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5-03 04:20:54

化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限制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较普遍地存在着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现象,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为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们不但要更新教师观,而且更要更新学生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正确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器,

教师不可能用机械的方式把知识填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无论是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还是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抑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积极思考与实践。因此,“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进而培养其创造性。一堂成功的课一定要有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投入。那种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填鸭”教学,不仅不利于认知水平的提高,而且就情感教育而言,也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才能达到情感的优化、教学过程的优化,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很难主动投入到自己不感兴

趣的事情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一节课的兴趣入手,逐步发展他们对这一学科的兴趣。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要学会和理解这些间接经验,必须要有感性认识作基础。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可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已知喻未知、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原电池时,不少学生对“铜、锌连结后放入稀硫酸中,铜片上有较多气泡产生,而锌片上气泡则相对较少”这一结论理解不了。我就给他们举例说明:乘公共汽车时,如果上车的和下车的乘客一窝蜂地挤上挤下,势必造成想上的上不去,要下的下不来。相反,如果一个车门上客,另一个车门下客,则会“人畅其流”。同样的道理,锌片上锌失去电子成锌离子进入溶液,如果氢离子同时在锌片上得到电子放出氢气,那么势必造成“拥挤”。而当得、失电子分别在铜、锌两极上完成时,自然也就“人畅其流”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吸引着学生跟着老师去思考,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对这一抽象的知识理解了、接受了。

三、 提高思维质量,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思维是人脑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具有概括性、间接性、统一性、差异性、语言性等属性。

学生在进行思维活动时,每个人的思考结果不全相同,甚至差异很大。现代课堂教学应该注重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使学生不能也不应该只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让说即说,教师叫想则想,而是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在教师的启发下优化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质量。例如,在实验室学生用实验方法制取挥发性酸的实验完成之后后,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能否用同样的方法制取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碳酸和亚硫酸等?”不少学生根据原有知识作出肯定回答,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从另一角度开拓学生的思路。再次让学生做有关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有的不能生成纯净的挥发性酸,有的不能进行反应。然后组织学生分析研究,明确只有氟化氢、氯化氢可用浓硫酸制取,其余都不能。因为碳酸和亚硫酸都不稳定,若用浓硫酸来制取,其生成物都分解了;而溴化氢、碘化氢、硫化氢易被氧化,又不稳定,在浓硫酸存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了单质的溴、碘、硫,所以,得不到纯净的氢化物。最后引导学生从理论上分析:由于这些化合物结合时的键能不同,所以稳定性也不同。这样的教学,就使学生不断克服思维定势,使他们思维的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 给学生提供发挥主体作用的机会

如果一节课50分钟只是教师自己不停地讲,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教者辛苦劳累、口

干舌燥,而听者则昏昏欲睡、收效甚微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并使他们有参与的“成就感”,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我们可以创设“悬念”,巧妙设置疑问,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开展课堂讨论,把问题交给学生,变“独角戏”为“大家唱”,化“一言堂”为“群言堂”;适时提问,提出一些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必要时给以巧妙点拨,尔后回顾总结;或者开展竞赛,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

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思想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开挖学生的潜能,努力实现当前化学教育的要求。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类比推理法的应用 下一篇:试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