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住宅区水景设计探讨

时间:2022-04-22 02:39:02

现代住宅区水景设计探讨

摘 要:通过对我国住宅区水景现状的分析,对在住宅区水景的设计形式、功能作用以及设计目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实例调查,在因地制宜、生态发展与如何创造传承文化特色的住宅水景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字:现代住宅区;水景设计;探讨

1 水的特征以及水的景观效应

1.1 水的特性、文化历史与内涵

水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也是生态环境中最具有灵性与动感活跃的元素。与生硬的沙石和粗糙的植物枝干相比,水突显出它的柔美,透明的质感与剔透的色泽。水是生动的,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不但有感官上的美感,动态的水体景观在听觉上也给人享受。水声是大自然的音乐,也是生命的载体,所有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自古以来,人类在改造利用自然时就认识到水在环境中的重要性,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理水形式更为丰富,在模仿自然环境的活动中,园林发展起来。中国的传统园林注重山水结合,拟似自然形态的塑造,对园林水景处理手法上形式丰富多样,尤为突出的是将中国历史地理与风俗文化融入其中,创造出内涵丰富的理水形式与内涵。

1.2 水景在景观中的作用

首先,丰富多变的形态使水景成为景观设计中最富活力的造景要素,在活跃景观气氛方面体现重要作用;其次,在空间营造方面,结合山石植物突显出丰富的空间层次,这种景观的尺度感也是对庞大建筑的空间过渡;最后,水景能够使人参与到景观中,利用人的亲水性,通过不同形式的戏水池、坡岸,塑造出既可玩耍又可观赏的水体景观。

2 水景在我国发展的历史

“小桥,流水,人家”,著名的宋词中已经把水与人类生存活动的关联简单形象地表达出来,具有悠远的意境。唐诗“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也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气氛。自古以来人类在选择居住环境时都将水视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无论是北方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巧别致的江南私家园林,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线。在北方皇家园林,以较规整的大山大水为特点,水的面积很大,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最具代表性。而江南一带水系丰富,理水的处理方法小而曲折,较为细腻、精巧。利用小桥、驳岸、小岛,结合山石创造出不同形态的水景。赏鱼,观荷,听水,极富诗情画意,达到无水不成园的境界。苏州的拙政园西区变化丰富的水景形象地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特色(如图1)。

3 水景的类型

3.1 以静止水为主的水景

以静止水为主,在住宅区中大面积片状汇集的水面景观,通常以规则的水池或自然式的池塘等形式出现,平静、安详是静水的特点。规则的几何形、水岸线分明是典型的人工水景的特征,如室外游泳池、喷泉池。自然型的水塘、水岸线呈自然不规则的曲线和缓和的坡岸等特征,多见于住宅庭院,起到活化空间,使人感觉轻松舒适的作用。

3.2 以流动水为主的水景

流动的水景通常的表现形式为溪流和水渠,通过溪流与浅水池的结合,增加人与景观的参与机会,对室外环境起活泼气氛的作用。流水景观一般占据较小的空间位置,所以在布景时运用灵活,比较适宜居住空间在狭长带的空间。也可以与静水结合,布置在住宅小区的主观景区,营造动静不同空间,提供给居民可赏可戏的户外活动空间。

3.3 以落水为主的水景

住宅区内的跌水景观和小型瀑布,通过人工模仿自然环境而形成垂直的景观水带。落水景观丰富多样,它形态的变化取决于水的流量、速度、高差和落水边缘的处理。落水景观在住宅区景观中不但起到视线焦点的作用,在水下落时溅出的水声也给人听觉和视觉的享受。

4 水景在住宅环境中的价值

4.1 景观价值

大面积的水景,给人视觉上的开阔与空间的通透感。水景对空间自然形成划分,丰富空间层次,也形成了特色的住宅区景观。住宅区依水景构筑空间的方式很多,如大型湖面为中心的开封市金池名郡别墅区(图2),它依金明池而建,所有的住宅建筑均临水构筑,同时结合水景建造了很多诸如木栈台等景观来分割空间。这种形式多样的水景空间在居住环境中发挥独特作用。大面积的水面可以起到衬托建筑的效果,通过水体的光影反射,产生出丰富多变的空间效果。

4.2 生态价值

首先,水对住宅区的小气候起调节作用。它主要体现在对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状况的调节。大面积水面的周边,水对环境温度的调节较为明显,在炎热夏天,水体蒸发吸收热量;干燥的秋冬,水体蒸发增加空气湿度。其次,水体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特别是喷泉,更能湿润净化建筑周边空气与吸附尘埃。第三,生态的住宅水景不但能给人带来美感,同时也为鱼类、鸟类、水禽、两栖动物、水生植物等多种生物提供栖息环境。水岸、湿地和水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有利环境,促成水景生态环境的平衡。

4.3 社会经济价值

由于水的景观、文化、生态等方面的优势,水景住宅已经成为当今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它在现代住宅区开发中体现出很高的经济价值,这是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相比没有水景的住宅,水景住宅的价格普遍高出10%~20%,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为了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水景的形成就是为了突显土地价值,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抓住水元素的特色,无疑是将投资价值最大化的一条捷径。

5 水景设计不同的形式与方法

5.1 点状空间的水景设计

点状空间的水景设计一般表现形式为住宅区楼间的水池和绿地结合,形成一个以水池为中心的围合空间。涌泉、小喷泉与建筑构造搭配的跌水景观,都可以营造出不太喧嚣的水景气氛。在水景边,宜配植常绿修剪规整的绿篱与人工规整的水池相配,不宜运用落叶的植物,会致使水面不易清理。花架、亭子、长廊等建筑小品和点状的水景相配置,构成整体祥和、安静的环境气氛,为人提供轻松舒适的空间。

如开封市的金池名郡在院落的几何中心设小型水景,小喷泉结合雕塑而设置,成为院落的视觉中心和趣味中心。周围配植修剪整齐的绿篱,红色构架与白色小雕塑衬托出整个环境气氛十分祥和(如图3)。

5.2 线状空间的水景设计

线状空间的水景形式一般采用自然河体、人工溪流;利用水体将沿岸不同元素联系起来,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线状水面可根据不同空间采用多种分割手段,小水面可采用环绕迂回的手法造成引人入胜的气氛,相对集中的水面,可形成多个局部的小中心,使空间富于变化。线状水景还能灵活运用汀步,给人以跨越水景的乐趣。根据水深的不同配植浮水与挺水植物,如睡莲、芦苇等,起到活化坡岸和移步换景的作用。

这种水景重视人在活动中所感受到的水景。如金池名郡,一条水系相贯穿于住宅区之中,最后融入金明池,每户居民都能亲临水的意境,如同江南水乡的文秀之美。

5.3 面状空间的水景设计

面状水景可布置在住宅区大范围的中心绿地和绿地。大的水面空间可用小岛、桥堤、岸边垂柳和建筑分割。水边的建筑小品也能表现为亭廊水榭和水中折桥,使整个宽阔的水岸形成一派壮丽的景观线。植物的配植也要有疏有密,不能影响到观景效果,避免呆板的行道树,要起到点景作用。

6 对现阶段我国水景设计的思考

目前我国各个城市中,水景住宅、水景居住区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热潮,但设计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从上述关于水景住宅的分析出发,并结合实例,思考总结出以下几个观点。

6.1 资源节约与长期成本的观点

针对水资源的日益稀缺,应树立节约水资源的观点。住宅区水景的形式、规模应在认真评估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建立,除非环境中有丰富的天然水源,水景应该少而精,以点线状水景为主。北方缺水城市不应单纯为表面形式做大面积水景,住宅区水景应循环利用,瀑布、跌水、溪流经地下水泵循环流动,达到节水目的。在水景的配置时,还应该考虑到建设成本和长期维护成本,住宅区中无论是自然水体还是人工水体,建成后都需要对其形态和水质维护,包括沿水建筑的防水处理和后期的维护,都是一个长期的成本。这些成本必定使小区房价走高,增加消费者负担,在价格定位不高的小区建设人工水景更要谨慎,以防建成后的水景荒废,形同虚设。

6.2 和谐生态环境的观点

住宅区水景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应是充满生命力的景观,而不是一滩死水。水中可养殖有观赏价值的水生动物,增加情趣。在滨水地带配植多层次的水生植物,使水边景观层次丰富,清新空气,动植物的结合能在住宅区构建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环境圈。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净水、污水处理等措施,防止水体变质污染影响到和谐的滨水生态环境。

6.3 因地制宜和传承文化的观点

水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地区、气候和季节因素。北方冬季温度低,降水少,易结冰,因此大面积的喷泉、瀑布都不能正常运转;南方气候湿润,温度偏高,水体容易滋生细菌,污染水质,破坏环境。所以在设计时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建造水景。考虑到自然因素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特征,不能一味地对西方设计风格生搬硬套,毫无自身特点,造成本土特色流失。如郑州市的某一欧式景观小区,只能让人看到水的存在,并未体现出水的灵气和情趣,不能使人参与其中,失去了景观的意义。

设计创造出具有文化特色的人居水景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不但丰富了现代住宅区环境的内涵,也提高了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形成具有中国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利于现代住宅区环境设计的协调发展。如苏州岚山别墅区,背靠灵岩山,富中国特色的苏式建筑风格,园林造景手法的运用,幽园曲径,拱门对景,突显了江南园林的特点。

7 结语

随着现代住宅景观园林化的发展趋势,水景成为了景观设计重要要素之一。可持续化、生态化的住宅环境是广大居民的愿望。在现代住宅区水景设计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不同条件创造出生态、可持续化的水景,使居民切身感受到景观性与实用的统一。与此同时,更要秉承创新中国传统的水文化,创造出蕴含丰富中国特色,和谐生态相统一的生活环境。

(收稿:2013-04-27)

参考文献

[1]郭春华,周厚高,欧阳秀丽. 水景设计[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6

[2]香港科讯国际出版有限公司编. 中国景观设计经典Ⅱ(上) [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1

[3]香港科讯国际出版有限公司编. 中国景观设计经典Ⅱ(下) [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1

[4]广州市唐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著. 景观细部Ⅱ[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

[5]徐桂英. 花园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8

[6]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2

[7]张先慧. 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年鉴2010[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1

[8]王晓俊. 风景园林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

上一篇:城郊新型农村社区绿化树种选择与建设模式探讨 下一篇:中国服装的悬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