会有一种论调,即中国股市已经步入机构投资时代,专业的基金管理人更能发挥团队投资的优势,多数人应该选择股票型基金,以分享难得的牛市机遇。意思是散户无法和机构斗,劝个人投资者做基民,而不要做散户。

对散户来说,如果不出现市场崩盘,公募基金一般不会成为其主要对手。公募基金的做多,对散户来说利大于弊。公募基金的重仓股,为散户的长期投资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

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则秉持迥异的投资理念,它们追求稳定收益、高分红。如保险公司入股宝钢,只要后者每年能保证6%~7%的分红,即可满足其收益需求。

至于市场是否是牛市,它们并不关心,股市涨了当然更好,不涨也无所谓。其中某些机构甚至觉得不涨最好,价格跌下来时,它们可以在低位增仓;股票涨得太多了,分红比例反而可能下降。

保险公司不希望市场走得太牛、太火,希望市场偏淡,因为它们追求的不是交易收入,而是想享受企业增长的收益。它们是真正的长期投资者,至少有这种倾向性。它们不太可能成为做多股市的主力,反而具有一定的做空动力。

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青睐的股票,多半走得比较平稳。做长线、看重股息的散户不妨参考。

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希望市场波动和活跃,因为它经营的是交易业务。市场活跃,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它也不希望市场上涨过度,涨太多对它没有好处。涨太多,意味着市场短命。熊市是证券公司的地狱,所以它有做多市场的动力,但如果仅靠自有资金,很难成为主力。

它也希望有更多的上市公司来上市,这样它可以做更多的承销业务。主流证券公司当前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承销,而不是自营交易,也不是集合理财。它的主要业务一是经纪业务,二是投资银行业务,三才是自营投资业务。

它了解上市公司有天然的优势,因为它直接和上市公司打交道,承销、增发、配股等业务都由它来做,它对上市公司最了解。对其自营业务来说,叫作“投行带着投资走”。它可以买一只好股票放着,对波动并不在乎,因为它知道企业的真实价值。 基金公司要向证券公司买报告,散户很难直接接触上市公司,券商的信息平台也就更为重要。对散户来说,选择一家投行业务出色的券商开户是有意义的。

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大概是证券市场中最为复杂的群体。不同类型私募的情况相别天壤,以往的文章中已多有叙述(参见本刊2007年第5期《私募人谋生术》)。这里补充提一下企业资金与私募的关系。

在中国,曾长期禁止企业资金直接入市。组建私募或委托私募,就成为企业的富余资金入市的主要选择之一。作为私募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这类资金有相当部分是银行贷款,要支付高成本,对收益追求较高,也使某些私募形成了凌厉凶猛的操作风格,为高收益不惜承担高风险。

私募坐庄便是这种追求的表达,“敢死队”更是这种表达的极端形式,而这有可能加剧市场波动。私募长期被认为是证券市场的危险分子,与此不无关系。有人就将2007年的“2.27暴跌”归咎于私募的凶猛杀跌。

对大量追涨杀跌的散户而言,私募坐庄一方面给他们提供了难得的博利机会,也使他们可能成为击鼓传花游戏中接最后一棒的人。

散户

散户是市场上最弱势的群体,缺乏专业判断力,主要操作方式就是追涨杀跌。市场涨了,他就欢欣鼓舞地去追,市场跌了就恐惧性抛售。

随着中国市场规模的增加,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个人投资者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下降。早期曾高达90%,1999年的那轮牛市开始时降到70%,2006年牛市开始时仅40%~50%,目前的牛市热潮下可能升到60%,但再经历一轮熊牛市,就可能降到成熟市场的20%~30%,结构也将逐步以中户以上为主。这种下降也是国际成熟市场的规律。

散户做股票赚钱的概率较机构低,因为他们很难判断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无法了解价值,如何投资?即使能得到资料,散户也很难有能力和时间去进行比较研究。

即使能够研究清楚,也很少有散户能够坚持,因为股票出现震荡时,散户往往就出手了。中长期持有一定能赚钱,但散户不一定能坚持住。

但个人的优势在于船小好掉头,可随时进出。个人不一定要研究到建构股票池那种地步,可选择七八只有把握的股票进行投资。股票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如果能够把握“股性”,再立足于中长线选股,进行波段性操作,还是可能取得良好收益的。

上一篇:美国基金市场 下一篇:3位老股民的炒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