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动力体系简述

时间:2022-04-26 08:24:59

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动力体系简述

1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逻辑

资源、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作为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形成基础和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来源。按照要素的可获性,可将其分为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2类。静态要素是低层次的、根植性的传统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文化、制度等要素,是产业集群产生的基础,只能获得静态比较优势;动态要素来源于竞争优势的高层次的、基于创新学习网络而获得的高级要素,是产业集群的发展核心,其形成强劲、持续的动态竞争优势。这2种要素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作用路径表现为静态要素在产业集群产生初级阶段具有孤立性,并且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某些要素的作用会呈现消退的趋势,因此具有不稳定性。在这种不稳定性下,各种要素受到产生动力的作用诱因,经过相应的动力作用机制促使产业集群形成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并随着政府行为的加强、制度的完善,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不稳定性逐渐减弱,其规模经济优势、区域品牌优势、持续创新优势等动态要素对产业集群发展动力作用的逐渐增强,促使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趋于稳定。因此,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要素是形成基础,市场需求的诱因是推动力,在稳定动力机制的作用下获得持续竞争力是产业集群成长、成熟的标志。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可以归纳为:将拥有的要素通过产生动力诱因和发展动力诱因诱导促使产业集群产生、发展,产生和发展中形成的规模经济优势、区域品牌优势、持续创新优势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动态要素,成为促进产业集群继续发展的动力形成基础,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回路(如图1)。由此可见,充分利用要素、理清市场需求,培育成熟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

2休闲农业产集群动力机制构成主体分析

依照上节内容,在产业集群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动力机制是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促使集群发展的理论依据,因此动力机制的分析成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分析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的前提是对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分析,根据上节内容,结合休闲农业的产业特点和集群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动力基础、形成诱因和形成路径这3个构成主体阐述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2.1禀赋要素整合——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基本动力基础

禀赋要素包括资源、区位等根植性要素。休闲农业的地区根植性决定了其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受制于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区位条件等禀赋要素[15]。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依托,将休闲旅游融入农村生活的特殊生态旅游业,农业对自然的依赖和旅游业对区位条件的依赖使自然资源和区位成为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一方面,休闲农业是以乡村景观为基础,农业生产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供人们观赏自然风光、体验农村生活的休闲娱乐活动。独特的地形地貌、适宜的耕种条件、优美的自然景观等,这些都是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自然资源禀赋。郁郁葱葱的森林、美丽的花圃、清澈的河流等资源是创造优美景色的天然资源,平坦的耕地是耕种果树和农作物的优势条件,也是提供充足农产品、土特产的基础。因此,只有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才能将休闲农业集群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休闲农业的产品无法移动和带走,游客们只有亲自到达目的地才能体验其产品价值,因此区位条件对于休闲农业的产业集群发展至关重要。所谓的区位因素主要是指交通区位因素,即游客到达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区域的可通达程度和空间距离。休闲农业客源多数是周边中大城市的城市居民,区位优势是休闲农业产业集群产生、发展的原始动力。据调查发现,距离中心城市100km之内,车程在1~2h之内的城郊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发展休闲农业成功的机率较高,更易形成产业集群[16]。

2.2产业链专业化分工——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关键动力基础

产业集群组织结构一般分为核心层、引致层和支撑服务层3个圈层。休闲农业作为一种集吃饭、住宿、观赏、体验等娱乐活动于一体的综合产业,涉及众多部门和行业。休闲农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作为核心层,围绕核心层逐步聚集了引致层和支撑服务层的相关行业,例如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业、清洁业、培训机构、园林绿化、卫生保健等。3个圈层形成紧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交易费用的降低和规模经济使得相关行业企业围绕休闲农业区域扩散发展,逐步形成集群。例如洗碗店和干洗店等专门负责清洁的行业随着饭馆、宾馆需求量的扩大而出现,专业化的分工提高了各经营主体的效率和收益,规模经济和较低交易费用使得这些相关行业在休闲农业发展的区域不断集聚。医院、银行等服务行业为在游玩中的人们提供了方便,增加了休闲农业对于人们的吸引力。产业集群的联动效应和协同效应决定了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离不开完善的相关引致、支撑行业体系,休闲农业产业集群是集群内部各个成员密切合作的结果。

2.3创新能力——休闲农业产业集群源泉动力基础

产业集群和创新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产业集群为创新提供条件,创新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导致区域内农户、政府、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等主体在空间上集聚、分工合作,不仅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在集群内部的快速扩散,而且有助于创新资源获取,降低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加快集群内部创新。而创新是产业集群突破式发展的重要保障,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通过创新获得的竞争优势往往比通过要素资源禀赋等集群自身条件获得的竞争优势更具有竞争力,更能促进休闲农业产业集群跨越式、持续性发展。集群内的竞争压力和市场需求作为推力,示范效应和激励机制作为拉力,共同促进了集群内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了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集群成为休闲农业创新的良好平台,一方面提供了新知识和新技术,通过知识外溢获得外部经济;另一方面集群式发展易引起政府的关注,为创新提供激励和支持。

2.4市场需求——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诱因

在现代经济社会里,市场是促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动力来源之一。消费者通过市场向生产者发出需求信息,影响市场供给,及时的需求信号使市场充分发挥了维持供需平衡、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因此,当代各行各业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社会中谋得生存和发展。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产业,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市场需求逐渐成为推动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支付能力增强,在越来越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下,人们开始寻求身心上的放松和娱乐。休闲农业是一种时间成本和价格成本都较为低廉的平民化的休闲娱乐方式,客源范围较广泛,消费都在城市普通居民的承受范围之内,其自然性的本质使得人们能够在原始的田园生活中感受自然的气息。平民化的消费决定了休闲农业的客源对象是普通民众,休闲农业的市场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中大城市200km之内都是城市居民周末放假出游的高频地带[16],休闲农业所处的城郊100km左右的地段正是游客密集、客源充足的地带。

2.5政府培育——休闲农业产业集群主要形成路径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仍未步入成熟阶段,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引导和扶持,此外规模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范围内的规划也离不开政府支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农业的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将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的科技创新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休闲农业作为改变传统的农村经济结构的新型产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为此,国家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流转农村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大量农田迅速向果园、林地转化。农民凭借已经形成的带状、片状的农业资源和农村自然景观等禀赋优势,逐渐发展经营起了休闲农业,并呈现扩张的趋势,最终形成具有规模的集群地带。除了政策扶持以外,地方政府近几年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支持休闲农业的建设和发展。交通、通讯、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农村地区的服务接待能力加强,政府的招商引资引入了更多的发展资金和专业化人才,为休闲农业的集群化发展提供了保障。政府的介入,解决了公共物品投入大回报少的问题,降低了交易成本,引导形成规模经济,将农村地区的自然禀赋充分转换成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最终形成良性循环、集群发展的区域系统。

3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演变分析

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动力机制对一些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方法进行整合,并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同一般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一样,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也分为产生、成长和成熟3个阶段(图2)。由于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的阶段,3个主体的侧重点及表现形成各不相同,但是各个阶段的3个主体又存在更迭性。因此,在分析完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动力机制3个构成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在不同演变阶段动力机制3个主体的内部演变作用关系。在产生阶段,以自然资源、区位等禀赋要素为代表的形成基础和以市场需求为代表的形成诱因是导致休闲农业产业集群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休闲农业的早期形态是在农村地区零星兴起的“农家乐”,对于存在较强“地理根植性”的休闲农业而言,资源、区位、创新能力和市场需求等决定了休闲农业在当地是否能够顺利产生。本地的资源禀赋包括自然禀赋、社会资本、劳动力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等,是休闲农业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当地发展休闲农业的资源优势。农民可以免费利用天然的自然资源,只需要将自己的住房和周围环境稍微改造,就可将简易的休闲农业开办起来。低廉的成本投入,高额的利润收入诱使周围农户的参与,形成了最初地理上的集聚。此外,产业集群一般产生在交通便利、靠近市场的地带,休闲农业的产品一般是无法移动的,需要游客亲身体验,因此集群区域与客源较充足的市场之间拥有便利的交通无疑成为本地发展休闲农业的比较优势,从而成为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成长阶段,主要形成基础则变为资本投入和产业链上的专业化分工,两者成为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休闲农业产业集群产生之后,随着区域内农户数目的增加,区位因素和资源禀赋等静态因素的作用逐渐减弱,社会、市场以及相关产业等动态因素开始发挥越开越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稳定性和规律性的特点,成为制约产业集群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关键性因素。政府培育在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中表现为集群政策和集群资金,用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例如:集群形成之后,公共基础设施成为制约集群跨越式发展的阻碍,公共资本投入成为制约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时政府可以解决这个难题。随着国家对现代农业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政府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金,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为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突破发展排除了障碍。此外,休闲农业作为休闲产业的朝阳产业,拥有需求递增式的城市市场客源。市场需求的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参与其中,出现了专业化分工,形成了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经营项目。随着竞争性的市场需求激发的产业集群的进步和发展。产业链上的清洗行业从提供餐饮、住宿的行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专门的后勤保障行业,各行业之间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合作,提高了集群内部的效率。在动力机制的整合作用下,通过政府、市场、产业链专业化分工的作用,区域内要素逐渐转换成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市场优势等显性的竞争优势。在成熟阶段,良性的社会资本和持续创新成为休闲农业产业集群持续稳健发展的形成基础。由于休闲农业属于资金回报周期较强的行业,因此早期阶段的资本来源主要是政府投资。随着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要开始引进社会资本,逐渐降低对政府的依赖性。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静态竞争优势(区位、资源、市场等),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动态竞争优势,即学习创新能力和新技术、新知识的扩散能力。在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区域内部,稳健的血缘、地缘社会网络系统保证了集群的持续性创新,制度、模式及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以及经营农户高效的学习创新能力成为集群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集群获得持续竞争力并走向成熟的标志。在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3个主体虽各有侧重,但不难看出各阶段3个主体的构成内容是紧密相关的,一般来说,较高阶段的主体的构成内容是由低阶段主体构成内容的更迭或升级而成。对于整个过程而言,要素是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基础,市场需求是将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有效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推力,获得持续的竞争力优势是休闲农业产业集群成长的标志,竞争力优势又可能成为集群系统新的动力因素,促进休闲农业产业集群新一轮的发展[17]。也是就说,区域内的要素在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动力机制逐步转换成显性的竞争优势,而一些竞争优势又成为促进休闲农业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要素,如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回路。由此看出,集群动力机制、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竞争优势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获得竞争优势是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而集群动力是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作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成熟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产生发展的核心,决定了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如图3。

4结论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扩散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是其必然态势。经过对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分析,发现了基础、诱因和路径3个主体在休闲农业产业集群产生、成长并成熟的作用。自然资源和区位条件等禀赋作为静态要素是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产业链上专业化分工、持续的创新能力作为动态要素是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充足的市场需求作为诱因、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为路径,是休闲农业产业集群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因此,为促进休闲农业产业集群高效、快速发展,政府应该在政策、财政、制度等方面对休闲农业予以支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为整个循环系统不断输入新的血液,促进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带动、促进作用。

5讨论

休闲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新兴农业模式,需要对其发展方向及方向的内在机理进行详细研究。对于前者,国内外学者对于模式的研究表明,走集群式的道路[2]将是其发展方向。对于后者,国内外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休闲农业的动力因素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剖析,通过分析,普遍认为创新、知识、专业化等因素是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动力,这些动力因素之间进行整合形成稳定的循环结构,但可惜的是对于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如何作用并没有进行系统化、动态化、整体化的探究。因此笔者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结合休闲农业自身特征,对休闲农业发展方向——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内在逻辑进行系统化、动态化、深层次的分析,得到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是以自然资源和区位条件等禀赋的静态要素和产业链上专业化分工、持续的创新能力等动态要素为基础,充足的市场需求作为诱因、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为路径的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从而为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实际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由于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缺乏相关统计数据,使得笔者在写作过程中更注重理论分析,而对理论的验证还无从下手,笔者下一步拟通过调研的方式,采集相关农户数据,对本研究理论进行验证。

作者:董子铭 刘天军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上一篇:企业房屋管理思路论述 下一篇:山区居民收入情况调查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