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教育中乐感的培养

时间:2022-04-21 09:22:35

【前言】高职音乐教育中乐感的培养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乐感的培育,还有一部分则来自对音乐技巧的勤学苦练,学生会在熟能生巧中去“陪得”艺术的精髓,故而教师在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中,应随时渗透技巧葙美感的因素,使学生懂得技巧不同于技术,技巧是在技术基础上渗透进表现情感的活的因素,赋予技术一定的生命活力及感染...

高职音乐教育中乐感的培养

乐感是人们对音乐的感知,这在音乐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有了灵敏和丰富的乐感,会使你在接触美的音乐作品时,在心灵上反响更大。反之,耳闻仙乐却无动于衷,那就是缺乏灵敏和丰富的乐感了。甚至会出现如马克思所说的“非音乐耳朵”,或丰子恺所说的“音乐的绝缘体”。可见,乐感是一切音乐爱好者、各类音乐人才所不能缺少的素养。乐感的训练贯穿于整个音乐学习的各个阶段,高职音乐专业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要求的不同,对于乐感的要求则更高。

乐感从何而来?能否培养或进行锻炼呢?

乐感,有一部分来自天赋,但更多的还是依靠平时多接触音乐。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只能靠耳朵听,用我们的听觉去辨别。我们不能用手去触摸分辨其优良、粗劣,不能用度量衡器皿去测量其轻重、长短,不能用眼睛去审视起形状、色彩……只能听,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作为听众是如此,作为演奏者更始如此,可以说是要求更严格细密,任务更艰巨。需要对声音极敏锐的反应,对声音极丰富的想象力。例如,旧时代许多民间乐师和曲艺演员,他们大部分不识谱,从未上过音乐课,更未受过视唱练耳的训练,只是从小随民间班社生活。因日夜聆听观看前辈艺人演出,无形中培养了音准、节奏、力度、速度、音色、曲体……的辨别能力及模仿能力,使自己在演出时,也有着较强的力度感、速度感、音准感、节奏感、有的还能即兴编曲,甚至创造出经典乐曲传世。

高职音乐专业的学生入校前大多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在校学习中又接受着专业、系统的音乐理论与实践学习,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得到熏陶及感染,除了课堂中的熏染,教师还应多要求,鼓励学生课余主动地去聆听音乐,养成“闻乐而思”、“闻乐入境”、“闻乐知情”的习惯,以锻炼艺术想象力。在方法上,可采用同首乐曲反复多听或同类乐曲互相比较,在聆听的过程中慢慢悟得,这样无形中得到乐感的培育。

乐感的培育,一部分来自对音乐知识和其他有关知识的广泛学习。触类可以旁通,能力有时也可以自然迁移。所以学习音乐领域中某个单项的人,也必须对本项以外的有关知识进行学习及了解。如高职学院除对学生进行单项专业的“一对一”教学外,还开设有合奏、重奏等课程,使学生在日常的排练及演出活动中有了水涨船高式的互依互促,知识越来越丰富,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

乐感的培育,还有一部分则来自对音乐技巧的勤学苦练,学生会在熟能生巧中去“陪得”艺术的精髓,故而教师在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中,应随时渗透技巧葙美感的因素,使学生懂得技巧不同于技术,技巧是在技术基础上渗透进表现情感的活的因素,赋予技术一定的生命活力及感染力,也就是掺进“乐感”的因素。如对一首练习曲的学习,教师决不可只要求学生“照谱死弹”,而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启发学生尝试做到音与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强弱、高低、浓淡、断连、动静、刚柔、收放等等变化,达到“死曲活奏”的镜地。这样一首、二首、三首……养成习惯。实际上,这就是在培养技巧及乐感,使学习死技术变成学习活技巧。

几点体会:

1、从第一节课就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要学生自己分辨,老师不要急于代替学生回答解决,做学生的耳朵。

2、要教学生会听。学生们经常对声音的差别会回答:差不多,短一点,长一点,差一点等。我们要用各种方法启发,对比,使他听到这一点点的差别是多么重要。演奏质量的不同就表现在这一点上,并且在弹奏方法上给予分析,把听出来的差别巩固下来。

3、对学生听辨上的点滴进步要给予充分的,热情的,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会产生兴奋,从而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产生继续去创造,追求的动力。我们应该经常让学生在感受美好的音乐中及受到赞扬中享受快乐!并产生创造性带动的学习状态,这是最宝贵的。

4、可能的条件下鼓励学生多听音乐会,特别是多听钢琴大师演奏的CD,让耳朵经常倾听优美的琴声,去追求这样优美的音乐,听完有的学生会问“他弹得真好听,我为什么做不到?”这就是进步。有鉴别、有对比、感觉到了差异,这就是进步的开始。

综上所述,手感是可以培养的。这一点应是指导教师的首要任务,既训练技术,又培养技巧及乐感。高职学校音乐教学更要时刻贯彻这一点,培育出具有扎实机能、全面的音乐表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上一篇:从出土绣品看湘绣的源流及文化特征 下一篇:“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内涵及发展趋势