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时间:2022-04-27 05:11:00

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再创造过程,而且是真正意义的再创造,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有目标趋向的,是反映学习者对学习目标性认识的重要表征,在学习目标的建立中,不是来自外部教学要求与规定,而是来自学习过程的内部。这说明在教学中应注重过程教学,对于学习者来说应经历探索学习目标的过程,主动地了解学习任务和性质,以明确达到何种学习目的。对于教师来说应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引导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就有兴趣、有欲望、有奔头去奋力跳跃,从而既摘到了桃子,也增长了才干,培养了摘桃子的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

数学是育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的融合,因此,我们教学的内容要考虑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环境,要考虑尊重儿童文化,要有童心、童趣,要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让学生经历探求知识的过程,力求从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在讨论、交流、合作、互动中获得发展。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的学习方式应该追求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发展他们初步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与他人交往和经验共享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首要条件。改善师生关系,应从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和信心鼓励暂时后进的学生。以教师的尊重和信任成为学生克服困难,健康成长的动力,以教师的赏识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以教师的宽容与热切的期待激活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这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给他们以阳光、雨露,让他们茁壮成长。

五、关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在评价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时,可采用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袋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

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英语教学的四个突破 下一篇:知微见著悟语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